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侯劲委员:把战略科技力量转化为战略科技成果
许琦敏/文汇报  
2021-01-26 15:13 字号
谋篇“十四五”,迈向新征程,创新在上海未来发展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壮大战略科技力量——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谋定而快动,将国家所需与上海实际结合起来,全力强化“四大功能”,持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能级,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
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建议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突出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突出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提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上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多年在张江工作的市政协委员、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侯劲表示,强化创新策源功能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如何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把战略科技力量转化为战略科技成果,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最聪明的头脑与最雄厚的资本结合,在最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夯实基础,为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提供高水平平台
“2016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在上海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心从设立之初,就定位于提升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侯劲说,“十三五”时期,上海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已初步成型。目前,上海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与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到2025年,面向产业发展,我们将力争建成强大的光子领域大科学设施集群,率先构建完整的生命领域大科学设施集群”。
迈入“十四五”,上海还将不断谋划新的大科学设施,源源不断为国家基础研究提供高水平平台。侯劲认为,未来五年,进一步提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着力将其打造成壮大战略科技力量、配置全球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是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关键一着。
当“国之重器”不断集聚,如何用好这些平台,不断提高它们的产出,对上海的科研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要为国家战略发展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为此,除了要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深耕发力,还需探索更高效的科研组织方式,使不同学科、不同研发力量,能够根据科研攻关目标迅速集结起来。”侯劲表示,当我国的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逐步走向“领跑”,如何在科技前沿领域自主设定目标,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下组织开展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从而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更深入的创新与探索。
“围绕这些平台,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创新平台和一流人才团队正加快集聚,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地方优势,上海正在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网,布局战略前沿技术研究,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侯劲说。
制度创新,为各类创新资源配置寻找“最优解”
“科技创新最终要在产业上得到体现,科研成果要从‘书架’走向‘货架’,才能最终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侯劲认为,从优化配置创新要素的角度看,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是要汇聚最聪明的头脑,结合最雄厚的资本,让其孕育出的产业“新苗”在最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这些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创新。
“好的制度一定会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产业蓬勃发展。”侯劲说,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十年来,已成为国内创新能力最前沿、创新产业最集聚、创新人才最活跃、创新生态最优越、创新成果最丰硕的区域之一,这背后,制度创新至关重要。
202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从总体上看,上海科创中心已初步构建起“四梁八柱”。侯劲认为,有了骨架之后,如何让血肉、神经等各种器官、组织,在骨架引导下有序生长并发挥功能,这对上海配置各类创新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大挑战。
“在完成了第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基础上,上海已在谋划推进新一轮的全创改。”侯劲透露,2021年,科创办将全力推动“科、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张江科学城,“改革永远在路上,必须让制度不断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让制度创新、制度红利不断推动和惠及整个科创中心的建设”。
开辟新路,为“五型经济”培养新型高端人才
在所有创新要素中,人才是最重要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上海在引才、揽才方面推出了不少破冰之举。随着科创中心建设向纵深推进,需要更大力度的人才政策作为支撑。在侯劲看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从“搭框架”向“强功能”发展,是否实现创新人才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至关重要。
“从张江的发展来看,第一批创业者大多是海归,以及从跨国公司走出来的人才。”侯劲说,这些人才的训练培养主要是在国外完成的,“多年来,上海走海纳百川的道路,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让国内外创新企业和人才来上海发展。而上海科创中心的未来发展,无论是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还是发展‘五型经济’,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都需要大量适应创新新环境的复合型人才,造就这些新型高端创新人才,需要开辟不同于传统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创新人才“造血”机制形成上,侯劲对新型研发机构寄予厚望,“兄弟省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经验,可以给上海提供借鉴”。
(原题为《侯劲委员:把战略科技力量转化为战略科技成果》)
责任编辑:管卓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