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助力农村垃圾治理,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四川政协报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10-14 19:43 字号
资阳市雁江区政协发挥“有事来协商·乡邻协商”平台作用,助力农村垃圾治理——
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金秋时节,走进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八字墙村,一条条村社道路上随处可见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该镇乡村振兴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带领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行动。据介绍,该行动以家庭为基础,党员服务队、志愿者、保洁员一起参加,重点清除道路沿线杂草、白色垃圾等,进一步提升八字墙村环境风貌。
“现在的村社道路上再也看不到垃圾堆成山、车子一过垃圾到处飞的场景了。”八字墙村村民李毛波说,现在家家户户房前都摆放着分类垃圾桶,房前屋后看不到一点垃圾,村民们正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素质得到提高,邻里间也更加和睦,“自从参加了协商会,大家开会共同制定村规民约,现在都成了维护村里环境的主人。”
8月中旬以来,八字墙村党支部书记李仕福不断接到村民反映:村社各处垃圾多、臭味大、无人转运,而村上的垃圾处理承包人认为收入低、工作量大,不愿继续承包八字墙村的垃圾分类、清运工作。这让李仕福犯了难。8月27日,李仕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雁江区政协丹山镇“有事来协商·乡邻协商”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反映了这一难题。
鉴于该问题涉及全村,事关村民美好生活,雁江区政协丹山镇“有事来协商·乡邻协商”工作站赓即成立调研组,到八字墙村了解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运作模式以及生活垃圾分类等情况,并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与群众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为助力解决该村垃圾治理难题,雁江区政协丹山镇“有事来协商·乡邻协商”工作站将“如何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确定为协商主题。
“因收费低找不到承包商、垃圾点少、乱扔乱堆、清运不及时、效率不高等情况,给周边的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加强相关治理工作……”8月30日,在八字墙村开展的“如何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专题协商会上,李仕福介绍了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现状、垃圾处理收费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八字墙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2480人。近年来,该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采取在全村投放垃圾桶100个、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垃圾、分段收取垃圾处理费等措施,环境卫生大为改善。但在日常管理维护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协商会上,在雁江区政协指导下,部分区政协委员、丹山镇“有事来协商”议事会成员、八字墙村干部群众代表等面对面展开协商。
区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姚仕彬建议:“要加大对垃圾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村社选出有威望、有群众基础的带头人,发挥好表率引领作用。同时积极寻找第三方承包商,让垃圾清运工作更加规范化,并对垃圾进行二次分类处理。”
“村上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引导群众开展‘门前三包’,自行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定时定点投放,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丹山镇党委副书记吴东叁补充道。
“要进一步提高群众认识,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完善垃圾清扫、清运机制。整合公益性岗位、党员先锋岗等资源,形成合力,营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区政协委员秦泽民建议,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动员村民自行在家进行简易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推动垃圾治理资金透明化,改变收费方式、扩大收费范围、统一收费标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充分协商,与会人员最终达成了协商共识,形成了《关于八字墙村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几点建议》。
编写方案、宣传发动、开展培训、开会讨论……协商会结束后,丹山镇相关职能部门和村“两委”第一时间采取举措,推动协商会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丹山镇“有事来协商”议事会成员杨金元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本次协商成果的跟踪反馈,密切关注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情况。
“‘有事来协商·乡邻协商’是政协在基层汇聚民意、促进和谐、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通过选择切口小、关联广、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议题开展协商,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协很近、委员很亲、协商可行。”雁江区政协主席孙家茂表示,区政协将持续发挥“有事来协商·乡邻协商”平台作用,助力办成更多的民生实事好事。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