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沪上小白宫”:从总董官邸到东方艺术之宫
王欣/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6-01 15:18 字号
在汾阳路与太原路的交叉口处,汾阳路79号,梧桐深处掩映着一座散发着浓厚艺术气息的百年老建筑。因绿色草坪上坐落的白色宫殿般的建筑造型颇像美国华盛顿的白宫,因此赢得了“沪上小白宫”的美称。“小白宫”始建于1905年,从建成开始就作为法租界总董的官邸使用。
这座花园洋房的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无论是比例还是构图都十分严谨。主楼前面是一块占地很大的草坪。主体建筑平面中部凸出,呈半圆形。大门朝南,门前是左右双抱的露天阶梯,从左或右扶栏杆跨石级登上一楼平台,进入正门,阶梯下经拱门入地下室。正门为券式,两边有爱奥尼克式双柱。门窗的框上均有浮雕装饰进入一楼大厅,地坪、壁面、顶部天花板都采用大理石砌筑,且石膏雕刻细腻、精致,具柔和感。室内的木饰多采用柚木或硬木拼板,具有欧洲新艺术运动派建筑特征。
百年建筑“小白宫”曾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宠儿”,除了最初的总董外,它还曾与很多名人产生过交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里作为首任市长陈毅的临时住所。此外,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也曾入驻过此地。到1963年5月,小白宫和工艺结缘,这里迎来了上海民间最优秀的工艺美术家来此工作和传艺,如“面人赵”赵阔明、“江南灯王”何克明、“神剪”王子淦、绒绣大师刘佩珍、“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等。1964年,朱德来此视察时还写下“继承和发扬工艺美术的优秀传统”题词。2002年,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改建为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研究所收藏的上海地区工艺美术精品和优秀作品,被社会各界誉为“东方艺术之宫”。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