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十六铺”码头史话:曾一度成为“上海港”的代名词
梁富伟/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6-06 08:16 字号
清末的“十六铺”码头
清代后期,上海县城厢内外曾被划分为若干铺,南市小东门外黄浦江沿岸属“十六铺”。此处早在18世纪末就出现许多沙船商号的简陋踏步码头,后陆续建成许多码头,附近所筑的信泰码头街、生义码头街、赖义码头街、丰记码头街、油车码头街、新码头街等也都因码头得名。
由于“十六铺”一带码头集中,是重要的水上门户,所以它一度成为上海港的代名词。从这里通往各地的航线,早在开埠前就已十分活跃:从黄浦江出长江口迤北,为最繁忙的北洋航线,连接天津、牛庄(今营口)、芝罘(今烟台)等港口;出长江口迤南,为重要的南洋航线,连接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地的港口;另外,上海港还开辟了内河航线、长江航线,并有华侨船商经营的来往于申城与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远洋航线。
随着“十六铺”的名闻遐迩,上海港成为一个航运中心,南北货都在这里集散、转运。而随之发展起来的街市,又使该区片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如咸鱼、腌腊行多设于里、外咸瓜街,南货、海味行多设于洋行街(今阳朔路),水果批发行多设于今龙潭路,桐油、苎麻号多设于老太平弄和今中山南路,米豆行多设于豆市街,毛竹行多设于竹行街,棉花行多设于花衣街,银楼、皮货行多设于小东门口和今东门路;周边的芦席街、筷竹弄、火腿弄、面筋弄、硝皮弄、洗帚弄、汤罐弄(今汤管弄)和杀猪弄(今萨珠弄)等,则从名称就能看出其特色。
“十六铺”原先只是个笼统的泛称,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坐落于新开河至小东门黄浦江边的原金利源码头归属上海港务局,被改造成以客运为主的客货码头,定名为“十六铺码头”,它才有了具体的含义。2004年12月,这座曾是全国最大的水陆客运枢纽的老码头功成身退。
责任编辑:王敏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