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政协召开“建设吴昌硕美术馆”提案跟踪调研座谈会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9-16 19:11
字号


静安区吉庆里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石库门建筑,海派艺术鼻祖吴昌硕在上海的故居旧址就坐落于此。从2017年开始,历经4年3次提案,百余名政协委员联名建言,在这里建立吴昌硕美术馆,宣介海派艺术。委员们始终关注吴昌硕美术馆规划进展。9月16日,市政协召开“建设吴昌硕美术馆”提案跟踪调研座谈会,听取市文化旅游局、静安区政府提案办理情况介绍,部分委员围绕美术馆建设提出建言。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出席并讲话。

吴昌硕故居位于静安区山西北路吉庆里,该建筑为清末旧时石库门里弄建筑。吴昌硕在此居住的14年,正是艺术上最成熟、最辉煌的时期。吴昌硕病逝后家属他迁,故居成为普通居民住宅,1985年8月被公布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地块已完成房屋征收工作,静安区正加快推进该地块的风貌深化评估和研究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局部调整。

在提案跟踪调研中,委员们实地走访了吴昌硕故居,探寻着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这是一栋二层楼高的传统石库门小楼,红色木质门窗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当年艺术家吴昌硕居住于此处的二楼。“这里面积不大,但不远处的山西大戏院和梁氏民宅也将与吴昌硕故居一道,成为这片艺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个建设计划很好。”市政协委员、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研究室主任江梅说。
座谈会上,不少委员围绕美术馆建设建言献策。市政协常委、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工艺美术师张国恩建议,参考国内外有特色的名人故居改建案例,深入研究布局,凸显其海派文化亮点。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国国画院院长陈翔认为,吴昌硕是江南文化的行走者,而其作品在日本及东南亚也具有一定的艺术影响力。他建议,以更广阔的视野解读吴昌硕在海派文化传播领域的贡献。市政协常委、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认为,浦东新区已设有吴昌硕纪念馆,在此次美术馆规划方案设计中,应考虑功能差异定位,着力打造艺术风貌街区,培育更为丰富的艺术产业链。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陈海波期待,将吴昌硕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海派艺术联动交流基地、艺术教学点和国际艺术交流打卡点。委员们还围绕建设保障、展品来源、文化传播等提出建议。
责任编辑:陈睿

- 1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