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手记(二)
“浦东政协”微信公号  
2022-01-13 15:20 字号
区政协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委员们有感于热烈的会议气氛,留下了一篇篇饱含激情的心得手记。现摘录有代表性的篇章如下,以飨读者。
农业界别 朱红惠
我是农业界别委员朱红惠,作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参加本次大会,倍感自豪和荣幸!在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新征程的热土上,我将紧紧围绕中央、市委和区委对浦东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新精神,主动融入大局,自觉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
今天有幸参加了“着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加快城乡均衡协调发展”的专题会议,聆听了许多长期关心关注浦东“三农”工作的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政协委员,有很多感触,也有很多共鸣。过去五年,浦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也感受得到”的积极成效,我所工作的宣桥镇作为南部地区的纯农镇,也在乡村振兴的改革春风中受益匪浅,进入了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获得了上海市蔬菜生产保护镇、上海市绿色田园先行片区等重要发展机遇,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党建引领下的村企合作共建模式,打造“蔬香腰路·清美田园”乡村示范样板。
未来五年,浦东的农村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建议做强产业仍是关键,通过高科技赋能,做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功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现代化水平;做靓环境还是基础,只有好的“底子”,老百姓“赏心悦目”了,商机自然而然就来了;提供服务促增收,加强产业带动,推动“农旅文”融合,让集体经济和农民都能在乡村振兴中获得实实在在收益。我也将进一步发挥在基层工作的优势,更多关注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情况,更多关注一线老百姓的心声和感受度,加强对“三农”工作的调查研究,总结好基层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反映好农村发展中的困难问题,为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贡献智慧和力量。
科学技术界别 曹跃琼
我是来自吉凯基因的曹跃琼,浦东新区第七届政协委员,科学技术界别。十九年来,一直从事转化医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必须被打造成第一动力。药靶发现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处于从0到1的上游创新位置,决定特定疾病是否有对症药物可治。过去的十数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蓬勃发展,今天已经到了从跟随创新升级到源头创新,从数量创新升级到质量创新,从分子开发驱动创新升级到临床价值驱动创新的阶段,而这些创新升级,都离不开创新药物靶标发现。
全世界每年有数十个全新靶点药物被开发出来,几乎都来自欧美。到目前为止,开发创新靶点药物,对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来说,还处于等待突破的阶段。创新靶点的缺失,导致生物医药行业中两个严重的资源错配结果:一是数以万计的生物医药公司围绕少数海外已经成熟的靶点开发药物,造成大量药物在消耗巨额研发费用开发之后,能兑现市场价值的只有少数;另一方面是我国高发、欧美低发疾病的患者,形成的大量治疗需求,因为缺乏对症靶点,而没有足够药物被开发,得不到有效满足。
创新靶点的发现,之所以难以突破,是因为成功发现一个靶点,需要产学研医政各界,突破各自长期固有思维,系统协同,才有机会突破。浦东定位为生物医药的策源地,在源头创新方面具有独到优势。浦东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生物医药产业在2021年产值已经达到2500亿元,这个产值未来还将继续提升;也看到“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在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特建议,在新的五年,继续利用大设施、大科学计划,在浦东新区建设创新药物靶标发现平台,由具有广泛号召力的系统科学家,在科学界、医学界和工业界,统筹协调已有前期扎实研究基础的团队,共同打造“中国人的病,中国人治”的创新源头。
文化艺术界别 胡旻珏
我来自媒体,是对接浦东条线的记者,也是这一届的新委员。这两天,听了姬兆亮主席的政协工作报告和杭迎伟区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触特别深。报告中也许仅仅一句话,但作为深入浦东报道的记者,这些文字、数据就会活起来、跳起来,娓娓道来浦东各种创新、突破背后的故事。
尤其是报告中提到,围绕疫情防控,浦东“做好14个封闭管理社区服务保障”,不过寥寥十几字,其实是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等等,各行各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从报道政协会议,到作为政协委员参会,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高标准与严要求。上午的专题会议,我参加的是第五组《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浦东新区软实力》专题会议,结合引领区建设,浦东要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委员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作为媒体记者,我们期待浦东引领区更要有讲故事的本事和能力。浦东的担当和定位,还决定了它不是简单地讲好普通的故事。当年,浦东开发开放时的口号是“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挂在管委会食堂里的那副标语,写的是“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可见,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关乎上海,更关乎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跳出浦东看浦东,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思考,才能够真正理解浦东对上海、对全国、乃至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意义。浦东的软实力,同样要有这样的格局和眼光,要有站在更高层面讲故事的魄力与勇气。
我在发言中,提到了这样一个观点——提及德国的海德堡,很多人未必去过,但大多听过歌德的一首诗“我把心留在了海德堡”。我想这是一座城市最强的软实力,宜业、宜居、宜学、宜游,还要怡心,既是身之向往处,还是心之安放处。那么浦东,是不是也能借助文学效应、社会效应,让那些选择浦东、留在浦东的人和企业,讲讲自己和浦东的故事,大声喊一句“我把心留在了浦东”,在全国扩大浦东的影响力,让“在浦东的人引以为豪、来过浦东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浦东的人充满向往”。
这场专题会上,委员们还从各自领域,给出了许多帮助浦东提升软实力的好思路,比如加强艺术人才的培育,营造“人人都是软实力”的氛围等等,这些观点也在交流中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今年是浦东引领区建设的关键一年,一系列“小目标”已经定下,也让我们看到了浦东“高起点”背后的“紧迫感”,融入浦东发展,一起讲好引领区的浦东故事,才能不负“政协委员”的身份,不负这个时代的使命!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