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从维利·罗尼作品看摄影文化的潜在魅力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3-01-28 19:37 字号
近日,“Willy Ronis Par Willy Ronis——永恒的巴黎”——维利·罗尼经典摄影作品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法国人文摄影大师维利·罗尼创作巅峰时期的185件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作为法国摄影文化中深藏不露的大师级人物,维利·罗尼以其非凡的创造力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视觉财富。借助维利·罗尼同时代摄影文化厚实的背景墙,展开对其创作时代及其风格的描述,梳理其中的人文魅力与表现手法,对当下摄影实践具有指导价值。为此,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组织第三期青年摄影研修班学员开展专题学术活动,邀请上海摄协副主席林路开展了一场专题讲座,以下是他的讲述——
 
法国人的浪漫是天下闻名的,浪漫的源头来自塞纳河,来自塞纳河两岸的巴黎。巴黎也催生了许多世界一流的摄影大师级人物,包括老一辈的摄影先驱尤金·阿杰、雅克-亨利·拉蒂格、布拉塞、维利·罗尼,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尔-布列松、罗伯特·杜瓦诺、马克·吕布、古尔·波丁、杰鲁普·西埃夫、雷尼·布里、莎拉·穆恩、侯蒙·德巴东、帕特里克·德马切里尔,以及新一代的摄影新锐。与此同时,因为巴黎的魅力,无数世界顶尖的摄影家也慕名而来。
巴黎有它的浪漫,然而一座城市的浪漫并非是它的全部,浪漫的背后一定也有许多的世俗和平凡。巴黎的众生相,构成了摄影人眼中斑斓的图景:
 巴黎街景,1860-1870年,费雷尔·索莱尔摄

巴黎街景,1860-1870年,费雷尔·索莱尔摄

清洗马车,1910年,西博格摄

清洗马车,1910年,西博格摄

1951年,艾略特·厄韦特摄(上) 1974年,理查德·卡尔瓦摄(下)

1951年,艾略特·厄韦特摄(上) 1974年,理查德·卡尔瓦摄(下)

街头的歌手,1930年,无名氏摄

街头的歌手,1930年,无名氏摄

雨中的风景,1950年,伊泽斯摄

雨中的风景,1950年,伊泽斯摄

还有夜巴黎、巴黎的雪景、巴黎的夏日,也都是摄影家绝好的题材:
 广场上的雪景,1987年,简—克劳德·加特兰德摄广场上的雪景,1987年,简—克劳德·加特兰德摄

广场上的雪景,1987年,简—克劳德·加特兰德摄广场上的雪景,1987年,简—克劳德·加特兰德摄

公园的绿荫下,1981年,约瑟夫·寇德卡摄

公园的绿荫下,1981年,约瑟夫·寇德卡摄

巴黎的游乐场、小酒吧,是巴黎人释放心情的空间:刺激的游乐场,1955年,维利·罗尼摄

刺激的游乐场,1955年,维利·罗尼摄

街头的咖啡酒吧,1975年,杰鲁普·西埃夫摄

街头的咖啡酒吧,1975年,杰鲁普·西埃夫摄

作为巴黎浪漫的集中体现,巴黎街头的爱侣们已经“浪费”了不知多少摄影家的胶片:长椅上的情侣,1980,艾多亚德·博巴特摄

长椅上的情侣,1980,艾多亚德·博巴特摄

大街上的吻,1966年,罗伯特·杜瓦诺摄

大街上的吻,1966年,罗伯特·杜瓦诺摄

巴黎是时尚之都,一流的摄影家常常使它成为时装发布的浪漫背景,埃菲尔铁塔下的故事多少都带有香水的芬芳;高跟鞋和埃菲尔铁塔,1974年,弗兰克·霍瓦特摄

高跟鞋和埃菲尔铁塔,1974年,弗兰克·霍瓦特摄

20世纪初的时尚,1911年,杰奎斯-亨利·拉蒂格摄

20世纪初的时尚,1911年,杰奎斯-亨利·拉蒂格摄

维利·罗尼出生在巴黎,父亲是来自敖德萨的犹太摄影师,母亲是来自立陶宛的钢琴教师。1949年,父亲病故后,罗尼关闭家庭照相馆,开始摄影生涯。20世纪50年代在阿维尼翁和马赛等地的艺术学院任教。他从事摄影半个多世纪,专门拍摄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尤以反映战后巴黎和普罗旺斯的生活而闻名。2005年,巴黎举办了大型的“维利·罗尼在巴黎”作品回顾展,取得巨大的成功,累计参观者达50万人次。2007年4月,北京的首都博物馆曾举办他的《摄影的诞生——一项法国的发明》和《维利·罗尼眼中的巴黎》两个展览。
罗尼是一个怀有深厚人道主义情怀的社会主义者。他以一个职业摄影师的眼光,用写实和自然主义的艺术手法,坚持关注和记录20世纪的巴黎城市生活。他拍摄巴黎生活前后将近70年,通过他的照片可以一窥巴黎这座城市的变化。他对影像的理解也是坚定的,希望通过摄影传达真正的社会关怀,表达自己真正的内心。
他曾和罗伯特·卡帕、西摩成为同事,还是第一位为美国《生活》杂志工作的法国摄影师,并且在195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获金奖。因各种原因,他经过了十多年的沉寂,之后终于崛起,获得了法国文化部文学艺术大奖中的摄影类奖项,并且在1980年将拍摄的底片捐赠给了国家。
在不同摄影家的作品中,关于巴黎,爱情始终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话题。可以看看一些对比,下面的第一幅图是法国著名摄影家杜瓦诺在1950年给《生活》杂志所拍的一个专题,叫“巴黎春天的浪漫”;第二幅图则是罗尼拍摄的。
 巴黎,1950年,杜瓦诺摄

巴黎,1950年,杜瓦诺摄

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这些画面尽管在视觉的空间上、在画面的构成上不太一样,但是它们都是在巴黎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巴黎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美妙的视觉的构成。但为什么后来在网络上,杜瓦诺的“巴黎之吻”成为了一个最经典的画面,而罗尼的那些却一直没有为人们所关注?这里有很多复杂的缘由。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巴黎春天的浪漫,1950年,杜瓦诺摄

巴黎春天的浪漫,1950年,杜瓦诺摄

“巴黎春天的浪漫”是杜瓦诺在1950年受美国《生活》杂志的邀请,所做的一个专题,展现二战后欧洲独特的文化景观。系列作品问世后,巴黎市政府买下了版权,特别是那张“巴黎之吻”,对于宣传来说,它是再好不过的视觉凝聚空间。巴黎市政府用它做了各种宣传品,海报、门票、画册等,乃至对外交流时的视觉呈现,杜瓦诺的影响力就是从这张照片扩散的。当年围绕这张照片发生过一系列非常有名的风波,很多情侣来“冒领”这张照片,都说拍的是自己,以至于杜瓦诺后期不得不出面承认:这是一张摆拍的照片,他认识这对情侣并已经取得了肖像权的认可。
我们回到罗尼的作品,他当年拍的这些巴黎之美,其实绝不逊色于杜瓦诺, 这就涉及到摄影中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关于摆拍和抓拍。杜瓦诺通过巧妙的摆拍营造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空间,而对于罗尼来说,他主要是在街头敏感地抓取画面。他不喜欢那种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和刻意制造的视觉表态,他希望有一个特别温和的表达空间来完成他的实践。
 巴黎,1957年,罗尼摄

巴黎,1957年,罗尼摄

除了爱情,尼罗的巴黎系列作品,还包含了非常多元化的主题。他拍巴黎的少年儿童。关于童年,他更注重于童真的表达,关注生命的价值追寻。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拍摄巴黎人的生活,他善于融入日常的丰富性。
 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他在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巴黎和巴黎人,以其鲜明的风格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直到2001年,91岁高龄的罗尼才放下了他心爱的相机,在巴黎的公寓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他的成果来得晚了些,但是“街头诗人”的美誉永远不会过时。
 巴黎,罗尼摄

巴黎,罗尼摄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