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讲述丨尚长荣:几十年的追梦终于定格在了银幕上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0-15 12:31 字号
电影艺术从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就与戏曲如影随形。为向那些传承创新戏曲电影、续写“戏曲与电影之缘”的艺术家致敬,今年第十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8年度表彰大会特授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传承国粹,精湛银幕”特别荣誉。尚长荣感言:“在戏曲界我是超龄服役的老兵,但在中国电影艺术界我还算一个新秀新兵,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期盼,期盼我从事的戏曲事业插上先进的电影翅膀,将会腾飞于五洲四洋。”
京剧电影《贞观盛事》首映礼现场
近日,由滕俊杰执导,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关栋天、夏慧华、朱世慧、陈少云等主演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贞观盛事》在上海影城举行全国首映仪式。尚长荣也是感慨万千。
在戏台上磨砺70多年、已功成名就的尚长荣为何愿意跨入电影界成为一位新兵呢?一起来听听他参演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贞观盛事》的心得感悟。
73岁时拍摄《霸王别姬》,是一种荣幸
癸巳盛夏是一个多年不遇的高温天。我与剧组同仁在沪郊车墩影视基地奋战近一个月,终于完成了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的拍摄。自“拍大戏工程”创建,回顾《霸王别姬》一剧从剧本整理、建组排练、京沪巡演到进棚拍摄,一路得到众多领导、同行、朋友以及戏迷的关心和支持。
京剧传统剧目中以项羽为主角的戏并不多,但其形象却极为鲜明。这一点,不能不归功于《霸王别姬》一剧的影响,以及众多前辈名家的艺术积累。尤其作为净行演员而言,因其唱念做打齐全,对于演员要求甚高,所以无论架子、铜锤还是武花脸,这个戏都要学要演。此次拍摄的剧本,通过编剧团队的整理,相对于以往以虞姬为中心的老本子,项羽这个人物更为丰满和立体,对我的表演也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往一般对项羽的形象阐释,多停留在其轻信谗言、刚愎自用上。其失败原因,也往往被归结为有勇无谋、一味呈匹夫之勇。然而仔细考察,无论史实还是后人的看法,都并非如此简单。《史记》中项羽列入《本纪》,给予其帝王待遇,可见在太史公眼里,项羽终究不失为英雄。
戏曲舞台上,项羽的性格形象也不单一。这一点从其脸谱的设计上就能看出来。项羽的脸谱经历代艺人精心磨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谱式,称为“无双谱”。其核心在于以寿为眉,而目中含悲。这种集对立于一体的表现方法,恰恰显示了对这一形象阐释的复杂意味。
那年拍摄期间,我有幸在剧组度过了自己73岁的生日。同行们有心,蛋糕蜡烛生日歌,好不热闹。但这时刻也在提醒着我,73岁了,年龄不饶人。然而,在有限的精力和体力支撑下,还能够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通过新技术和新媒介将这出戏完整地记录和保存,是一种荣幸。而能尽绵薄之力,通过拍摄,将此剧传授给后辈,也是我作为一个京剧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京剧电影《霸王别姬》海报
2014年5月底,《霸王别姬》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了隆重的全球首映礼;2015年初,又幸运地斩获了由国际3D先进影像协会颁发的“金卢米埃尔”奖。当然,我们在收获经验和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和遗憾,对于此后的拍摄来说亦可谓是无比宝贵的财富。在“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的指导下,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传统剧目通过银幕与大家见面。
情系魏征 · 三十七载梦圆
说起对魏征的“情感”,恐怕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了……
那是1981年的时候,看了李民生先生写的话剧《唐太宗与魏征》。戏中的魏玄成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是初唐杰出的辅弼重臣,他直言、敢谏、刚劲、执拗,对于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开启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无论是历史定位还是舞台形象,这个人物都特别立体、丰满、有层次。后来,我陆续拜读了“魏大人”的《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理狱听讼疏》等文论,他的思想、他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实在令我着迷、钦佩!
看过话剧后,我对魏征就一直“念念不忘”,总希望有机会能将这个形象搬上舞台。这期间,好友史美强曾写过《魏征三谏》的剧本,不少朋友也都帮忙出过主意,但因为种种原因,饰演魏征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
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海报
后来,我带着《曹操与杨修》的剧本叩响了上海京剧院的门环。机缘促使,1991年时,我正式加盟上京,来到了上海。一晃六七年过去,舞台上新编戏、传统戏演过不少,但冥冥中,“魏大人”的情结却从未淡忘,我与他之间似乎总有一根无形的线,一股神奇的魔力吸引着我慢慢走近……
1998年,为了迎接国庆50周年的到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领导们的支持和团队的助力之下,我在心里追寻了18年的魏征梦终于实现了!如今看来,当时的契机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贞观之治、明君良臣、敢谏纳谏、群星璀璨,这既是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宏景,不也正是当下时代的声音吗?
舞台上,既有直言敢谏的魏征,也有贤明睿智的太宗、正直善良的皇后、刚正不阿的郑仁基、功勋卓著但享乐奢靡的国舅等主要角色,谨慎持重的裴夫人、忠心耿耿的唐公公、年轻貌美的郑月娟、苦熬深宫数十载的苌娥以及痴心一片等待爱人归来的卖炭哥这些“小人物”也都是这“大唐盛事”不可或缺的“戏眼”及亮点。而舞台下,剧组的主创班底亦是干将如云、群星璀璨——编剧戴英禄、梁波,文学编辑王涌石,导演陈薪伊,主演关栋天、夏慧华、陈少云、孙正阳、萧润年、王小砖、赵群,音乐设计高一鸣、尤继舜,服装设计翁丽君,等等。正是有了这台上台下同心协力的集体智慧,方才打造出这样一部于恢弘中见剖白,于碰撞中见和谐,于浓墨重彩中见淡雅的作品。
2017年得知《贞观盛事》被列为中宣部京剧电影工程第二批拍摄剧目时,我很兴奋,也特别荣幸。作为第二批十部作品中唯一的一部新编戏,这份拍摄计划既是对它十九年舞台成绩以及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肯定,也是对我三十七年来看魏征、学魏征、演魏征的认可。
经过大半年的前期筹备,这部电影终于在2018年6月26日正式开拍。与导演滕俊杰经过了《霸王别姬》和《曹操与杨修》的两度磨合,我们之间已然非常熟悉,在艺术观和拍摄细节上早已有许多心照不宣的默契。栋天、少云、慧华和润年都是舞台版的原班人马,能够在银幕上集结也非常不易。唯一的遗憾,是孙正阳老师因为年龄原因无法饰演长孙无忌一角。经过多方考量,剧组邀请到了湖北的京剧名家朱世慧“空降”助阵,“国舅大人”戏份虽不多,却定位准确、处处惊喜,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人物的塑造。
京剧电影《贞观盛事》剧照
戏曲贵在写意,电影重在写实,戏曲电影中写意与写实的结合一直是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为什么它们之间无法找到一个对立且统一的契合点呢?经过多部电影的拍摄,这些年,我们似乎已渐渐找到了方向、方法和窍门了。
舞台是完整、封闭的空间,能呈现但不能强化、突出细节,而电影镜头在体现表演和调度的同时恰恰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同时还能从细节处进一步深化人物的内心情感。
正如这出戏,“大唐盛世”的景象囿于空间限制,舞台上多有不足和遗憾,而且,太多的布景在有限的舞台也定会显得拥挤和喧宾夺主。但通过电影团队的配合,画面、场景不但可以比舞台更辉煌、更富诗意,全面展现那个时代的色彩与特质的同时,也能为3D技术的运用提供更为丰富的画面素材,为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提供更多助力,对四功五法的展示也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可能性。
三十七年的追梦终于定格在了银幕上,有幸参演、有幸塑造,这是我个人的幸运,也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幸运。三十七年的追梦不是终点,作为京剧人,我们必将再接再厉,通过精彩的镜头、扎实的演技、先进的影像技术继续讲述中国古代、现代的优秀故事,继续创作出更多好听、好看、动人的优质作品,这是我们京剧人的企盼,也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