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 评论
  • 收藏
发展夜经济要打好文化牌
黄罗维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1-29 15:15 字号
夜经济是现在的一个热点词汇,上海把提升夜经济活力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相关政策措施也是不断推出。夜间经济是和夜晚有关一种经济活动,包括休闲、饮食、娱乐和购物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了构成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夜经济不是经营时间的简单延长,它的黄金时间段是19:00之后的三小时,要充分发挥这段时间的效能,文化的赋能作用就不可或缺。像伦敦、巴黎、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其夜经济非常发达,其中就融入了许多音乐厅、剧院和图书馆等重要元素。上海正在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这座城市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把文化与夜经济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就是一条夜文化品牌建设的有效路径。

2019年下半年,笔者利用几个周末的时间,对一些夜经济的聚集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体验,主要包括新天地、安义路、徐家汇、衡山路、五角场等地区。总体来看,夜经济的确对提高区域经济活力产生了推动作用。新天地以周末集市的方式来吸引广大市民前来购物休闲;安义路是新兴的时尚街区;徐家汇和衡山路一带是老牌的历史风貌区;五角场依托购物广场形成浓郁的餐饮氛围。不过,要提升夜经济的文化含量,还可以关注三个提升:
一、如何更多吸引增量客源?上海市中心居住的人群比较少,夜经济的消费人群会出现左手换右手的情况,在原来的存量客源中打转。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在一些夜经济聚集地,从城市其他区域专程前来的消费者所占比例还不高。
二、如何有效提高区域活力?餐饮和购物为主的模式是否能带来持久的活力,周末集市、街头演出等也存在持续吸引人气的客观问题,而以文化为纽带形成区域协同发展就有潜力可挖。
三、如何体现差异化的特点?夜间经济不是白天经济的翻版,独特的“夜文化”是其最大的看点,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是很好的载体,也是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

总体而言,夜文化品牌的打造需要形成各方合力,不同的区域可以突出自身特点,各个区都可以推出自己叫得响的品牌项目,从而形成集聚效应,最终通过文化来提升上海夜经济的亮度。为此,建议:
一、塑造文化场景。像外滩、豫园等区域夜经济的魅力,离不开其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文化景观对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结合区域特点营造文化环境,通过开设夜场等方式让更多的特定文化区域亮起来,包括博物馆、陈列馆等文化场所,建设符合党的诞生地的夜景工程,发挥重点红色文化资源的区域辐射力,再塑造一批有温度的夜文化场景
二、繁荣文化演艺。上海的文化演艺场所并不少,但还需形成特色鲜明的品牌效应。建议对当前文艺演出市场、种类、剧目等进行梳理,推动打造有影响力的系列演出品牌,特别是有特色的驻场演出,包括红色戏剧、古典音乐、歌舞剧和传统戏剧等,让演艺空间和项目更为多样化,形成几个有影响力的产品。此外,大力打造国际级的演艺品牌,为引进海外优秀的文化演艺项目搭建平台,形成良好的演艺文化氛围,让申城越夜越精彩。
三、促进文化互动。打造主题性夜文化项目,与消费者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促进参与各方的对话互动,让更多的市民能够参与其中。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夜文化建设,相关区域可以和一些大型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开设夜间读书会(俱乐部)、社区夜间课堂等多种方式,让更多市民享受到饕餮的文化晚餐。
四、讲好文化故事。加大对夜文化品牌的传播力度,通过各类出版物、融媒体等宣传夜文化品牌的典型成功案例,让更多市民了解上海的夜文化,并与长三角地区形成有效的融合。联合高校等机构加大对上海夜文化的研究,绘制不同版本的上海夜文化地图,形成菜单式的供给。在适当的时候开展上海特色夜文化项目评选,提高其知名度和辐射力。
责任编辑:李立峰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9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