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专访丨沈飞德:永远铭记孙中山,矢志追寻强国梦
政协头条记者 刘毅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5-21 09:36 字号
中共二大形成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推动国共合作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催生了反帝反封建大革命高潮、开辟了中国革命新纪元,这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民主革命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成果。提出新三民主义、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居功至伟。这也是他长期革命生涯中的重要转变。
近日,本报专访孙中山研究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飞德,一起回望“孙中山与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段历史,共同领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底蕴。
记者:在孙中山先生长期革命生涯中,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怎样特殊的地位?
沈飞德: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的立场,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这使孙中山处于极度苦闷之中。他对“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的状况痛心疾首。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孙中山受到了新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启迪,看到了新的力量和希望,决心联合共产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倾向,走新的革命道路。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孙中山先生在谋求“振兴中华”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正如宋庆龄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孙中山和他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一文中所说:“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进行了四十年的政治斗争,在他的晚年达到了最高峰。这一发展的顶点是他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合作,一道进行中国的革命。”
记者: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这对当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沈飞德:
我党统一战线首次重大实践,是件举世壮举。应该看到,这个统一战线平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发展和崛起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国共合作的实现,让共产党得以利用国民党的各级组织,发动工人和农民运动,不仅自身力量迅速壮大,而且可以公开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国民革命的影响很快从中国的南部扩大到中部和北部,从国共两党扩大到工人、农民、士兵、青年学生和中小商人。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党员人数从1925年1月的不到1000人,发展到了57967人,并建立了一定力量的工农武装。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迅速崛起的重要关键因素,1927年国共分家之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规模仅次于苏联共产党。
国共第一次合作所践行的统一战线思想,今天依然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无论两岸统一、民族复兴,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需要借鉴这一宝贵经验,让朋友越来越多,让可以联合的力量越来越强;让敌人越来越少,让阻碍历史潮流的力量越来越小。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功建立,也昭示了祖国统一的潮流不可阻挡。孙中山先生曾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记者: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最应该纪念的是什么?
沈飞德:
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最应该铭记的人就是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是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人,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先河。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首次响亮提出“振兴中华”,且毕生都在为“振兴中华”而不懈奋斗。他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为实现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他制订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法律等在内的全面系统推进中国近代化的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正如孙中山所说的:“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我们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世纪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经过孙中山等革命先行者和中国共产党人100年的艰苦奋斗,今天,我们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迈出了坚实步伐,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深刻理解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伟大革命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记者:今天的年轻人最应该学习孙中山先生什么精神品质?
沈飞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孙中山先生是一代伟人,具有无可比拟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个人认为,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最应该学习的,就是“愈挫愈奋”的坚定意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精神。“愈挫愈奋”是孙中山对自己的概括,这也是孙中山的革命生涯最显著的特征。比如,兴中会10年,孤军奋战;同盟会时期在广东和西南策划举行了8次起义全部失败,其中黄花岗起义异常惨烈;二次革命时期,依然屡遭挫折,但孙中山始终坚持护国、坚持北伐,直到最后在上海会见苏俄代表越飞,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先生的谆谆告诫,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激励。
(受访者系孙中山研究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管卓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