•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海派文化在新时代如何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
王多/上观新闻  
2021-10-27 07:21 字号
城市是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的集聚地,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与其历史传统、城市个性相关,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既彰显城市的历史风貌,又呈现城市的文化特色,从而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从历史上看,上海既是传统江南文化传承创新的关键枢纽,也是现代西方文化汇聚转化的前沿阵地,更是中国共产党锻造初心的红色文化策源地。10月22日下午,“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高端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新时代上海文化创新性发展新使命、新目标和新要求,共同研讨如何发掘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时代价值
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在都市文化研究领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围绕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正在筹建上海师范大学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目标是打造本市拥有大型数据库、学术刊物、高端峰会、论坛讲坛、高端智库、信息发布功能的城市文化研究品牌,为“提升文化建设品味,塑造上海城市软实力的精神内核”贡献高校应有的力量。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王为松对“海派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高端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认为全面提升“海派文化”的品牌标识度,提升上海文化的全球影响,是当前全面推进文化大都市建设、推动上海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议题,推动上海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对标新时代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目标,对标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对标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希望专家学者各展所长,高校和各类科研机构充分利用已有的学术资源、学科优势和教育教学背景,共同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服务和知识支撑,积极推动海派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反哺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海派文化的名与实
中国城市研究会会长熊月之教授在题为《海派文化的名实与时代特点》的主旨演讲中认为,讨论海派文化问题,必然涉及广与狭、名与实、新与旧等问题,也必然涉及时代特点问题。关于广义海派和狭义海派的问题,自海派文化在近代形成以来,可分为四次争论。第一次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是京剧界围绕海派京剧展开的讨论。第二次是1933年到1934年,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北京文化人对包括左翼作家在内的上海文化人的批评所引发的相互辩驳。第三次是1947年到1948年,进步学者夏康农和杨晦等,发表数篇文章,积极评价海派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价值和地位,认为正是上海城市与海派文化代表了近代中国文化前进的方向。第四次则是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上海讨论城市发展战略,思想文化界相应地讨论上海文化发展问题,引发了对于海派文化持续数年的讨论。在名与实的问题上,海派文化之实,要远远大于美术界、戏剧界、文学界当时所讨论的具体的“海派”范围,理所应当地包括当时上海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应当包括当时上海的商业文化、市民文化、革命文化、左翼文化、红色文化、中西文化交流等在内。至于新旧海派的问题,则没有必要硬性区别,因为近代海派文化,蕴含着当下的海派文化的基因。当下的海派文化,是近代海派文化的延伸、发展与升华。
熊月之进一步强调,针对新时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点,可以在城市精神与城市特点之外,再强调另外三点,即担当、精细与精致。强调担当意识,意在突出上海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突出先行者、领头羊的角色,努力为国家解决西方在核心技术上“卡脖子”问题,也与近代上海建党精神相呼应,与红色文化相呼应;强调精细,突出上海城市管理之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成就显著,这些都是精细的表现;强调精致,意在凸显上海环境优美,生活有品质,社区有温度,建筑可阅读,宜居、宜业、宜游。
海派文化的多元化与现代性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从海派文化的多元性、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系以及海派文化的传统等三个维度对海派文化展开解读。在谈到多元性时,陈思和教授指出,海派文化具有中西杂糅、国际视野以及五湖四海等多元属性。而正是这种中西的不断交汇融合,为海派文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关于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关系,他认为尽管传统上海本土文化的痕迹在海派文化中已日趋消减,但其影响力仍深刻地留存在上海周边地区。而这种文化构成了勾连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重要一环。他呼吁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应重视对传统上海本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最后,陈教授指出近代上海所形成的生产现代性和消费现代性共同塑造了海派文化的两种传统,一种是市民文化,一种就是工人阶级,对两者的研究不可偏废。
海派文化的特殊性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查清华教授主持专题发言环节。法国马赛大学东亚系安克强教授回顾了自己研究上海的缘起和历程,强调将上海视为各种文化的交融之地,或许是海派文化研究的关键密码。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艾伦人文学部卢汉超教授认为,海派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上海始终保存着对外开放、海纳百川的心态,积极地与海内外商人进行贸易、交往,这在封闭的晚清社会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澳门大学王笛教授指出对于中国的城市研究,上海是重要的参照系。对上海的研究,对于研究中国的现代化、商业化和全球化,提供了样本,为我们了解中国、中国城市和中国现当代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荣跃明研究员指出,海派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后者既是上海文化的概括,也是城市特色的总结。今天对海派文化的研究,应着力于对其内在城市精神与品格的提炼和倡导。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认为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有传承关系,在同一性之外,还存在着时代差异性。海派文化的整体性不能割裂,更要重视海派文化的特殊性,有必要深入把握从春秋战国以来海派文化持续繁荣的历史动因,挖掘海派文化源远流长的“圩田精神”,其中不仅沉淀着江南士人的自觉意识,也张扬着民众的奋斗精神。复旦大学古籍所陈建华教授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出发将海派文化总结为杂交性、流动性、创新性、公共性和景观性等多重维度。对于海派文化的提炼,需要从市民大众的感性体验出发,把握中西文化的复杂影响,理解华洋杂处的权力关系,开拓情感、景观、时尚、女性、文学艺术等不同视野,用新的世界观重新看待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研究需要跨学科交流与多视角融通
在会议最后总结阶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苏智良教授指出,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孕育于江南文化,形成于中外文化的交融,在上海城市发展中不断演进升华,并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融合共进。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可以诠释为:国际都市的开放性格、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经世致用的家国情怀、自律守信的契约精神、包容务实的处世之道。如今,海派文化已融入城市的肌理、市民的骨髓。上海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源于其在海纳百川的基础上,一直在追求卓越,因而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也与其始终不渝地坚持面向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密切相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吴俊范教授认为,长期以来,历史学者对上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及与之相关的文明资源和文化遗产关注较少,忽略了上海成长过程中始终存在的海洋因素。她指出,上海其实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遗产,包括唐代以来的海塘、自然海岸线遗存、具有军事海防作用和盐业生产功能的无数的古墩台、瞭望台、避潮墩等以及贸易海港等。从区域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讲,上海海派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海派文化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交流和多视角的拓展。
据悉,上海师范大学正在筹办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未来将围绕四大研究领域开展工作:一是新时代城市问题研究,聚焦城市理论研究、开展跨学科研究,开展城市实践研究、城市文化追根溯源研究。二是新时代海派文化研究,包括开展海派文化的资源、历史追溯和精神意蕴的研究。三是新时代文旅结合研究,特别是如何使旅游成为更好的文化内容解释和阐释的载体以及开展新时代海派文化旅游消费研究。此外,还会涉及新时代海派文化人地关系、海外上海研究以及海派文化和海洋史相互结合的研究。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中心还将强化数据库与平台建设,最终建成提供文献和数据服务的“海派文化研究数据服务平台”, 建设“海派文化数字记忆”专题网站,以方志史料、游记文学、其他互联网数据和古今文本数据,构建海派文化知识图谱,形成对海派文化研究数据库的有效补充,最终为用户提供“海派文化研究学术搜索引擎”。
(原题为《海派文化在新时代如何助力城市软实力提升》)
责任编辑:黎凡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