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沪通”长三角,“桥”见新未来
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澎湃新闻  
2020-06-30 18:00 字号
明天(1日)上午,备受关注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将正式通车。
这座通车前即成“网红大桥”的硬核基建,被网友们视为“基建狂魔”中国的又一恢弘巨制。该桥位于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下游,跨越长江江苏段。大桥采用主跨1092米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是世界上首座超过千米跨度的公铁两用桥梁。新基建、黑科技、诸多世界第一……在这些狂拽酷炫的技术流背后,其融合沪苏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杠杆效应,或许更叫人期待。
中国人喜欢讲究“名正则言顺”。这座大桥,流光溢彩,光听名字,便知野心。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桥跨两地、名融三城,甚至名字在民间有着各种地域性版本。这种微妙的平衡与博弈,本身就足以见证其举足轻重之地位。“沪苏通大桥”这种命名法则,乍看起来,让人很容易联想起“港珠澳大桥”。如果视野再宽广一些,没错,你能看到它真正的坐标系:这是一座以长三角三座城市命名的世界级工程的跨江大桥,是我国“八横八纵”高铁网中沿海铁路大通道的咽喉工程,同时也是一座集国铁、城铁与高速公路“三位一体”的工程。毫不夸张地说,各方对名号的热议,本身就寄予着舆论对其重构长三角经济版图的厚望。
苏通需要这座桥。
从“沪通大桥”到“沪苏通大桥”,苏州无疑是大桥新名字的C位之角。有趣的是,早在至少三四年前,张家港方面已在本地交通指引牌上,将大桥指示为“张家港长江大桥”。道理也不复杂:有了这座桥,起码那些在百强县榜单常年霸榜前十的张家港、太仓、常熟,从无到有地一举接入高铁网络。再说,对于苏州的北向通道而言,也是有了值得期待的新通途。别忘了,节假日的苏通大桥,可是常常堵得能让你“看惯日出日落”的。从更长远的目标来看:苏州年初提出,力争到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6%,确保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要完成这些个目标,跨省枢纽中心的核心地位只能加固不能削弱。毕竟,近水楼台地分享了上海溢出效应之后,创新发展的苏州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出路”。
至于“近代第一城”的南通,对于这座大桥的渴慕更是写在脸上。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有过这样一段经典的表述:过去有一句话能够概括南通,就是“靠江靠海靠上海”,我们在新一轮发展当中要改变一个字,就是要把“靠江靠海靠上海”改成“通江通海通上海”。一字之差,蝶变之旅。北沿江高铁、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这些基建硬件,大多时候成为南通人描画蓝图的标配。有了沪苏通大桥和铁路,起码,南通的“三个全方位”发展战略(即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有了实在可见的依据。奋进在“万亿俱乐部”门槛前,南通亟待在交通等硬性营商环境上“扳回一局”。吃了这么多年“交通亏”的南通,对于承南启北、连通东西的枢纽动脉,当然更为倚重。
上海需要这座桥。
严格意义上说,沪苏通大桥并不架设在上海土地上;不过,无论是桥与路的终点,抑或是上海人对这座桥的情感,怎样“名里带沪”都算不得牵强。上海之于沪苏通大桥和铁路,也是有刚需的。比如,填补上海东部地区干线铁路的空白,使上海与江苏及沿江、沿海城市联系更加便捷,并进一步提升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外高桥港区等重点区域的铁路服务能力等。从城市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承接产业转移也好、扩张资源禀赋也罢,上海也需要依托路网建设强化对长三角地区的集聚辐射功能。事实上,沪苏通大桥和铁路通车后,就形成了“上海—苏州—无锡—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上海”的环形铁路网。如此一来,不仅缩短了上海与苏中、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也进一步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融互通,这对于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来说,无疑是裨益长远的。
长三角更需要这座桥。
区域一体,交通先行。历史地看,铁路承载着经济“输血”的重任。在此前公开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5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也提出,到2025年,要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无论是“1小时通勤圈”,又或者“1小时都市圈”,对于江河交错的长三角地区来说,路桥建设是必要前提、是先决条件。
桥飞两岸,路通八方。长三角长期是中国经济和工业实力最强的地区,而苏沪地区显然是核心所在。正如网友所言,有了沪苏通大桥和铁路,起码便利于沪苏通三城率先发展成为长三角中高度一体化、同城化的“金三角”。长远而言,沪苏通大桥和铁路通车,江苏北部乃至长三角北翼,与上海的关联度将再上台阶,高铁通道在缩短时空距离、降低商务和出行成本的同时,必会重塑和提升长三角北翼地区的产业结构。沪苏通铁路承南起北,是纵贯东部沿海区域的重要交通节点,与通苏嘉甬铁路、锡通高速公路两条“大动脉”同向发力。某种意义上说,沪苏通铁路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开路先锋,驱动着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突飞猛进。
飞跃扬子江,龙腾长三角;大桥长虹卧波,铁路联通天下。沪通苏长江公铁大桥和沪苏通铁路的开通,让不少曾经的“交通末梢”成为今日的“枢纽之地”,让交通版图互联互通成为一体化、同城化的号角。如果说沪苏通大桥是为长三角定制的,那么,沪苏通铁路和公路就是为“通达中国”定制的。一座桥、一条路,一组航线、一段前程,海陆空联动,江河海奔涌。今天,我们看到和听到了更美好的沪苏通发展愿景,也更坚定了按下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速键的决心。
当然,我们更期待沪苏通大桥和铁路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支点,进而真正打通我国沿海发展轴,引领沿海经济要素向内陆深度辐射,在更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提供经验和示范。
(本文原标题为《澎湃评论|“沪通”长三角,“桥”见新未来》)
责任编辑:张雷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