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武重年与政协的至深情缘
马长林/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11-26 07:43 字号
武重年陪父亲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的留影(资料图片)
上海政协中的一些老委员都知道,武重年(1938.10—2017.12)有着很深的政协情缘。1951年,作为全国解放前夕起义的国民党政府53位立法委员之一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重要成员,他的父亲武和轩由民革中央派到上海担任民革上海市委筹委会成员,后长期担任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直到1986年去世前还担任市政协常委。武重年则以上海民革成员和上海大学教授身份,于1988年至2003年,担任三届市政协委员,在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年轻时接受的熏陶
从少年到青年,武重年一直有机会接触上海和全国政协。从1959年开始,他的父亲担任全国政协委员。那时,武重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父亲到北京开会,他会跟着父亲去参加一些考察活动。
1979年,武重年父亲的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得以恢复,由于年事已高,生活不是很方便,武重年被批准陪同父亲去北京开会。因此,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武重年听了会议所有的报告,特别是邓小平在开幕式上的致辞,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回忆说:“这对我后来参加政协产生了无形的影响。”因为经常陪着父亲参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政协也让武重年帮助做点工作。比如,会议期间帮忙分发大会文件,为一些年龄大的委员出行安排车辆等。时间长了,上海政协把他当作半个工作人员,对此,武重年也很乐意。这一切,都为他后来担任政协委员积极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
逢会必发言的委员
武重年自己也曾说:“在政协我是逢会必发言。”他把政协一年一度的两会看作是最重要的会议,每逢会议召开,他都准备了发言内容,抢着发言,敢于切中时弊,直抒己见,而且经常在会议临结束时要补充一分钟发言。有几次大会发言对他来说也是终生难忘。
九届二次会议期间,时任市委主要领导来市政协听取委员意见建议。武重年在发言中对当时中央电视台播放大量白酒广告提出意见,他说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播放在全国具有导向性,在新闻联播节目后播放大量酒的广告,是有问题的。他的发言得到重视,市委主要领导当场表示“如果真是这样,我将向中央反映这个问题”。
还有一次发言,在讨论反腐倡廉时,武重年尖锐地指出了一些官员晋升的反常情况,在政协的社会科学界别引起很大反响。
政协提案的积极参与者
武重年担任三届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参政议政,提了不少提案。他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提案有4件,其中3件得到了采纳。第一件提案,是在担任第七届市政协委员期间,针对当时有关部门提出要搞草坪,他建议上海应该提倡种树而不是种草坪。这件提案在《联合时报》上也刊登了,后来被广泛认同。第二件提案,是关于政法机关集中处置案犯,在大街小巷张贴布告,人名上面打着红色大×的做法提出意见。他专门收集了法律方面的材料,并征求了一些老同志的意见,得到他们的鼓励。由此,在1995年2月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他提交提案,建议改变这个习惯做法。提案提出后不久,市政法委派人来找他谈话,表示要将这个意见报送中央政法委。从那一年开始,这个流传多年的做法不见了。
第三件提案,是他作为第二提案人在2002年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时提出,发起人是时任闵行区政协主席黄玉凤。当时,地铁9号线规划到七宝镇时从地下出地面走,一直到松江。闵行区一批政协委员感到这个规划有重大缺陷,因为七宝一带人口稠密,商业已很繁华,如果地铁在七宝出地面,那么将破坏整个地区的面貌,影响城市景观,还会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因此,提议线路在过七宝后到中春路再出地面。这件提案交上去后虽然很受重视,但没有实质性结果,于是他们又进行跟踪,要求接受办理,后来终于被有关部门采纳,调整了地铁的走向。
第四件提案,是武重年想了很长时间,研究了不少资料提出的。提案内容是针对上海当时饮用水质量不高的问题而提出,建议引浙江千岛湖之水作为上海的饮用水水源。后来有关部门也给了他相关答复。
政协活动的热心参与者
武重年为人正直正派,一身豪气,心直口快,做事尽职。在担任第九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时,他还是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特邀监督员和人民陪审员。
他积极参加市政协开展的许多重要活动,其中一项是参加了两部《上海人民政协志》的编纂工作。按照武重年自己的说法,第一部他是参加编委会,动脑动口不动手;第二部他既是编委,又是专职编撰、撰稿人、审稿人、审定者5个身份,是动脑动口又动手。在编纂第一部《上海人民政协志》时,他和其他同志提出内容要有可读性,要有区县篇,要有纪实,要记录值得留传的事情。为此,他们把上海的大部分区县都跑了一遍。后来,志书出版后,他也感到这部分纪实的内容,反映了这些区县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很有价值。
另外,武重年还参加了文史资料工作两个大的工程,一项是全国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他和聘请的专家一起,仔细审阅市政协保存的各届委员写的库存文史资料,提出审阅意见。最后,由市政协文史委从这些库存文稿中精选了400万字,出版了《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另外又提供给全国政协一批文稿,出了一卷,为全国政协编的两卷经济卷中之一卷。还有一个项目是参加编辑上海市政协《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从历年来各区政协出版的文史资料中选编,从3000万字中精选了300万字出版。因为参加了这些工作,他作为上海市政协的代表去参加华北五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会议,在会上发言,介绍上海的经验,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武重年参加过几次市政协文史资料出版首发座谈会,有两次他的发言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一次是市政协原秘书长范征夫撰写的《为了美好的明天》一书出版首发座谈会,范征夫是新四军老战士,他把他的日记、笔记、文稿等选编出了一本书。武重年在首发式上讲了他的读后感,说到范征夫同自己父亲在上海解放初以来的友谊。原来20世纪50年代初,范征夫担任常熟区副区长,有一次,武重年的父亲代表市协商委员会到常熟区去祝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两人就此认识,后来还一起在市政协共事。
另一次是陈同生写的《戎马生涯》一书,2002年4月12日举行出版首发座谈会。陈同生曾担任过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当年武重年在上海图书馆工作时,编过一本推荐陈同生写的书《不倒的红旗》的阅读资料索引,《不倒的红旗》中有一篇他的回忆录《郭庄的战斗》。后来,电影《东进序曲》就是根据他这篇回忆录进行编剧,而武重年恰恰又是《东进序曲》的影迷,又曾经编过《不倒的红旗》阅读资料索引。所以,在这次首发座谈会上,武重年讲了自己在上海图书馆的经历和对陈同生的崇拜,他的发言引起很大反响。
武重年无论在上海市政协还是在上海民革,大家都喜欢他襟怀坦荡、耿直较真的性格,然这样一位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士,不幸在2017年12月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使熟悉他的朋友感到惋惜。因为在退休后,他依然关心着上海政协的工作,依然热心地参与社会活动,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幸运的是,在他去世前几个月,完成了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组织的口述历史,如今《武重年口述历史》已正式出版,书写了他们父子两代人积极参加上海市政协和上海民革的建设与工作,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感人篇章,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责任编辑:陈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