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徐善长:加紧提升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1-12 09:38
字号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赖于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质量、面貌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质量和面貌。我个人认为企业应该在三个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第一,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方面发挥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两个重要的战略基点,其中一个战略基点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促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关键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这个方面规划建议里面强调了两点,一个是锻造产业链、供应链的长板,就是在我们国家具备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先发优势的行业和领域,加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新的产业链,同时通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提升传统产业,使我们长板更长更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尽管中国有联合国公布的41个大类的工业门类,但我们全而不优,我们企业在40年的改革开放当中始终处在产业的中低端。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两个凡是”的中低端陷阱:凡是中国企业不能自主创造的就面临发达国家企业的高价销售压力;凡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有突破的就面临发达国家企业的价格倾销压力,导致我们的研发费用打水漂,产生巨额的研发成本。一定要加强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真正使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方面作出努力和贡献。
第二,在创新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次创新发展被提到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核心地位。认真看中央文件就会发现,这次把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分量提出来了;尤其强调了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大企业的支撑作用,强调了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发源地,如何实现我们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因为一个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普遍的基础就是提高提升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企业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关于深圳的科研实力,专家们总结了6个90%,即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来承担。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具有独特的作用。
第三,在深化改革方面要发挥独特的作用。同志们肯定发现这次中央全会的文件没有按照所有制来摆布企业,而是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包括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在这一段里面。第一次把“两个健康”写进了中央文件,就是“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常规的理解就是,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主要是三个环境:一个是政策环境,一个是市场环境,一个是法治环境。所谓的环境最终就是要求平等,政策环境平等对待、市场环境平等准入、法治环境平等保护;“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不外乎三个区别:一是要区别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不能企业遇到事儿以后把个人财产冲了;二是要区别民事纠纷和刑事入罪,不能动不动就拿《刑法》处理民事纠纷;三是要区别正常经营和非法经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改革开放那一部分有这么一段表述:“实施国有企业三年行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段话意味深长,不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我们各类所有制主体都应该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新的要求,有新的目标,按照我们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希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我国企业、企业家们发挥独特作用,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创新发展、深化改革方面都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和贡献。
(作者系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2020年12月29日,2020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文系作者在会议期间发表主旨演讲的节选。)
第一,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方面发挥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两个重要的战略基点,其中一个战略基点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促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关键就是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这个方面规划建议里面强调了两点,一个是锻造产业链、供应链的长板,就是在我们国家具备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先发优势的行业和领域,加快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新的产业链,同时通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提升传统产业,使我们长板更长更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的短板,尽管中国有联合国公布的41个大类的工业门类,但我们全而不优,我们企业在40年的改革开放当中始终处在产业的中低端。某种程度上陷入了“两个凡是”的中低端陷阱:凡是中国企业不能自主创造的就面临发达国家企业的高价销售压力;凡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有突破的就面临发达国家企业的价格倾销压力,导致我们的研发费用打水漂,产生巨额的研发成本。一定要加强我们的自主研发能力,真正使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方面作出努力和贡献。
第二,在创新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次创新发展被提到了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核心地位。认真看中央文件就会发现,这次把企业在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分量提出来了;尤其强调了企业家在企业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大企业的支撑作用,强调了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发源地,如何实现我们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因为一个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普遍的基础就是提高提升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4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企业也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关于深圳的科研实力,专家们总结了6个90%,即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来承担。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具有独特的作用。
第三,在深化改革方面要发挥独特的作用。同志们肯定发现这次中央全会的文件没有按照所有制来摆布企业,而是说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包括国营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在这一段里面。第一次把“两个健康”写进了中央文件,就是“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常规的理解就是,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主要是三个环境:一个是政策环境,一个是市场环境,一个是法治环境。所谓的环境最终就是要求平等,政策环境平等对待、市场环境平等准入、法治环境平等保护;“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不外乎三个区别:一是要区别个人财产和企业财产,不能企业遇到事儿以后把个人财产冲了;二是要区别民事纠纷和刑事入罪,不能动不动就拿《刑法》处理民事纠纷;三是要区别正常经营和非法经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改革开放那一部分有这么一段表述:“实施国有企业三年行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这段话意味深长,不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我们各类所有制主体都应该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新的要求,有新的目标,按照我们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希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我国企业、企业家们发挥独特作用,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在创新发展、深化改革方面都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进步,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努力和贡献。
(作者系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2020年12月29日,2020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文系作者在会议期间发表主旨演讲的节选。)
责任编辑:张奂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