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峰起云泳丨近代上海的民族实业家
施泳峰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4-08 20:04 字号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一直处于内忧外患、家国飘摇的剧烈动荡之中,一切腐朽、陈旧的思想观念、制度习俗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晚清对国人兴办实业的限制松动,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了发展高潮,随之而起的是近代民族实业家以坚强有力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辛亥革命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相继颁行了一系列保护民族工商业利益、推动新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令,这为我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护航,使得我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人数持续增长。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特权、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疯狂排挤和鲸吞我国的近代民族企业,严重阻碍着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了生存与发展,我国近代民族实业家不得不与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进行抗争,但是他们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表现出明显的妥协性。
上海作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近代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显示出对周边区域超强的吸纳和辐射能力。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等今天上海大都市圈内的8座城市,以上海为基点,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在上海涌现出一大批爱国民族实业家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实业家中的佼佼者,他们秉持实业救国、实业报国信念,做强企业,造福地方,回馈社会,为国分忧。他们的满腔热血和光辉事迹,为后世留下“滚烫篇章”。 
早期的上海民族实业家主要是由买办商人与投资近代企业的地主转化而来。这些人因长期与西方商人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商贸往来,或者本身就在外国洋行任职,故对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化认识明显高于同时代的人。他们把自己熟悉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知识主动引入近代中国,由此成为近代上海最早的一批民族实业家。19世纪中后期由清廷洋务派官员主持营造的大型企业,有很多选址于上海,洋务派官员具有相对开阔的眼界和趋新的思想,他们也成为上海近代民族实业家的另一股潜在力量。进入20 世纪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客观上开创了我国近代民族实业家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上海民族实业家群体也出现了明显变化,突出表现为大量留学生和科技人才的涌入,使得近代上海民族实业家在知识结构、经营方法和办厂理念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科学性、现代性和专业性。据1902-1911年的《上海海关十年报告》记载“近几年来上海的特征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以前它几乎只是一个贸易场所,现在它成为一个大的制造业中心”,这表明20世纪初的上海已经正式成为全国的工业生产中心。
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立,由我国近代企业开拓者、上海民族实业家严信厚(1838年-1906年)担任总理,上海的各行各业与近代新式企业的代表几乎都参加进来,这是近代上海的第一个全市性商会,“内以处分华商争端,外以对付洋商之交涉、联络商情、挽回利益”为宗旨。1904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改称“上海商务总会”,到1908年全国31个城市都成立了商会,为了加强各地商会之间的联系,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商会联盟。1909年上海商务总会发起筹建“华商联合会”,并且拟定了《华商联合会章程》,1913年中华全国总商会联合会(今“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前身)正式成立。商会不仅有权表决成员之间的纠纷、管理商品的生产与协调市价、兴办慈善事业,而且还有机会参与城市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管理,这充分说明我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成熟与壮大。
作为民族实业家自然希望能有一个自由且宽松的市场环境,然而近代中国始终处于战火连绵、苛捐杂税沉重和传统地方势力阻隔的多重压力之下,极大地抑制和束缚了近代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作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因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反而较少面临上述压力,自然成为近代兴办民族企业较为理想的地方,也成为孕育我国近代民族实业家最为理想和适宜的城市。近代上海的民族实业家,大多数不是上海本地人,他们或出身于上海,或成长于上海,但更多的则是创业于上海、发展于上海。他们身处时代巨变的转折年代,由怀抱梦想来到上海的懵懂少年,亲历了近代上海的发展和崛起,在外有列强环逼、内有封建势力压迫的时代背景下,拼搏商场、挽救利权,逐步做大做强,并以自身的能量为近代上海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们的经历生动地反映出上海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近代上海迅速崛起的鲜明注脚和本质诠释。近期,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无锡博物院、常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宁波博物院、湖州博物馆、嘉兴博物馆、舟山博物馆等“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博物馆协同发展合作联盟”共同推出的《经世济民——上海大都市圈近代爱国实业家展》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共计有145件(组)展品,其中的102件(组)展品为首次在沪展出,包括一大批知名老字号企业的商标、奖牌、广告、合影照片,以及新中国解放、抗美援朝时期的珍贵见证物,讲述了“面纱大王”荣氏兄弟、“国货大王”方液仙、“煤炭大王”刘鸿生、“五金大王”叶澄衷以及杨济川、吴蕴初、陈顺通等近代上海民族实业家的人生故事,宣扬他们实业强国、实业报国、热心公益、造福乡梓的突出事迹,倾情诠释他们的爱国壮举。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周群华馆长指出“爱国实业家以产业报国、实业救国,他们在上海呈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把实业家的精神及其背后的文化力量、精神内涵传递给公众。”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