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何少华:更大力度深入发掘乡村文化
何少华/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2-23 14:30 字号
何少华:上海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
文化要素作为乡村延续和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的关键动力。当前,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上海本土文化的基本内涵,深入探索本地特色文化繁荣的合理路径。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将文化“标准化”。海派文化被固化定格,范围局限在十里洋场。一提到江南水乡,就清一色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一提到上海,人们就会联想到外滩、老洋房、石库门等。每家每户具体到庭院布局、围墙篱笆乃至摆放物品,都必须统一风格,都建得像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些年代特征明显、使用功能突出、与广大农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外来建筑或非典型江南建筑还被视为风貌异类而被整改或拆除。
将文化“绩效化”。在文化培育方面,以应付绩效考核为目标,重硬件投入,轻软实力培育;重数量,轻质量;重输入,轻参与。注重村落文化建设的外在展示功能和验收考核的便利性,而忽视了每个村独有的特色。结果一年又一年,投入很大,但老百姓的参与度、认可度依然很低;部分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以后,既没人用,也没人管,闲置浪费严重。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董其昌艺术大展等得到财政大力支持,而体现上海传统乡村文化的各类文体活动基本由各区自行组织,影响基本无法辐射附近区,对长三角、华东乃至全国范围不具有影响力。
将文化“功利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本地文化的挖掘和培育缺乏耐心,一旦没有明显可以进行旅游等经济开发的文化资源,就认为这个农村是文化沙漠。二是为了快速形成文化特色,不加选择植入外来文化。由此导致本地许多口口相传的传统文化随着老人的逝去而消亡;而引入的外来文化无法与本地文化相融合,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要么昙花一现,要么强行代替本地文化,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
在江南水乡村落特色文化的挖掘、培育和传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尽快收集、建设村落文化基础数据库。因为许多江南水乡的风俗、轶事和各具特色的手艺、技艺,都是口口相传或是印在那一代农民的脑海里的,并且正随着那一代农民的逝去而快速消失。更需要聚焦核心保留村落,通过对老年人的口述史调查、历史风物搜集整理等多种方式,尽快建立完善村落文化基础数据库,为后续的培育、传承和产业化等夯实基础。重塑村落的特色文化,使社区生产生活的主体——本地农民重新发现、欣赏自家文化的美。
区域文化产品的供应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必须承担主导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当包揽所有的责任,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专业社会资本的进入,在尊重本地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用专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处理手段重现历史文化的生命力。要高度重视广大村民的主体性地位,培育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得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的挖掘、培育、利用和传承等过程当中。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