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评论
  • 收藏
联组讨论|对照新青浦新生活总体目标,创造现代化高品质生活
青浦区政协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1-21 15:58 字号
1月20日上午,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围绕“对照‘新青浦、新生活’总体目标,创造现代化高品质生活”开展联组讨论。现场讨论洋溢着热烈的氛围,现将发言摘录如下。
【关于青浦未来发展】
——徐  斌
1.让更多文化元素注入环城水系公园。
2.推进文化产业化,让更多不同性质的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3.深化江南文化示范区建设,发挥好复旦大学智库作用,深化与10个江南文化名家工作室的合作研究。
【关于传承和保护】
——顾琴英
1.确定范围方面,先期以青浦、嘉善、昆山和吴江四地共同建立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化发展机制,初见成效后再扩大范围。
2.以“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文化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为基础,编制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化发展五年规划。
3.以优化长三角地区文化生态体系为着力点,挖掘民俗项目,定期举办合作年会,召开研究论坛,打造精品节目。
【关于打造“智能服务大厅”】
——陆震宇
1.通过智慧政务交互终端强化政策获得的便捷性。
2.通过多端口交互屏幕改善业务内容的可理解性。
3.通过智能业务办理提高人才服务的高效性。
4.通过智能监测群点丰富大厅服务的多样性。
【关于乡村振兴】
——张力华
1.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地带的合理规划使用,以绿色生态产业、涵养林等保护水源项目为根本
2.充分发挥农村农业合作社作用,让土地流转农民参与其中。
3.进一步加强农村自治水平,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在对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适当放宽部分农村种植养殖政策。
【关于完善卫生健康体系】
——朱  斌
1.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2.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
3.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赋予妇产科医院青浦分院更多的妇幼保健功能。
【关于青浦发展】
——田春红
1.在发挥区融媒体中心功能基础上,充分利用市级以上宣传平台,加大在央视甚至海外媒体对于青浦城市的宣传和推介力度。
2.深化青浦特色品牌节展活动,挖掘品牌特色。
3.加强青浦城市特色基因的挖掘、宣传和引导,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可以打造多条主题文化街道。
4.在建设艺术中心方面,要在设计中体现未来艺术中心的概念。
【关于推进全面养老服务】
——黄海忠
1.进一步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2.明确政府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职责定位,重点保障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3.加快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公建民营”运作,发展多层次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4.广泛动员参与,加强养老服务政策、养老服务先进典型事迹和品牌宣传。
【在新城建设中提升群众获得感】
——郑湘竹
1.转变城市建设方式,关注小微空间的品质提升和功能塑造。
2.实现管理职能优化,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3.实现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搭建专业人员参与城市建设的工作平台。
4.扩大公众参与广度和深度,鼓励居民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全程跟踪。
5.对一些社区级别的更新项目给予资金保障。
6.利用各类平台,在改造中吸收居民真知灼见,提升老百姓对改造的参与度、满意度。
【关于长三角一体化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共建共享】
——潘俊锋
1.加快推进业务相关规范、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在理论层面的统一。
2.进一步依托现有工作基础,有效拓展联防工作的内容,扩大合作领域范围,如共同开展各类培训和演练工作、定期召开业务交流会议等。
【关于医疗卫生建设】
——唐扣明
1.加大投入,加快推进青浦卫生内部服务体系改革。
2.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引进国家级水平的医疗技术专家,加大招聘卫生人才力度。
3.提高医师绩效,创新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与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医院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管机制。
【关于青浦城市建设和管理】
——周德平
1.城市建设要以创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为目标,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城市建设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做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水质优良。
3.始终聚焦人民群众需求,将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
4.建设更多的标志性建筑,使青浦真正成为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枢纽城市和示范区中心城市。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3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