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接地气,有底气!”盟员代表委员为民生建言
民盟上海市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4-01-25 16:59 字号
今年两会,民盟市委的多件书面发言和集体提案关注到老百姓的身边事,盟员代表委员的个人提案和建议也将“接地气”作为调研建言的底气。
海绵城市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弹性”和“韧性”。民盟市委在书面发言中提到,目前上海建成区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比例还不高,而既有住宅小区作为建成区占地面积的主体,是海绵城市理念中“源头控制”的主要对象,且随着上海进入“存量提升”时代,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既有住宅小区的更新改造,营造生态型的居民生活环境,是实现上海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民盟市委建议:首先,建立健全海绵化改造技术体系,包括海绵化改造前评估、“菜单式”分类施策、改造效果后评估等。其次,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开展立法调研,采用特许经营等模式将海绵项目与相关经营属性较好的项目进行捆绑,并落实政策优惠等。三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上海范例,健全公众参与及监督的相关制度等。
树木影响低层居民采光通风,能否调整树种?市人大代表厉明关注到了这个最“接地气”的问题。“市民其实不是对绿化树木本身有意见,而是对‘不合适’的树种有意见。”厉明说,《上海市绿化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居住区绿化应当合理布局,选用适宜的植物种类,综合考虑居住环境与采光、通风、安全等要求。“但目前,居民区涉及绿化的纠纷和投诉,往往都源于采光不够、通风不畅和安全不足。那么,这些不‘适宜的’树木是否应该予以调整?”
两会现场,他与市绿化市容局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他们回复说,新修订的条例已经把相关门槛降低了,但我觉得还不够。我就在想,接下来能不能修订法律?对法律规定的‘适宜的树种’做出更好的解释,让居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厉明建议市人大对此予以明确的解释,或者出台《条例》的实施细则。
同样关注“树”的还有市政协常委杨文悦,她已连续多年为“公园城市”的推动建言献策。据市绿化市容局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市265座口袋公园、89座乡村公园已全部实行24小时开放,292座城市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271座城市公园向游客开放共享草坪等空间。2023年,全市“公园+”已开展了200余项活动,约400余场次。“建设公园城市,实际上是一个‘人城境业’无界融合的过程。这样的场景,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杨文悦说。
围墙打开了,空间开放了,功能和受众也更多元了,怎样提升管理和服务,让人与自然进一步和谐共生?在杨文悦看来,应该抓紧探索规划资源、绿化市容、市场监管、财政和国资管理等多部门“共商共议、联审联办”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内涵和承担“功能复合利用”边界,挖掘绿色共享空间周边的小卖部、轻餐饮等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满足城市绿地休闲空间内市民的新需求。
上海地铁上厕所方便吗?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市政协委员邵楠与徐汇民盟几位热心盟员历时半年,实地勘查了上海地铁若干条地铁线路沿线的每一间厕所,就厕所位置、标识、男女厕位、无障碍厕所设置、卫生打扫制度、用纸、洗手液、气味等维度考察,并形成数据表格。以厕所位置为例,虽然2017年后地铁设施设计已经要求厕所位置需在付费区内,但2018年建成的13号线全部厕所均位于付费区外。在4号线、9号线、10号线、14号线,18%的站点没有无障碍厕所……
带着这些数据和问题,邵楠在两会上建言发声:“过去的三十年里,蛛网般密集的地铁网络为群众的出行带来巨大的方便,也作为一张城市名片成为上海的骄傲,这张名片应该被擦得更亮。” 邵楠建议,应该全面梳理地铁站点包括不限于厕所的公共服务设施,针对那些老旧破残设施更新换代;站台上需要有明显厕所指示牌,车厢内到站播报增设厕所位置提示音;明确地铁厕所部分的投入资金比例,健全卫生打扫制度。
“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的关注,也是民生的温度。作为连任4届的“老委员”,安琦已累计建言超过47万字。这些年里,他有许多提案最终转化为了相关部门或单位改进工作的行动,或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细微却真实可感的改善,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履职工作“真的很有意义”。
今年两会,他提交了一份关于“让老年人在离家不远处就可以参加门球活动”的建议。作为一项曾经很受老年人喜爱的运动,门球对老年人有健身、健脑、社交等诸多益处,但随着城市发展,场地却越来越少。“上海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需要合适的身心活动场所。”安琦说。
同样关注到老年群体的还有陈甦萍代表、章波代表、袁灿兴委员、徐翔委员、张伟宏委员等,他们分别就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社区居家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将心理评估纳入老年长护险级别评定、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纳入“15分钟养老服务圈”、加强上海老年群体心理健康服务等建言献策。
家里多个孩子无法在同一学校就读?施政代表呼吁,在义务教育阶段非择校类学校中,试点推行多孩家庭在同学段入学的情况下,优先享受“长幼随行”入学政策,解决多孩家庭关心的“关键小事”。长幼同校不仅能切实减轻家庭接送负担和教育成本,也能促进多孩的融洽相处。施政说:“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在成长期如果能有兄弟姐妹一起上下学,互相的陪伴,既是一个习得互相照顾感受同辈感情的相处过程,更有利于帮助孩子顺利融入校园,度过学习适应期。”
和施政一样,蔡菁菁代表、谢静委员也将视线投到儿童身上,提出普及落实宝宝屋的功能,并与家门口服务站相结合;探索儿童意见的表达和落实机制,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等建议。
此外,焦正委员、尧金仁委员都提交了关于城市文明养宠的提案,建议完善地方性法规保障,加强宠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另类宠物的监管,积极构建人宠和谐共处的城市与社区,打造人宠双向友好型社会。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