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委员书房丨孙立行:读书,分明是一种享受
政协头条记者 刘子烨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4-13 09:40 字号
孙立行 黄浦区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委员书房·快问快答

Q:最近在读什么书?
A:
《金融科技:前沿与趋势》,徐忠、邹传伟著,中信出版社,2021年版。
Q:最喜欢读哪一类书?
A:
社科人文类书籍。
Q:最喜欢的一句读书格言是什么?
A:
书籍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Q:最想推荐阅读何种书目?
A:
关于数字经济方面的书目。
Q:对更好读书有何建议?
A:
读书犹如掘井及泉,须至一定深度才能获取知识源泉,不能像蜻蜓点水似的浅尝辄止。

“一杯茶、一本书、一个角落——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就能让我感到很满足、很惬意、很陶醉。”
对黄浦区政协常委孙立行而言,读书分明是一种享受,既可心旷神怡,亦可增长才智,在工作和生活之余,他常常会见缝插针挤出时间,在书本的海洋里遨游。
爱逛福州路书店
孙立行出身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分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毕业后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从事汉语教学研究,平时爱看书、喜读书。受家庭环境熏陶,孙立行自小就养成了手不释卷的习惯。
小时候,每次吃完晚饭,父亲就会搬出一块小小的黑板,用粉笔在上面写下一首首唐诗、宋词。那时,孙立行和哥哥就会坐在小板凳上,一边跟随父母大声朗读诗句、词句,一边竖起耳朵,听父母讲解。这幅生活场景,至今仍镌刻在孙立行的脑海中,成为他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孙立行从小爱看文学、历史、军事题材的书籍。从读小学到初中,他已看完了家中的《唐诗三百首》《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
上高中时,每个周末孙立行都要光顾福州路,在书店一泡就是半天。“我去了无数次福州路,对那里的地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不夸张地说,我感觉自己闭着眼睛都能找到那儿的外文书店、古籍书店、新华书店。”他说。考进华东理工大学之后,因为住校,孙立行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在居家期间,他依然会抽出时间去逛书店。从高中到大学,孙立行每年还会去上海书展“淘书”。
学生时代,买书是件奢侈的事,尤其是外文书籍。孙立行会去图书馆借出书本,一页页地复印,将其装印成册,制成所谓的“影印版”,供自己长期阅读。
赴日本勤工俭学期间,孙立行空余时间经常光顾日本最大的书店——纪伊国屋书店。他打工赚来的钱,除了用于日常开销之外,基本上都用来购书。到了要回国的时候,孙立行买来的书,已经堆满了小半个屋子。他对书有感情,舍不得将其丢弃,便将所有书籍全部打包,装了好几个大行李箱,通过船运托运回国。
不断学习“充电”
“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有不同的读书需求。”孙立行坦言,自己在学生时代博览群书,主要是出于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他踏上工作岗位后读书,主要是出于工作需要,通过书本获取各种专业知识,为自己“充电”,提升工作能力。
孙立行说,现在他关注、阅读的主要有四类书籍。
一是理论性、思想性的书籍。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的领衔之作《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主编的《国内大循环》等。“这些都是关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方面的书籍,从中我们可以读到,高层智囊是如何阐述这‘三新’的。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我们这些服务决策咨询的智库研究人员来说,尤其需要阅读学习这类书籍。”他说。
二是世界经济、宏观经济类专业性书籍。如有关国际资本流动、货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金融危机理论的书籍,包括孙立行着重推荐的、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主编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三是政策性、实务性的书籍。如有关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资本市场3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金融改革路线图、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等。“对于一些重大政策实施的效果和经验,这类书做了很好的总结和评估,为下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这对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人来说,也是强烈推荐阅读的。”他说。
四是知识性、趣味性的书籍。如有关大数据、区块链、数字货币等金融科技新概念的书籍;量化投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书籍。
平时,孙立行很关注“Z世代”“KOL营销模式”等新名词,以及以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为代表的各种新业态。“在如今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各种新概念、新名词、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不读书、不学习,一味吃老本行,就会落伍,会和年轻一代产生代沟。”孙立行说,现在只要有一段时间不看书,他就会感到有压力,从而倒逼自己不断“充电”,更新自身知识体系。
勤做读书笔记
“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除了爱读书外,更要读好书、善读书、会用书,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效率。”孙立行说。
孙立行并不排斥数字阅读,他也会和许多上班族一样,从网上购买下载一些电子书,储存在手机上。他坐地铁、坐火车时,要么闭目养神,要么就翻翻电子书。不过,当孙立行决定要认认真真读一本书时,他必然会选择纸质书。这主要和他的阅读习惯有关。在读书过程中,他会将重要观点、精辟论述等有价值的文字内容摘录下来,加以收藏。他会在书的空白处写上各种批注评语,用自己的语言提炼书本内容,以便进一步理解领会。他读完一本书,就会写好提要,进行分类保存,供日后检索用。
“别人看过的书,或许可以拿到二手市场上转卖。我认真看过的书,肯定卖不出去,因为我在上面写了很多字。”孙立行开玩笑说。
自我调侃之余,他仍然鼓励读者多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奇妙的感想、联想时,可以顺手写下来。如果没有立即记下,日后就不易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孙立行读书,一般先泛读一遍,再精读一遍。对于经典作品,他还会反复咀嚼品味。“有时在实践过程中,我会发现自己对书的理解有误,就会把书翻出来再读一遍。”在他看来,读一本书是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打牢履职基础
2020年10月30日,上海市政协发布委员读书活动倡议书,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活动,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努力建设“书香政协”。
孙立行说,开展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可以让委员把握政策方向,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不人云亦云,敢于表态、勇于担当,提升履职能力和建言水平。“勤思深悟读好书、学用相长善读书。读书只有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提升读书价值,把读书收获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成效。”
根据委员读书活动倡议书,本市各区政协纷纷按照“自愿和组织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线上与线下相协同”的原则,开展各类读书、荐书、讲书、评书等活动。比如,黄浦区政协联合“思南读书会”,设立“黄浦政协委员思南读书之家”,将其打造成阅读和交流的常态化平台,经常性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孙立行表示,通过设立读书小组、读书会、读书俱乐部等形式,开展委员读书活动,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二是互相启发、思想升华,通过分享作者观点、畅谈阅读体会,有助于打开委员的思维方式,提升委员的认识境界,通过读书交流积累的知识,可以成为委员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为日后履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管卓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