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峰起云泳丨探秘三星堆
施泳峰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2-08 14:12 字号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鸭子河南岸,1929年发现,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1929年广元当地的农民在挖井时偶然发现不少古玉器,1934年华西大学(今四川大学前身之一)组建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并出版《汉州发掘简报》。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高3.95米的青铜神树、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等,均堪称是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古蜀文明的历史见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古蜀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及融合,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后人称为“蜀山氏”。“蜀”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尚书》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曾经得到古蜀王国的帮助。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上古时期黄帝娶了蜀山氏的女儿为妃子,生下一个男婴,男婴长大后善于养蚕,被称为蚕丛,蚕丛是古蜀王国的第一位君主。唐代李白在传世名篇《蜀道难》中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蚕丛纵目”、“鱼凫成神”、“杜宇化鹃”、“开明复活”等神话传说,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秘古国。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昌意所居之“若水”,即川西高原的雅砻江,在四川攀枝花汇入金沙江。青阳所居之“江水”,即古蜀文明的母亲河岷江。其实,黄帝二子“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之说并非司马迁原创,实际源自先秦典籍《世本》和《大戴礼记》,文字甚至基本照抄后者的《五帝德》及《帝系姓》。
以成都平原为核心区域的古蜀王国僻处大西南,由于长期远离中原文化而成为夷狄之邦。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国家视野中的所谓“戎狄之长”的古蜀文明,实际上与华夏文明有着极为古老的渊源关系,可谓是同源异流,并在先秦时期又与中原国家长期存在过互动联系,从而与华夏文明可谓血脉相通,长期存在深刻的内在关系,以至《史记·三代世表》记载,散落在川滇交界地区的古蜀王国后裔直至汉代仍然号称“黄帝后世”。
古蜀王国的历史在先秦古籍中一直没有详细地记载,仅见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了古蜀文明的历史和传说。古蜀王国立国近800年时间,疆域最广阔时“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是西南地区的大国。古蜀王国在战国后期被秦昭襄王的大将司马错消灭,并入秦国,设置蜀郡,蜀地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虽然,古蜀文明的历史早已偃旗息鼓,但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那些无言的文物,留给人们的则是难解的历史之谜,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明月皎皎,星汉迢迢。璀璨映华夏,众星耀中国。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震惊世界,叩开了古蜀历史的大门,逐步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神秘莫测的古蜀文明令人神往,深刻揭示了古蜀文明是中国古代区系文化中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古蜀文明与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多层面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充分彰显出其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吐故纳新的文化气度。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摇篮。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河川绵亘,钟灵毓秀。长江下游的上海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衣带水的两地共同孕育了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备受瞩目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东馆揭开面纱。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的第三个展览,更是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开馆大展。上海博物馆集结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全国28家文博考古机构,共展出363件文物,约三分之一为最新考古发现,同时汇集最新文物修复成果以及首次展出的文物,展示了最新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国内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全体系的阵容。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此次展览以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为序,通过“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个部分,向观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着力呈现古蜀文明与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让观众领略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与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等提供了更为有力的考古实证。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