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欧阳坚刊登署名文章:《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智慧》
甘肃政协网站  
2021-01-21 16:25 字号
甘肃庆阳华池县的南梁,曾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吸取在甘肃正宁县寺村塬、陕西耀县照金创建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教训,在桥山山脉中段成功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 年11 月7 日,在南梁建立了以习仲勋为主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从此,南梁红旗不倒,成为中国北方最耀眼的一颗星辰,挺起了中国革命的脊梁。南梁革命根据地不仅创造出不朽的历史功勋,还孕育形成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核心的斗争智慧。
以发展壮大革命武装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敌人,争取同盟者
面对敌强我弱的斗争环境,根据地采取红、白、灰“三色”建军方针(“红色”即发动组织工农群众,建立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和指挥的人民军队;“白色”即派共产党人到国民党军队中开展兵运工作,发展革命武装;“灰色”即派人去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区别对待各方势力,能团结的团结,能中立的使其中立。红25军在进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前,曾于1935年4月9日在陕西蓝田九间房(今属陕西省柞水县)与陕西警备第三旅遭遇,该旅旅长张汉民为中共秘密党员,受陕西省委领导,对陕甘苏区多有帮助,因此对红25军只尾随、不追击。国民党高级将领邓宝珊与习仲勋等人曾经保持着秘密联系,为陕甘红军创建、抗日统一战线形成乃至西北解放做了大量有益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成为甘肃第一任省长。
南梁革命根据地也非常重视对土匪武装、哥老会的争取和改造工作。在陕甘边势力很大的“山大王”郭宝珊,经过刘志丹等人的争取,于1934年带领200 多人加入了红军,作战非常勇敢,被毛泽东誉为“红军骁将”,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的夏伯阳”。哥老会的领头人马锡五跟随刘志丹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成长为一名投身革命的法律专家,人称“马青天”,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南梁革命根据地在陕甘大地上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先后创建了红26 军、红27 军和一批地方游击队,鼎盛时期革命武装达到2 万多人,西北共产党人有了自己的军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不断发展壮大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在根据地创建中,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始终把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和维护广大贫雇农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同时,他们采取“打击地主、争取富农、团结中农”的策略,避免了不加区分、肉体消灭等激进方式,极大地保护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发展保留了力量,争取到了各阶层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
面对敌人的“围剿”和经济封锁,为解决根据地急需医药、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困难,习仲勋等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十大政策”,在南梁建立集市、发行货币,并以公平的方式同白区商人开展贸易往来,积极争取各类商人对革命的认同,使得红白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持续发展,虽然苏区与白区在军事上残酷较量,但经济上互通有无。时任南梁政府秘书长的蔡子伟曾这样回忆当年的集市场景:“几乎每逢集市,习仲勋同志和我们几个都会去转一转,群众每每把我们围拢起来,问这问那,亲热极了。那时候没有明文规定的商业税收制度,集市贸易真正起到了促进边区经济流通的作用。”随着苏区经济建设有效开展,根据地的发展有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红军有了可靠的供给保障。
正确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争取少数民族的理解和拥护
陕甘边有着聚居的回族群众,因此根据地领导层高度重视对回族群众的组织发动和对宗教上层人士的团结工作。早在1933 年,我们党就在正宁县寺村塬建立了最早的回族苏维埃政权,并创建了陕甘回民支队。为尊重回族习俗,明确规定:汉族干部和战士到回族地区“不准吃猪肉,不准盯着回民妇女看,不进清真寺,取水用回民群众的器具等”。我们的军队令行禁止,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是一支爱民的、尊重百姓的军队”。另外还明确规定,将战斗中死亡的国民党回民士兵按照伊斯兰宗教仪式安葬,俘虏每人发给10 块银元后释放。他们中很多人深受感动,从此投身到了我们的阵营,成了革命战士。
习仲勋同志非常善于做民族团结工作,1937 年他在苏区创办了两所回民小学,既讲文化知识,又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使很多回族群众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这些民族团结工作,不仅让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把红军称为“仁义之师”,而且还赢得了民族宗教界上层人士的赞誉和拥护。比如,宁夏中宁县的一位阿訇,不仅救助红军,让伤员在自己家中养伤,还动员教民参加革命。习仲勋同志在解放初期主政西北时,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复杂的民族问题,这与他早期在南梁革命根据地做民族团结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有着直接关系。
进入新时代,汲取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智慧,对我们开展工作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人民至上。南梁革命根据地创建中所面临的残酷斗争和“左”倾路线的干扰,在土地革命时期各个根据地中是少有的。但刘志丹等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以坚定的党性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始终反对“左”倾关门主义。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敢于和“左”倾路线作斗争,团结一切同情和支持革命的人士。
二是要走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南梁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同志把自己当成群众中的普通一员,把红军看作人民的子弟兵,坚信苏维埃政府是人民的政权。面对当时严峻复杂的斗争形势,他们采取阶级分析、区别情况、灵活对待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孤立敌人。把绝大多数人和各方面的力量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集百川之水,蓄万众之力,让党的事业发展有了最深厚的民众基础。
三是要创新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策略开展工作。正如习仲勋同志所指出,“陕甘边的斗争史,是统一战线的又斗争又联合的历史”。南梁革命根据地在创建中,针对不同时期的需要,对当地各方势力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对国民党官员、绿林武装、哥老会等组织和个人,采取争取、教育、改造的方针,努力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变成为红军战士和游击队员。但他们不是一味地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对“左”倾路线和一些投机分子,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正是这种既斗争又联合的策略,南梁革命根据地和陕甘红军才得以发展壮大、行稳致远。
真理的光芒历久弥新。我们要学习传承革命先辈的斗争智慧,发扬斗争精神,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锐意创新勇气,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
(原题为《<秘书工作>杂志刊登欧阳坚同志署名文章<南梁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智慧>》)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