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宝山友谊路上的两幢老房子
唐吉慧/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8-11 10:05 字号
阅读提示
1927年,商务印书馆为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出版了第一本书——《学校生活记》,为新书写序的竟是伯吹先生敬仰的前辈吴邦珍
宝山有条东西向的友谊路,向东连着淞沪抗战纪念公园。路的头上有友谊路4弄5号和友谊路8号两个门牌,分别是两幢前后紧挨着的老房子,一幢别致淡雅,一幢朴素陈旧。
友谊路4弄5号的房子为仿早期岭南地区建筑风格建造的,进门左手边有间紧靠着尖顶围墙的小亭子,主体是两层楼楼房。热爱宝山历史文化的叶敏老师记得清晰,这里是60年前的机关幼儿园,进入小学生活前,她在此全托数年。“从前围绕小亭子建有园林式小连廊,可惜后来拆了。”她说。由于年代久远,前些年房子整修过,好在修旧如旧,窗户、外墙、阳台等多处依然沿用着建造时的老物件。
房子的建造者叫吴邦珍,1883年出生,宝山城厢人,是清末拔贡,后来留过学从过政,做过青浦、昆山等地的县长,也做过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在当时的教育界很有些影响,但他平生最喜爱的却是作诗作文。
吴邦珍诗稿 (资料图片)
1927年,商务印书馆为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出版了第一本书——《学校生活记》。当伯吹先生翻开新书时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因为为新书写序的竟是自己敬仰的前辈吴邦珍。经过询问,他才清楚,原来是商务印书馆的编辑给了他这份惊喜。伯吹先生不能忘怀在宝山县学堂(今宝山实验小学)任教时,每逢星期一全校师生在大礼堂举行“周会”同唱的那首校歌,“……东望扶桑臂一振,同种文明进;愿我黄帝之子孙,及今都自奋……”,词作者正是学校的第四任校长吴邦珍。
伯吹先生晚年曾忆及当年的情景。他说,大家的“歌声既优美动听,复慷慨激昂。师生唱罢,怀着爱国兴奋的心情,列队进入各自的教室上课。老师也抱着激动报国的心情,尽心尽力地向学生授课”。
去年偶然的机缘,我在艺术品市场买到两页吴邦珍的诗稿,笺纸上的毛笔字写得沉实洒脱,字里行间却是诗人在家国兴亡之际的殷殷之情。宝山城原有东南西北四座城楼,据记载,城楼上“望江门”“交泰门”“通运门”“镜海门”是他的手迹,遗憾的是,这些手迹毁在了“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炮火里,再没有人能见到了。
友谊路8号的房子是革命烈士冯国华家人的旧居。1901年,冯国华出身于宝山城厢一户农民家庭,由于早年丧父,靠着母亲省吃俭用才供他读的书,待到1924年师范毕业,冯国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两年后回到宝山,开始了在宝山教育局的工作。
1932年,冯国华担任宝山县教育局长,然而刚经历了“一·二八”淞沪会战的宝山,大部分学校毁于战火,冯国华对眼下的工作显得有些信心不足,这时,黄炎培和陶行知先后找他,并给予鼓励。黄炎培赠他一副对联:“无限青春及时奋进,当前大任来日方长。”陶行知写信鼓励他说:“哪里有困难就向哪里上,这是革命教育家的本色,畏避困难的胆小鬼,是不中用的书呆子。”
1937“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冯国华投笔从戎,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抗日救国运动的队伍之中。他招收上海近郊各县失业教师和失学青年500多人,进行抗日救国教育和军事训练,结业后组成游击队,在上海、松江、青浦一带打起了游击战。
1938年10月5日,冯国华在市区“王家沙”附近的一家旅店里陪家人吃了一顿饭,未曾想这顿饭成了他与家人最后的诀别。第二天,冯国华与在松江农村打游击的某旅第一团张团长同赴松江,晚上住在了泗泾石宅。深夜12点,有5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石宅,一时枪声突起。冯国华与张团长带着游击队员奋起还击,终因众寡悬殊、弹尽援绝,除一名游击队员生还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冯国华时年38岁。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为烈士收殓遗体,发现冯国华除枪伤外,左额被刺刀劈去,血肉一片模糊。1985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冯国华为革命烈士。
这两幢老房子所处的位置起初叫草鞋浜,形成在清道光年间,源于旧时附近一条草鞋状的小河浜,后更名城中大队。许多年过去,草鞋浜、城中大队早已隐入历史、隐入宝山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之中,成了友谊路街道的一部分——这两幢老房子在岁月的烟尘中见证了宝山的一方水土和人事聚散。
(作者系民建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谷钦慧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