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丁嵩冰:畅通河海直达优化长三角集疏运
丁嵩冰/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1-12 09:36 字号
长三角内河集装箱运量基数较小,仅占区域港口总吞吐箱量的1%左右。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的优势远未有效发挥,与长三角长期以来近千亿的大规模内河航道整治投资和内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未能产生期望效益和效果,亟待突破梗阻,促进联通,加快内河集装箱运输大发展,进一步优化长三角港口集疏运体系。
当前,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集疏运掣肘日益凸显,发挥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丰富客户物流路径选择,进一步提高内河集装箱运输的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迫在眉睫,事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大局,加快内河集装箱大发展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重大。建议如下:
协调各地加强规划对接,保持航道升级计划同标准和同步实施,释放内河运能优势,提升社会物流效应。内河航道改造至今,成就已在而不足之处也由此明晰。作为总结经验和讲求实效,重点建议:由交通运输部牵头,组织长三角内河航道主管部门,立足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统一规划对接,加强规划前瞻性,再改造规划应总结近、中、远期目标且分期执行。“按箱源主生成地点与已成节点港联接”为目标,集中力量快速解决内河集装箱通道的瓶颈问题,打破关键梗阻,让已具备条件的、具有现实大运量意义的航线率先发展。
加强“十四五”期间跨省市界河航道建设步伐协同,统一三级航道标准,统一航道水深、面宽、底宽、桥梁净空、转弯半径等标准。特别要加快对限制大载量船舶的碍航桥梁改造,提高整体效应,确保内河航道和码头投入资金尽快见到效益。加快推进对接出海口的内河集装箱主通道三级全线达标进入快车道,加快推进杭申线、湖嘉申线、杭平申线浙江段“四改三”,及苏申内港线上海段整治完工等。
加快打通更具经济优势的洋山河海直达出海通道。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将打通至洋山港区的河海直达通道列入“十四五”建设项目。建议得到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长江委有关部委支持,打通大治河出海通道,进一步提高河海直达的适航性、时效性、经济型和安全性,发挥已改造航道效益,补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集疏运短板。河海直达通道将是开启内河集装箱大发展的钥匙,通过提高大吨位化内河船舶的积载率和周转率,必将提高内河航道投入产出、提升内河码头利用率、带动内河船舶运力投入、激活内河物流链全链条,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大河海直达船型的支持力度和推广应用。建议加大对“大吨位、高科技、环保化”河海直达船型的支持力度,发挥科技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为标准化船型。尽快对特定航线河海直达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相关管理规定进行调整修订,减少河海直达船舶配员数量,降低运营成本,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降低客户物流成本。
(作者系民建会员、上港集团战略研究部总经理)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