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评论
  • 收藏
海波随笔|“涪陵榨菜”与“两岸文化”
陈海波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8-19 08:41 字号
最近,一位台湾“名嘴”在节目中“大陆人吃不起涪陵榨菜”的言论引发社会舆论哗然。8月15日,央视新闻官微亦出面报道,予以“吐槽”。不过,这位“名嘴”反倒是得意洋洋,在其个人网站上直言,他的发言视频已经成为大陆大热门,更恬不知耻为自己取名为“榨菜哥”。想来,他不了解大陆应是假,睁眼说瞎话、博眼球热度才是真。
类似的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前两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笑话也曾闹得沸沸扬扬。为什么此般荒谬也能说得振振有词?我想,“有心人”还是利用了两岸间文化的差异性。
有位学者曾言,“两岸最大的合作基础在于文化,两岸交流最艰难的障碍也在于文化。”确实如此。虽然我们一直在说中华文明五千年,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但不得不承认,因种种原因,两岸民众确实有相互缺乏了解的部分,有误解、有隔阂、有差异。面对两岸的差异性和共性问题,我们需要直面看待,更需要公正客观的传播。
这些年来,两岸文化界人士为促进彼此的交流、理解、合作曾做出许多努力,身在其中,更知不易,因此也愈发珍惜两岸之间不断破冰缓和的关系,不断加强加大的合作。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2009年,那一年10月,已经将近60年互不来往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台湾合办了“雍正大展”,一共展出246件文物,其中北京故宫提供了37件展品支持。
当时,北京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在作品运出时说过这样一番话,叫人尤为感动,他说:“今天,我们两岸故宫人一起装箱启运,是赶赴一场久违的约会,是实现一次久别的重逢,是偿还一个久欠的拥抱。我想,这些文物如果有灵性,也会按捺不住最后的期待,焦急盼望着,与当时在养心殿,在紫禁城朝夕相处的文物伙伴们,再次汇聚一堂的时刻。”
为了这场展览,我特别去了一次台湾,更看到许多朋友专门从国外飞台。大家都很兴奋、很激动,赞言大饱眼福。可以说,这真是让人感到无比欣慰的盛事。来自两岸的文物携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饱满的雍正,来自两岸的博物馆向世界诠释了一种两岸文化合作力量的高度和强度。这场破冰大展,值得被历史所纪念。
两年之后,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再一次升温。2011年,由两岸分别保存的《富春山居图》在台湾台北故宫合璧展出。当时圈内很多朋友都感慨,是如此有幸得以见证这样的时刻。据台北故宫当时的统计,在两个月的真迹展示期内,台湾岛内外共74万人见证了这次合璧。
这着实是令人激动的时刻,毕竟这幅由元代名家黄公望创作的、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画作在创作后的600年中历经沧桑,整整361年身首分离,整整63年隔海相望。而在正式合璧之前的10年里,两岸许多人士为促成这桩美事也都已经努力铺垫许久。
从我们来说,这些年一直坚持举办“以慈化瓷——两岸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了雍正展和富春山居图的启发。几届“以慈化瓷”走下来,倍感鼓舞。两岸艺术家的积极参与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两岸间陶艺家们精彩的艺术呈现、交流与对话让我们看到了能够凝聚两岸文化资源、能够促进中华文化新时代复兴的希望。
我们的活动在大陆、台湾备受关注。2016年更受到星云大师之邀走进台湾高雄,尔后又在花莲文化局局长陈淑美女士的热情相邀下走进花莲,举办两岸陶艺交流论坛。她深情地表达,“文化是两岸最大的纽带,只有在过去良好交流的基础上,继续往前走,民众才能共享文化的繁荣。”
从8岁开始学美术、曾经在上海工作生活三十余年、当时已87岁高龄的台湾书法、篆刻艺术家杨英镖老先生那天也亲临现场参加交流,两岸一家亲的美好缘分,让在场许多人士有些泪目。
2017年、2018年,参与活动的艺术家人数不断增长,2018年更共有两岸150余位艺术家携作品参加“以慈化瓷”在上海的相聚,成为历届之最。而今,“2019以慈化瓷”正积极筹备中。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亦看到彼此身上许多的闪光点,譬如台湾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创新创造方面就十分值得大陆学习。2016年“以慈化瓷”活动走进台湾时,就特地去参观了莺歌。
台湾的莺歌和江西的景德镇都是以制瓷业而闻名,但从产业的发展、环境的营造上,如今这两处却截然不同。特别是参观莺歌陶瓷博物馆后,给我的启发很大。这是一个以发展莺歌陶瓷工艺为目标,提供当代陶艺创作展览、陶艺博物馆、陶艺教育教学等功能,打造了具有历史、文化认同感和兼具教育性、休闲性的文化空间,具有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的瓷都景德镇在区域引力打造上所缺乏的,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
中华文化的复兴,对于大陆和台湾发展的方方面面无疑都是有影响的,而中华文化的复兴也离不开大陆和台湾两方面的努力。然而可惜的是,目前台湾的一些“有心人”为了达到政治目的,长期的、刻意的去否认中华文化复兴对于两岸的重要性、对于台湾的重要性,甚至试图否认中华文化对于台湾的意义。这种片面的看法、带有扼杀性和毁灭性的引导,是对于历史的不尊重,对于文化的不尊重。
比起敏感的政治、经济,文化应当是两岸间敏感程度最低、共识最大,两岸民众最能接受的领域。有共同性、有互补性的两岸中华文化如果能够相互促进、加强交流,显然是有作用力的。如今,眼见两岸关系再入冬,内心万般唏嘘,对于那些叫嚣扰乱的跳梁小丑更甚感愤怒。
但我想,对于处在深水区的两岸关系而言,两岸文化交流仍应成为两岸开拓交往的先行者,保持交流、积极交流,仍十分必要。我想,我们需要文化为之后两岸和平发展补充能量,蓄力导航。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4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