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祝贺!他们荣获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3-27 14:32 字号
3月23日下午,第十二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本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收到申报项目较去年相比增长近6%,共评出包含提名奖在内的142个奖项。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社上海市委副主委、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樊春海荣获“科普杰出人物奖”。
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主任方泓荣获健康科普奖(个人)二等奖。
社上海市委学习和社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科学馆馆长、医学科普教育中心主任周国民,社员,温州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兼)王雪强荣获优秀科普志愿者奖(个人)提名奖。
一起祝贺他们!
科普杰出人物奖
讲好科学故事,助力“全民科普”
樊春海
作为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樊春海深刻认识到,科普活动是为了满足民众对科学普及和培育科技创新土壤而举办的活动。他认为,“科普工作是一种传承,无论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还是推动国家的科技发展,都需要靠一代代人的努力。”
作为知名科学家,他以身作则,多次开展科普讲座,积极讲述科学故事;呼吁加强科学家在科普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传播力,发挥老一辈科学家和新一代意见领袖的传播力,担任了上海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组建的“院士专家科学诠释者指导团”执行团长,推动打造了高标准科普平台和科普经典品牌“海上科普讲坛”;在科普活动中注重科学哲学和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使科普活动更具有思辨性和深度;提倡科普要发挥集群优势,不仅在上海落地开花,还要辐射长三角地区,在青浦落地院士专家指导团赵巷活动中心,助力形成高标准的长三角地区科普阵地。他切实发挥了院士专家在科学传播城市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有效推动科普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健康科普奖(个人)二等奖方泓(右一)在颁奖现场

方泓(右一)在颁奖现场

中医治未病全民健康科普宣教
方  泓
方泓带领科普团队录制“邵氏保肺功”养生功法视频进行推广,主导完成“天天宝肺”APP的开发,普及中医特色非药物疗法——耳穴贴敷、五行音乐疗法等,深入社区宣教,累计指导人数近万人。近5年撰写科普文章超过200篇,科普讲座近100场,现场观众近万人,义诊30余次,编写科普著作10多部,电台、电视直播或录制科普节目40多场。
成立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泓名中医治未病工作室,组建社区中医治未病科普团队,形成维护健康的合力。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市卫健委课题及申康课题,与18家基层医院合作,创新构建3-2-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科普网络,进一步探索中医治未病的慢病防治干预模式。
创新中医科普载体,打造治未病科普服务品牌,促进长三角科普协同发展。作为“达医晓护”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的联合创始人,其“达医晓沪”医学传播智库的个人线上科普作品的年阅读量已经超过100万。原创“海派二十四节气中医养生”系列科普作品,在“上海发布”阅读量超过200余万,音频在长三角公共卫生(网络)平台电台播出,听众多达几十万。
优秀科普志愿者奖(个人)提名奖
(按获奖名单顺序排序)周国民(中间蓝色上衣)在进行科普宣教

周国民(中间蓝色上衣)在进行科普宣教

周国民
“用心做科普、助力新时代”是周国民的追求。
作为人体科学馆馆长,他持续组织加强展馆建设,连续参加上海市科技节、全国科普日和博物馆日等活动,以丰富的展品、感人的故事和热情的志愿服务吸引大众观展,累计接待观众10余万人次。主持上海市和区科普创新项目,荣获上海科普创新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展馆事迹被中国新闻网、文汇报、健康报和上海大众卫生报等报道。他创新性地将现代科技、学科发展史和医学人文与课程思政融入人体科学馆的建设之中,将一个非常专业的标本陈列室打造成一个耳目一新的科普场馆。
作为志愿者,他热心人体科学普及事业,钻研展品背后的故事和讲解技巧,进行个性化讲解,把看似冰冷的人体科学馆打造成一个有温度的人体科普基地和弘扬爱国情怀、科学精神的平台。在长期的志愿者实践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地域等因素,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个性化讲解方法,深得观众的好评。
 王雪强(右)在指导患者

王雪强(右)在指导患者

王雪强
上海市曙光学者。研究领域为运动康复与疼痛,H指数27。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担任SCI期刊Trials副主编,BMC Geriatrics编委。中国康复医学会 疼痛康复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 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运动健康科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8篇论文IF≥10。
2020年,以第一完成人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2019年,荣获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康复医疗机构联盟2019年度“突出贡献康复专家”;2021年,获上海市临床康复优秀学科带头人;2022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以第三完成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牵头完成1部国际指南/共识,2部中国专家共识,其中一部指南/共识在中国康复/疼痛医学学科中排名第一。全球学者库发布排名,2022年度全国康复医学领域高产学者排行榜第一,2023全国康复医学领域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第四。
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
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上海科普事业深入持续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普奖励的引导作用,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于2012年设立的科普类奖项,是全国首个由社会力量出资的综合性科普奖项,也是上海市首个市级科普类奖项。 
其中,科普杰出人物奖每届授予人数为2名。授予在本市长期从事科普教育、科普宣传、科普管理或其它科普公益项目,尤其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或在科研项目科普化及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具有广泛影响力、产生重大社会或经济效益,并具有典型、代表性科普项目成果的个人。健康科普奖授予社会各界在本市健康科普或防疫科普工作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且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个人或组织,授予数不超过6项,提名奖若干名。优秀科普志愿者奖每届授予数不超过21项,提名奖若干名。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