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评论
  • 收藏
记开州区工商联界政协委员周景灿
开州政协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3-04-05 11:04 字号
回馈家乡 服务家乡 建设家乡
开州日报记者 谢国邦
今年3月,回到家乡的周景灿依然很忙碌。他谋划着企业发展,还操心着九龙山镇商会的运行等诸多事宜。少小离家老大回,周景灿虽已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但他仍不肯歇息,一心想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身为区工商联界政协委员的周景灿,不但在开州拥有一家医疗企业,在广东省东莞市和越南胡志明市也拥有制鞋厂,同时还担任九龙山镇商会会长。近年来,他主动把资金和资源带回家乡,助推家乡工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乡亲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少年有志 志在四方
1969年,周景灿出生在九龙山镇,父亲在镇上供销社工作,家庭还算殷实。衣食无忧的他,从小就立志要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干出一番事业。高中毕业后,周景灿从事运输行业,当了一名货车司机,每月有四五百元的收入,在上世纪80年代末,这笔收入羡煞旁人。
周景灿并不甘心这辈子只当一名货车司机,他看到当时家乡落后的面貌,心里很不是滋味。作为年轻人,不能只顾自己吃饱喝足,他要到外面去闯一闯,带动家乡人致富。
那时的九龙山镇,勇于外出务工的人还不多,周景灿怀揣梦想,踏上了逐梦之旅。
初到广东省,周景灿在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当一名普工。面对重复单一的工作,年富力强的他也能展现闪光点。别人不愿干的事他来干,别人不愿出的力他来出。久而久之,他得到了厂里领导的赏识,很快他的名字出现在管理层中。入夏的广东,时常见风就是雨。某天休息时,暴雨突然而至,眼看厂门外的一箱箱货品即将被雨水淋坏,周景灿立即冲出去,将货物抢救回厂房内。这一幕正好被工厂领导看到。几天之后,周景灿被提拔为组长。
头脑聪慧的周景灿走上管理岗位,一如既往地敬业好学,得到了工厂领导的重用。三年时间,从一名流水线上的普工,成为副厂长。
1994年,周景灿已成长为部门经理,当时年薪达到15万元。羽翼渐丰的他并不固步自封,依旧主动学习新的行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并先后到美国、日本等地学习。
创业已做出成绩的周景灿,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多次把家乡年轻人带到广东务工,让一个个家庭有了可观的经济来源。
创办实业 回馈家乡
1999年,有了知识与资金的积累,周景灿开始创业。他首先回到开州,创办了一家体育用品公司,随后又在开州和东莞等地创办了制鞋厂和重庆景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并接连取得成功。事业上风生水起的他积极投身家乡的建设发展,为贫困学子捐资助学,有不少孩子在他的资助下完成学业,改变了命运。
“想读书而读不起的人,都是我的资助对象。”周景灿说,一直以来,他都鼓励年轻人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建设家乡。三汇口乡的一名学生在周景灿的资助下顺利考上高中,后来周景灿仍以每月800元的标准对该生进行资助;还有一名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生活费,都是由周景灿资助的,该生现就读于重庆理工大学,周景灿仍每月资助1500元的生活费。近10年来,周景灿先后资助了10多名学生。
去年年初,九龙山镇商会换届,周景灿成为新一届商会会长。他带领九龙山镇商会会员,大行善义之举。周景灿组织九龙山镇商会会员在各个节日,看望慰问了九龙山镇的妇女儿童、退伍军人、老党员和敬老院老人,举办了多场文艺演出和文体活动,让地方党委、政府与在外人员的沟通更加紧密。
以商招商 迸发活力
“三里三江是我的家乡,我深爱着这里,我要努力宣传、推介我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周景灿都不忘向外界宣传、推介开州这片投资热土。今年开州区两会刚刚结束,周景灿就激动地把开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向外展示,把今年的奋斗目标传递给身边的朋友。
周景灿身边不少朋友在广东办厂,这些人都是他的重点宣传对象。他主动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开州在用工、交通和要素配置等方面的优势。
“预计今年有3家企业入驻浦里新区。”周景灿兴奋地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企业家陆续来开州考察投资。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黎凡
转载请注明来源
  • 3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