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勿忘“八一三”!回望85年前这场持续110天的上海大会战
苏智良/“档案春秋”微信公号  
2022-08-13 15:02 字号
今年是“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85周年。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八一三”淞沪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的第一次大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战场,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淞沪战役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作战情况之复杂、战斗之悲壮惨烈,在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十分罕见。这场持续了110天的战役,从战略角度看,基本实现了中国的“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的战略意图,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阴谋。
正如著名军事评论家卡尔逊在考察了这场战役后所说:淞沪战役足以证明两点,“一,中国已下决心为她的独立而战,而且中国军队确有作战的能力;二,日本的军队在日俄战争中,被世人视为可怕的军队,经中国一打,降到了第三等的地位。”这是较为客观的评价。
“八一三”淞沪战役(姚尔畅 绘)
战云密布
这场百万大军的决战,它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日军在《昭和十二年度(1937)对华作战计划》中指出:“在扬子江下游地区作战时,以约三个师团在扬子江下游的白茆口登陆,另以两个师团为基干的一个军在杭州湾的乍浦附近登陆,同向南京进攻,占领上海、南京、杭州的三角地带。”为此,日军在上海构筑工事,囤积军需,扩大海军陆战队规模,频繁演习,积极准备战争。
“七七”事变后,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准备在三个月内逼迫中国政府投降。日本海军认为:“当前的重点在于迅速确保上海。这样可以取得防止各国的干涉,破坏经济中枢,实施大规模的对要地的空袭,打击中国方面的士气的效果。”所以在7月底平津沦陷,而中国政府没有屈服时,一向倡导从南方侵略中国的日本海军就积极图谋在上海开辟战场。
1937年,停泊于黄浦江上的日本第三舰队旗舰“出云”号
7月初,日本海军第三舰队赶赴上海。28日,汉口的陆战队士兵到达上海,当晚,东京命令第三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保护”日本在华中、华南的权益。8月8日,172辆日本军车抵沪。8月9日,日军制造了虹桥机场事件,日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与一等兵斋藤要藏驾车直冲虹桥机场,被守卫机场的中国保安队开枪击毙。事件发生后,日本加快战争的步伐,陆战队进入了既设阵地。8月12日,日本内阁决定增派上海派遣军来沪。
虹桥机场事件中,中日双方进行交涉
1935年,国民政府在人民抗日救亡的强烈呼声下,着手整理东南海防。开始在吴县至福山、无锡与江阴间修筑防御线,在上海市郊营造堡垒、掩体。1936年,张治中在南京陆军军官学校设立“高级教官室”,对京沪地区的兵力部署等事项进行研究。之后该室扩建为“军校野营办事处”,曾组织对上海日军据点的侦察活动,还举行过一场秘密对抗演习。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曾有意在华北应战,但举棋不定,直到8月初,上海形势日益紧张,日军全面进攻迫在眉睫,国民党才被迫应战。当时驻扎京沪沿线的88、87师等均为国民党精锐部队,一旦开战,就能迅速投入使用。京沪杭地区交通发达,积存了不少战略物资,中国军队在此应战,能得到当地充足的人力、物力的支援,进可阻敌登陆,退可锁扼长江、沿海抵挡,进行长期抗战。而且,在国民政府看来,华北决战对英美的影响远不如淞沪之战。1937年英国在华投资共12.5亿元,其中的9亿元在上海,占72%;1932年初,美国在华资产的64.9%也在上海。蒋介石期望在上海与日军交战后,英美在华的绝大部分利益直接处于日军的炮火之下,逼迫英美或居间调停,或武力干涉。
抗战时期,上海某处难民收容所
国民政府决定在京沪一带抗击日军,并作了一些战前准备。8月7日,国民政府召开国防会议,决定“抗战到底”,命令87、88师在苏州、无锡一带集结。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张治中率领这两个师向淞沪挺进,海军将江阴以下长江中的航标全部破除,并在江阴江面筑成阻塞线。13日晨,张治中下达了对虹口一带的警戒令。同时,中国空军主力也南下作战。
血沃吴淞
8月13日上午九时十五分,一支日军便衣队蹿入横浜路上海保安队防地,与保安队发生交火。下午四时,日军向八字桥等地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八一三”战役正式打响。
8月13日至22日,为中国军队进攻阶段。当时,中国军队已编成第9集团军,总兵力40,000以上。日本在沪兵力总计14,000人,配有坦克和大炮,以及31艘军舰和几十架飞机。中国在人数和准备方面占有优势,处于主动和有利的位置。
战火燃烧的上海
13日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第9集团军明天拂晓开始攻击虹口之敌。”从8月14起,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全面攻击,逐渐缩小包围圈,但是对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攻击,因缺乏重武器而未能奏效。18日,由新赶到的36师居中进攻汇山码头,以分割虹口和杨树浦之敌而歼灭之。但日军凭坚固工事死守,此计划又未实现。
奔赴阵地的中国军队
8月15日,日军以第3、11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8月22日深夜到达吴淞口,在飞机、舰炮的掩护下,从吴淞口到张华浜一带大举登陆,至此战役进入第二阶段,战斗重心由闸北、虹口移至月浦、罗店、吴淞、宝山一带,战线也从开始时的10公里延长至50公里左右。双方展开了登陆与反登陆的激烈战斗。
这时,长江南岸守备部队编为第15集团军,由陈诚指挥,反击在吴淞登陆的日本上海派遣军。中国军队第18军与日第11师团在罗店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双方相持于月浦、罗店、蕰藻浜一线。日军统帅部不断增派援军,9月6日,宝山落入敌手。时中国空军因损失较重而停止白天飞行,日军完全控制了制空权。11日,中国军队退守浏河、蕰藻浜、庙行、江湾至北站一线,战役进入第三阶段。
淞沪战役中国军队的主要指挥官冯玉祥(右)和张治中
其时日军重点指向罗店南方,守军伤亡惨重,23日曹王庙阵地被敌突破,25日中国军队撤至浏河、曹王庙、顾家镇、江家宅一线。至9月下旬,中国参战部队有35个师,总计40万人。日本陆军为19万人,加上海军,总兵力超过20万人,还有300门大炮,50余艘军舰、200辆坦克和300架飞机助攻。
进入10月后,中国军队退守蕰藻浜南岸即陈家行、广福、施相公庙、浏河一线,如果此时撤退,防守苏州河沿岸和吴福线,就可节节抵抗,且能避免过多伤亡。最高统帅部却认为九国公约会议召开在即,要求再坚持两个星期。
增援的中国军队抵达上海
10月18日,统帅部又下达全线反攻令。21日全线反击开始,当夜小有进展,但第二天日军在海空炮火支援下反扑,双方相持到23日,十个团的攻击军几乎全部覆没,日军于25日攻陷大场。次日中国军队退守苏州河右岸江桥至南翔一线,仅留88师一部在闸北四行仓库孤军奋战至30日,始撤入公共租界。在这一阶段中,中国军队以阵地战的形式苦守四十余天,吸引了六个师团日军,并为战略转移争取了时间,但由于战术呆板,主力损失过重,已难以为继,从此战役进入第四阶段。
战火中的四行仓库
有谢晋元亲笔题字的《八百孤军抗日记》(上海市档案馆藏)
11月5日拂晓,日第10军从金山卫、全公亭登陆,直驱松江。7日,日军统帅部将第10军和上海派遣军编组为华中方面军,企图东西夹攻,聚歼中国军队。此时,或撤或守,中国统帅部仍举棋不定,直到8日才下达第三期作战计划。9日,日军攻陷松江,蒋介石才允许命令部队撤退,这时中国军队上下失去联络,各部抢先撤后,陷入极度紊乱状态。
11月11日,南市失守,至此,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全部沦陷。同一天,青浦、白鹤巷一线阵地也被放弃。14日,日军第16师团在白茆口登陆,淞沪日军总数达30万人。时中国各部队军无斗志,伺机后逃。19日,吴福线也告不守。18日,敌军攻陷嘉兴、平望。20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12月1日,江阴也落入敌手。淞沪战役逐告结束。
淞沪战役经过要图
战略意义
“八一三”淞沪战役,从战略的角度看,日本方面并未获得全胜,中国方面也没全败。淞沪战役基本实现了中国的“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敌人”的战略意图,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阴谋。
在8、9月的战役中,中国方面调集大军,顽强杀敌,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但是,最高统帅部抱有投机心理,一味死守上海,没有按预定计划逐次后撤,致使作战被动,遭受了本可避免的重大损失。尽管如此,淞沪战役仍基本实现了争取时间、消耗敌人的战略目的。
正在投掷手榴弹的中国军人
“八一三”淞沪战役迫使日本逼迫中国迅速屈服的战略没有成功。日本攻击淞沪的政治企图在于:占领上海,兵临南京,以逼迫中国政府订立城下之盟。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使日军在淞沪战线迟迟没有进展,日本内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于10月1日策定和谈诱降与军事进攻并行的国策。中国政府内虽有人怀有二心,但在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包括国民党爱国将领的反对投降、抗日到底主张的压力下,也没有与日本妥协。
淞沪战役使得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一开始便遭受挫折。战役初期,日军企图以有限的兵力消灭中国军队,认为最多三个星期即可解决沪战。但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使得日军的攻势毫无进展,日军不得不修改战略。9月4日,日本军方认为10月可以结束淞沪战局。但中国军民的努力再一次使日军的梦想破灭。以后虽然相继在金山卫和白茆口登陆成功,但没有完成对中国军队的包围聚歼,其“速决”战略因而再次落空。
淞沪战役客观上改变了日军进攻中国的路线。日军侵华本以华北为主线,由北而南取大包围的态势,这显然对中国是极不利的。淞沪战兴,中国集中兵力与日本海军作战,迫使日军统帅部向上海增加兵力。8月21日,华北日军为9个师团,淞沪日军则只有2个师团。9月5日,日军统帅部决定“把主作战转移到上海方面”,上海日军达到9个整师团,而华北降为7个师团。从此,日军的重心从华北移到“华中”。
在阵地严阵以待的中国军人
淞沪战役客观上使日军被迫从海岸线向内陆推进。这样,中国政府和军队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被大包围的局面;而日军在沿长江西进时,势必分散兵力,减弱进攻速度,中国军队伺机组织了台儿庄战役;日军重兵用于淞沪,也减轻了华北、山西战场的压力,客观上为八路军迅速展开于敌后,建立各个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周恩来曾指出:日寇侵华“中心的一环,仍在压迫我军迅速退过黄河,拿着华北,好做文章。上海原是其牵制方面,次作战线,谁知沪战中的损失出乎敌人意料之外。”
淞沪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在该役中,我国军民共打死打伤日军6万多人。击毁击伤敌机200多架(包括南京、杭州等地击落数),炸沉炸伤敌舰10余艘,击毁坦克、装甲车数十辆,取得了不少的战果。9月10日,到上海视察的日军军官报告:中国军队的“抵抗实在顽强,无论是被炮击还是被包围绝不后退”,“中国居民对敌人有极其强烈的敌忾心”,日军“陷于严重的苦战中”。在中国军民的打击下,日军遭受了自1904年日俄战争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损失,该战役也成为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反侵略战争中用兵最多、规模较大、成绩较著的一次战役。
在坦克掩护下进攻的日军
深远影响
“八一三”淞沪战役,中国方面丧师失地,但也是有所得的。
淞沪战役期间,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行。从1937年2月开始,中共代表与国民党就国共重新合作多次进行谈判,由于国民党坚持“先安内后攘外”,进展不大。“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进程大大加快。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6日,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由于淞沪战役的紧迫,加上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批评、推动和督促,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10月2日,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
1937年8月,周恩来(右二)、朱德(右一)、叶剑英(左二)为国共合作在南京谈判期间与国民党人士合影
淞沪战役的展开,对国共第二次合作起了一种微妙的推动作用,正如周恩来所说的:“要不是‘八一三’打响了,就不会允许我们建立八路军总指挥部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的组织……但是到上海打响了,他(蒋介石)从庐山跑过来,觉得这是全面战争了,才发表了八路军的番号,要我们的军队去打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宣告了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彻底失败,从此中国民族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37年,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主席团拟定的统一救国团体办法(上海市档案馆藏
淞沪战役开始后,国民政府对淞沪战局盲目乐观,除了各地部分兵工厂内迁川湘外,并没有积极进行工矿企业、机关单位的内迁工作。直到战局有变,国民政府才有所行动。在上海各界人士的呼吁下,8月12日,国民党组织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 22日起,上海民营工厂开始内迁,到沦陷前共迁出民营厂148家,工人2100多名,机器物资1240吨。内迁厂中,机器业厂家约占上海内迁厂的一半,它们成为后方民族工业的主力军。上海迁往陕西的利用五金厂则对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发展和根据地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上海军民在淞沪奋战三个月,赢得了时间,才争取了这次有组织的战略大转移,它对争取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抗战爆发后,利用五金厂经理沈鸿将工厂从上海迁至延安,促进了边区工业的发展。图为沈鸿从上海带到延安的铣床
淞沪战役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和勇气。战前,外人对于中国是否有力量抵抗日本的入侵颇有疑虑,淞沪一战使国际舆论大为改观,伦敦《泰晤士报》10月28日社论指出:“中外人士认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而他们竟防守至十周之久,这就将使中国各地发生极大的精神影响。本报对这次在上海作战中国军队的英勇智谋,表示最大敬意。”世界各国人民和友好人士,通过淞沪抗战,看到了中国的抗战形势,了解了中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武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中得出这场正义战争必然胜利的结论,因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援。
上海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在淞沪战役期间转运伤员和难民
淞沪战役极大鼓舞了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信心和勇气,体现了全国上下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在淞沪战役中,中国军民所表现出来的为民族生存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精神为世人传颂,与阵地共存亡的宝山守军姚子青营、坚守闸北最后阵地的四行孤军、宁死不受侮的阎海文、沈崇海烈士等等,成为当时青少年的楷模,许多青年从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奔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前线。
上海市民隔苏州河关注四行仓库的战况(上海市档案馆藏)
上海市民捐给四行孤军的物资(上海市档案馆藏)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文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等。)
(原题为《勿忘“八一三”!以空间换时间,将侵略者拖入泥淖:回望85年前这场持续110天的“上海大会战”》)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