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崇明区委书记李政:聚力打造“五新”生态产业
李政/“上海大调研”微信公号  
2021-12-09 08:57 字号
小研说几句——
大调研正在进行中。12月1日起,上海大调研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发布等推出《2021对话区委书记》系列调研访谈。小研将带您跟着区委书记一起去调研推进、现场办公。
今天的【书记手记】,小研请到的是崇明区委书记李政。
今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的成功举办,为崇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崇明区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新农业、海洋新智造、生态新文旅、活力新康养、绿色新科技等“五新”生态产业。如何加快推动“好生态”催生“新经济”?来看李政的【调研手记】→

聚力打造“五新”生态产业
加快世界级生态岛美丽蝶变

崇明区委书记 李政

当前,随着长江生态大保护、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轨交高铁上岛等一系列战略机遇叠加,崇明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尤其是今年成功举办了一届花博史上园区规模最大、展园数量最多、会展时间最长、国际参展最广、办展水平最高的花事盛会,为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
为此,区第二次党代会在谋划未来发展时,对标市委明确的“五型”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崇明生态优势,提出以现代新农业、海洋新智造、生态新文旅、活力新康养、绿色新科技为重点,大力发展“五新”生态产业,加快推动“好生态”催生“新经济”。
放大花博效应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区第二次党代会闭幕后不久,我到建设镇虹桥村开展“放大花博后续效应”调研。虹桥村与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主会场只有一路之隔,是名副其实的“花博第一村”。
近年来,乘着花博会的东风,虹桥村大力发展高品质生态民宿,全村民宿总量已达到120家,是全市民宿数量最多的行政村。其中,由37户村民抱团经营的“顾伯伯农家乐”,成功打造了“统一品牌、集体经营、专业服务、组团发展”的民宿合作社新模式,周末和节假日入住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好风景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因花博而兴的虹桥村民宿集群,只是当前崇明生态民宿产业“爆发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以今年国庆黄金周为例,全区共接待游客83.07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45家中高端宾馆和150家四星、五星高端民宿入住率达99.8%,全区住宿房间共2.3万间、近4.2万张床位,总体入住率达96.6%。
不少游客评价说“崇明民宿、诗意生活,把诗写进生活”,这充分证明我们近几年借花博机遇发展生态民宿的路子走对了!
我在调研中发现,当前的疫情背景下,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兴起,中小学生们到郊野公园研学,广大市民在节假日爱到乡村度假,很多老人在平常日结伴到民宿休闲,在田野里漫步、乡村里骑行、森林里呼吸、果园里采摘、民宿里休闲等成为旅游新时尚,而崇明经过筹办花博会,全区环境风貌美丽跃升,民宿规模翻倍扩张,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涌现了一大批环境美、服务好、品质优的网红民宿,但也存在着发展参差不齐、专业服务有待提高、品牌运营有待加强等问题,距离打造生态新文旅、活力新康养的要求有不小差距。
崇明民宿群俯瞰图
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动编制民宿高质量发展规划,目的就是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服务,凝聚发挥政府部门、民宿业主、行业协会多方合力,加强生态景观整体打造,抓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推动乡村民宿品质提升,强化民宿行业自我监管,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服务,大力推动民宿集群化发展、专业化服务、品牌化经营、差异化竞争,联动发展乡村旅游、运动休闲、亲子研学等旅游新业态,推动崇明民宿产业健康发展,打造成为美化乡村环境、活跃农村经济、带动村民致富的金字招牌。
抓好产学研用
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创岛

这次走访的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是我们今年投产的重大生态农业项目,作为目前国内单体规模领先的智能温室项目,平均每天可以为全市提供30-40吨高品质绿色果蔬,年亩产达到60万元以上,还有今年投产的正大崇明300万羽蛋鸡厂等项目,都是崇明近年来以高附加值农业兴区的成功实践。
目前,全区绿色食品认证面积比重已经达到92%以上,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并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的蔬果
到崇明工作以后,我围绕“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应该怎样发展?崇明如何发挥作用?未来依靠谁种田?”等问题,一直在深入思考研究,和同志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新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业,抓好农业科技引领,大力发展植物工厂,积极探索现代新农业发展之路。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一大批高科技农业项目建成投产,上海交通大学与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合作的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今年签约落户,近期我们正在与多家中外农业科技企业机构合作,通过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抓好产学研用联动,围绕种源研发、绿色种养、农业碳中和等重点,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巩固壮大高科技农业集群,大力发展种源农业、数字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科创岛”。
崇明东滩湿地
我们希望充分发挥崇明的生态优势,以生态定义崇明,用美丽造福人民,通过做大做强“五新”生态产业,不仅建设好“农业科创岛”,还要打造好“海洋科技岛”“健康长寿岛”“休闲旅游岛”“生态科创岛”,激发生态经济活力,加速美丽蝶变步伐。
坚持人民至上
建设人民城市生态实践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发展“五新”生态产业,加快建设生态美丽幸福、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崇明,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生态发展成果。
区第二次党代会闭幕的当天下午,我到城桥镇西门北村走访,启动开展走基层听意见、走企业听建议、走乡村听民声的“三走三听”大走访调研活动。服务群众首先要心中装着群众,走到群众中听取意见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李政在城桥镇西门北村走访,倾听群众声音
与群众直接交谈,面对面听取意见,有助于我了解群众急在哪里、难在何处、有何发愁、期盼什么,只有准确把握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服务需求,找准我们工作的短板不足,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我们既要抓好服务群众的大民生、大保障,也要努力在服务群众的细微处见品质、显温度。
比如,我们正在实施环岛长江大堤贯通工程,计划沿江依镇布点建设一批湿地公园、滨江公园,建设更多适合群众休憩、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全力打造“长江百里生态秀带”,努力建设成为长江大保护的新标杆。
再比如,近几年我在长兴岛在地央企走访调研时,大家对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我始终铭记在心。今年年初,长兴人民医院建成投入运营,彻底结束了长横地区没有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历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长兴分院(上海市崇明区长兴人民医院)
近期,我们正在组织开展长兴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谋划长兴完全中学、文体中心等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为企业营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
生态岛建设20年来,我们坚持把生态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生态成为崇明最具显示度的闪亮标志、最有竞争力的宝贵财富。
展望新征程,我们将坚持生态立岛不动摇,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持续厚植生态优势,积极构建“两翼齐飞、中部开花、长兴奋起、横沙竞美”的城乡新格局,高起点推进轨交高铁“一站一城”开发,大力发展“五新”生态产业经济,加强美丽街区、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道路“五美”共建,着力抓好生态就业、生态养老和生态保险等创新工作,努力办好为老服务、早餐工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继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法宝,更加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了解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落到实处,以夙夜在公的无私情怀造福于民,加快建设“五新五美”新崇明。
(原题为《书记手记 |好风景的地方一定有新经济!崇明要做大做强哪5个“岛”?》)
责任编辑:谷钦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