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海波随笔 | 再逛鬼市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9-14 11:12 字号
好多年没逛景德镇周一著名的鬼市,这次去起了个大早,兴冲冲赶往曙光路上的陶瓷古玩城——鬼市的所在地。
虽然朝阳初升,但商贩和玩家们的盛会早就开始了,市场里人潮涌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满地的瓷器、瓷片琳琅满目,不断的有人赶来,或围在一起,或悄悄私语,或独自默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鬼市的花头精浓、门道深,早年不乏有些捡漏的机会,当然如今也还是有的,但需要仰赖玩家的绝对专业和火眼金睛。不少人在鬼市上交足了学费,三十年前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不过既然是鬼市,自然不是保真的拍卖行,话说回来,就算拍卖行还不一定保真,在真真假假间穿梭,这恰恰就是逛鬼市、玩古玩文玩的一种乐趣所在吧。
实际上,如今的鬼市已经不那么“鬼”了,虽然也是从凌晨时分、天还乌压压黑就开始,但早不如它诞生之初那么神秘且“有规矩”。在老早的鬼市,还有“只许拿灯笼照东西,不许照人脸”那类不成文的约定。毕竟,鬼市起源于偷偷摸摸的买卖,比如家道中落的富贵子弟,比如盗墓倒斗之徒,大家或是要面子,或是无法在光天化日之下正大光明的销货,于是便借着黑灯瞎火聚集于一处,趁着天色未亮给自己的货物觅个好买家。
而现在,哪怕到了日头升起,鬼市一样可以门庭若市。外行人或旅行者把这里当做看热闹的、网红打卡的好玩之处,玩家藏家们在这里练练眼、了解了解兴旺仿古业的前沿发展,就连艺术家们也常有去的,不管新旧真假,觉得价格公道,全凭心意淘些自己喜爱的小玩意。
这次我还看见不少读了考古专业出来创业的学生、拿着手机正做着直播代购生意的年轻人。“赌匣钵”的新玩法也值得一看,一些封闭的匣钵里装了什么宝贝?只有愿赌服输的人们才能体会个中滋味。这让我想起东京筑地市场里的金枪鱼拍卖,说不准还真能打造出一个集合交易与著名景点的项目呢。总之,随着规模和知名度的增长,出入鬼市的人群和交易形式都越发多样起来了。
除此之外,比起以前,如今鬼市的货品也更加的五花八门。不光有“大明成化年制”,也有“上班不如种田”,不光有六七十年代的厂货、七八十年代的出口瓷,也有一些当代名家的贴花瓷盘,古今相参、各色各样,要是一摊一摊仔细逛、耐心聊,还真能发现不少物廉价美的心头好。不过鬼市的摊贩比起店铺的流动性大了不少,有时回头再去寻,竟也找不到先前想下手的那家了,这大概也是鬼市的神出“鬼”没之处吧。
虽然,鬼市早已脱离了最原始的个性,但如今人们依然用“鬼市”这一称呼,想来这既是习惯,也是一种怀旧。如今的鬼市,是鬼话鬼货连篇之处,还是鬼迷心窍的投机之处,亦或是鬼使神差捡漏的福地,还需要前往者的自我判断。其实,在文玩与艺术品的世界里,不论环境如何“鬼”、是否“鬼”,专业和眼力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入场券和足以全身而退的离场票。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