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听九届政协委员吴复民讲述上海国企改革的故事,至今荡气回肠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8-27 09:45
字号

吴复民,新华社高级记者,九届市政协委员,九届、十届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国企改革探索和实践亲历者。听吴复民讲述上海国企改革的故事,可谓荡气回肠。现录数则,管窥其神。
“给我不参加试点的权力”
1979年六七月间,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启动,一位试点企业厂长抱怨:“不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吗?最好先给我一个‘权’,让我有权不参加试点。”吴复民随即深入该企业调研,发现国家在扩权试点方案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鞭打快牛、保护后进”,使先进企业吃亏;“一刀切”造成企业“苦乐不均”。1979年9月1日,吴复民发内参报送党中央、国务院。一周之后,中央领导作长篇批示,社会反响强烈,随后相关政策得到调整。
支柱企业成改革试点
1992年6月20日,“七五”计划特大项目——位于金山的上海石化建成投产。因体制机制障碍,投产之后即陷入经营困境。上海石化大胆酝酿改革方案: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吴复民花力气采写调查报告,详尽地反映了光鲜成就背后企业的种种苦涩,指出上海石化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革,企业才能尽快摆脱困境。报告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1992年9月9日,国家正式批准上海石化总厂进行股份制试点,这是全国首家参与试点的特大型企业。
“壮士断腕”也温情脉脉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普遍遭遇的难题是:人到哪里去。对下岗职工,上海没有向社会一推了之,而是设计了一个再就业的“温馨模式”:由政府支持、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在企业之外构建社会中介组织“再就业服务中心”,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对这项“民心工程”,吴复民极为敏感。1996年6月21日,她一口气采写两篇内参,详述上海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思路和对策,立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视,对上海的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形成完整经验向全国推广。
“给我不参加试点的权力”
1979年六七月间,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试点启动,一位试点企业厂长抱怨:“不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吗?最好先给我一个‘权’,让我有权不参加试点。”吴复民随即深入该企业调研,发现国家在扩权试点方案设计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鞭打快牛、保护后进”,使先进企业吃亏;“一刀切”造成企业“苦乐不均”。1979年9月1日,吴复民发内参报送党中央、国务院。一周之后,中央领导作长篇批示,社会反响强烈,随后相关政策得到调整。
支柱企业成改革试点
1992年6月20日,“七五”计划特大项目——位于金山的上海石化建成投产。因体制机制障碍,投产之后即陷入经营困境。上海石化大胆酝酿改革方案: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吴复民花力气采写调查报告,详尽地反映了光鲜成就背后企业的种种苦涩,指出上海石化只有进行股份制改革,企业才能尽快摆脱困境。报告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1992年9月9日,国家正式批准上海石化总厂进行股份制试点,这是全国首家参与试点的特大型企业。
“壮士断腕”也温情脉脉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普遍遭遇的难题是:人到哪里去。对下岗职工,上海没有向社会一推了之,而是设计了一个再就业的“温馨模式”:由政府支持、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在企业之外构建社会中介组织“再就业服务中心”,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对这项“民心工程”,吴复民极为敏感。1996年6月21日,她一口气采写两篇内参,详述上海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思路和对策,立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视,对上海的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并要求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试点,形成完整经验向全国推广。
责任编辑:张杏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