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忆陈云回故乡调查血吸虫病
来源:政协联线 | 2020-05-23 09:44
字号

陈云副总理是1957年3月到青浦调查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情况的。那年,时任县血吸虫病防治站长的张怡在3月24日下午突然接到县委电话,要他晚上到县委汇报全县的血防工作情况。当晚,县委、县政府领导潘烈、衣庆新、刁培臻、徐新等同志听了他关于全县血吸虫病流行与防治情况的汇报后,要他第二天上午到松江地委报到,但未说为何事去地委。
25日上午,他按时到地委办公室报到,同时遇到小蒸乡老农民曹象波。下午,他们被送到上海大厦交际处,傍晚由交际处送他们到瑞金二路招待所。晚上七时左右,一辆轿车驶进招待所大门。车门打开,第一个下来的是身着藏青中山装,戴着深蓝色便帽的首长,他一眼认出了是陈云副总理。当时张怡心情激动,立即站起来也忘记了叫陈副主席或陈副总理,只是说:“我是青浦来的。”陈云微笑着伸出手与他亲切握手,并说:“你是搞血吸虫病的张怡同志吧!我刚从商务印书馆来,你在这里休息两天,然后我们一道到青浦去调查血吸虫病的情况。”
27日晚上,陈云与张怡一起在招待所大厅观看有关防治血吸虫病的科教片。陈云看得很认真,一边看,一边问张怡许多问题,当看到血吸虫病严重流行情况时,陈云副总理询问了青浦县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出生于江南水乡的陈云副总理对血吸虫病的流行有亲身的感受,所以对流行环节非常熟悉,他讲到流行区由于钉螺的存在,粪便的污染,农民在种稻、捉鱼、洗衣服、淘米、洗菜时要接触水,在水中就会有尾蚴钻进皮肤,从此得血吸虫病。又讲到这种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必将危及我民族的健康和繁荣。陈云副总理坚定地说:“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1956年上医师生在青浦卫家角研究钉螺生态
当电影放完之后,陈云副总理毫无倦意,又询问了许多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次谈话给张怡印象最深的是陈云十分强调实事求是,科学办事,讲究实效和从全局出发。这正是数10年来血防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一条指针。
3月28日上午,陈云副总理带着秘书周太和、警卫员和张怡乘车来到青浦。当轿车行驶到里浜村时,县委领导潘烈、衣庆新等候在马路口,陈云副总理下车后就和县、社干部亲切握手,然后由青泽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邓国生带路走进村庄。陈云副总理一边同大家走,一边问村上有多少血吸虫病人,严重的有多少,邓国生回答说:“病人很多,大肚皮有18人。”陈云副总理便提出去看一个晚期病人,一行通过乡村小道,走到黄泥楼自然村,走进一个低矮的草棚。那个草棚里有个病人叫蔡银瑞,肚子已鼓得很大,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陈云副总理亲切地嘱咐病人要好好治疗。在看完病人之后,还视察了黄泥楼村群众土埋钉螺的情况,一个灭螺人员拿了钉螺给大家看,陈云副总理关切地对灭螺人员说:“不要用手直接抓钉螺,以免感染。”
从里浜村出来,驱车到青浦城。陈云又从高低不平的青安路步行至环城乡的仓桥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沙地浜自然村,视察了火焰灭螺,又看了群众挥动铁铲土埋钉螺,陈云副总理询问了两种灭螺方法的效果及经济价值。当时许多农民围上来了,陈云副总理的讲话是带着浓重青浦口音的普通话,因此青浦人听起来十分亲切。多人马上猜出了这位首长是陈云副总理,他们以尊敬的目光凝视着陈云。接着陈云副总理还视察了粪便管理和水管工作,又询问了农民对种双季稻的意见,在场的社干部姚雪根作了如实反映。在返回县委的途中,经过县血防站的治疗组,陈云副总理视察了血吸虫病人的治疗情况。他走进病房,向病人们亲切慰问,并问病员傅锦铃:“你在治疗前身体怎样,经过治疗后身体好吗?”傅回答说:“以前经常生病,这次治得蛮好。”当离开病房时,又向大家招手致意,对大家说“安心养病”。走出血防站后门,又参观了城隍庙(当时已改为粮库)和曲水园。后来到县委用午餐,因张怡事先听警卫人员说,陈云副总理想到附近小饭店用餐,所以张怡一人到饭店去吃面了,没想到还未吃,县委派人找到了他,并说是陈云副总理要他一起到县委吃饭。张怡的心情又一次激动,陈云副总理对一个基层的血防干部是多么的关心。这次吃的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吃过午饭没有休息,县委负责同志向陈云同志汇报了青浦县的血防工作情况,陈云副总理对每个具体防治措施中的效果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推算着全国使用这些措施要花的代价。他的许多原话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讲话的精神还深刻地留在张怡的脑海里。如谈到血防工作的重要性时,陈云副总理认为:血吸虫病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大祸害,对人民群众的危害很严重,共产党要关心群众疾苦,消灭血吸虫病是造福人民的好事,是为子孙后代做好事,如果让血吸虫病蔓延下去,要影响民族的繁荣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是政治问题。彻积极防治的方针和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要有一个讲究实效的计划,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去做,党委要加强领导,结合生产,要有步骤地进行工作,今天做不完,明天再做,要反复斗争,直至消灭。
下午三时左右,陈云副总理兴致很高地看了聚星街市容,走到码头街八号到了他当年高小读书时住宿的地点,他登上楼看了他当年的宿舍,并说,我小学读书时就寄宿在这里的。然后从县前街往北,这时已经尾随许多群众,他们多么希望看一看敬爱的陈云副总理,到了县委门口,他与大家亲切握手,一一告别。这样,张怡向陈云汇报工作的三天就结束了。、陈云副总理在国事繁忙的情况下,专程回故乡青浦调查血防工作情况,亲自访贫问苦,看望病人,亲自深入现场,实地视察,亲自听取汇报,分析比较,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直留在张怡的脑海里。事隔一月,由周总理亲自签署的“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发表了,张怡学习后感到格外的亲切。因为指示中的主要精神,陈云副总理在调查血防工作中已给了大家教导。现在青浦全县已经胜利实现了消灭血吸虫病,但是,陈云副总理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心连心的高尚品德,密切联系群众,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永远激励着青浦人民。
(转载自2013年文汇出版的《青浦掌故新编》)在谈到各项防治措施时,陈云副总理非常强调要贯
25日上午,他按时到地委办公室报到,同时遇到小蒸乡老农民曹象波。下午,他们被送到上海大厦交际处,傍晚由交际处送他们到瑞金二路招待所。晚上七时左右,一辆轿车驶进招待所大门。车门打开,第一个下来的是身着藏青中山装,戴着深蓝色便帽的首长,他一眼认出了是陈云副总理。当时张怡心情激动,立即站起来也忘记了叫陈副主席或陈副总理,只是说:“我是青浦来的。”陈云微笑着伸出手与他亲切握手,并说:“你是搞血吸虫病的张怡同志吧!我刚从商务印书馆来,你在这里休息两天,然后我们一道到青浦去调查血吸虫病的情况。”
27日晚上,陈云与张怡一起在招待所大厅观看有关防治血吸虫病的科教片。陈云看得很认真,一边看,一边问张怡许多问题,当看到血吸虫病严重流行情况时,陈云副总理询问了青浦县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出生于江南水乡的陈云副总理对血吸虫病的流行有亲身的感受,所以对流行环节非常熟悉,他讲到流行区由于钉螺的存在,粪便的污染,农民在种稻、捉鱼、洗衣服、淘米、洗菜时要接触水,在水中就会有尾蚴钻进皮肤,从此得血吸虫病。又讲到这种病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必将危及我民族的健康和繁荣。陈云副总理坚定地说:“防治血吸虫病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当电影放完之后,陈云副总理毫无倦意,又询问了许多防治血吸虫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次谈话给张怡印象最深的是陈云十分强调实事求是,科学办事,讲究实效和从全局出发。这正是数10年来血防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一条指针。
3月28日上午,陈云副总理带着秘书周太和、警卫员和张怡乘车来到青浦。当轿车行驶到里浜村时,县委领导潘烈、衣庆新等候在马路口,陈云副总理下车后就和县、社干部亲切握手,然后由青泽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邓国生带路走进村庄。陈云副总理一边同大家走,一边问村上有多少血吸虫病人,严重的有多少,邓国生回答说:“病人很多,大肚皮有18人。”陈云副总理便提出去看一个晚期病人,一行通过乡村小道,走到黄泥楼自然村,走进一个低矮的草棚。那个草棚里有个病人叫蔡银瑞,肚子已鼓得很大,躺在床上不能动弹。陈云副总理亲切地嘱咐病人要好好治疗。在看完病人之后,还视察了黄泥楼村群众土埋钉螺的情况,一个灭螺人员拿了钉螺给大家看,陈云副总理关切地对灭螺人员说:“不要用手直接抓钉螺,以免感染。”
从里浜村出来,驱车到青浦城。陈云又从高低不平的青安路步行至环城乡的仓桥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沙地浜自然村,视察了火焰灭螺,又看了群众挥动铁铲土埋钉螺,陈云副总理询问了两种灭螺方法的效果及经济价值。当时许多农民围上来了,陈云副总理的讲话是带着浓重青浦口音的普通话,因此青浦人听起来十分亲切。多人马上猜出了这位首长是陈云副总理,他们以尊敬的目光凝视着陈云。接着陈云副总理还视察了粪便管理和水管工作,又询问了农民对种双季稻的意见,在场的社干部姚雪根作了如实反映。在返回县委的途中,经过县血防站的治疗组,陈云副总理视察了血吸虫病人的治疗情况。他走进病房,向病人们亲切慰问,并问病员傅锦铃:“你在治疗前身体怎样,经过治疗后身体好吗?”傅回答说:“以前经常生病,这次治得蛮好。”当离开病房时,又向大家招手致意,对大家说“安心养病”。走出血防站后门,又参观了城隍庙(当时已改为粮库)和曲水园。后来到县委用午餐,因张怡事先听警卫人员说,陈云副总理想到附近小饭店用餐,所以张怡一人到饭店去吃面了,没想到还未吃,县委派人找到了他,并说是陈云副总理要他一起到县委吃饭。张怡的心情又一次激动,陈云副总理对一个基层的血防干部是多么的关心。这次吃的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吃过午饭没有休息,县委负责同志向陈云同志汇报了青浦县的血防工作情况,陈云副总理对每个具体防治措施中的效果和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推算着全国使用这些措施要花的代价。他的许多原话已经记不清了,但他讲话的精神还深刻地留在张怡的脑海里。如谈到血防工作的重要性时,陈云副总理认为:血吸虫病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大祸害,对人民群众的危害很严重,共产党要关心群众疾苦,消灭血吸虫病是造福人民的好事,是为子孙后代做好事,如果让血吸虫病蔓延下去,要影响民族的繁荣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是政治问题。彻积极防治的方针和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要有一个讲究实效的计划,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去做,党委要加强领导,结合生产,要有步骤地进行工作,今天做不完,明天再做,要反复斗争,直至消灭。
下午三时左右,陈云副总理兴致很高地看了聚星街市容,走到码头街八号到了他当年高小读书时住宿的地点,他登上楼看了他当年的宿舍,并说,我小学读书时就寄宿在这里的。然后从县前街往北,这时已经尾随许多群众,他们多么希望看一看敬爱的陈云副总理,到了县委门口,他与大家亲切握手,一一告别。这样,张怡向陈云汇报工作的三天就结束了。、陈云副总理在国事繁忙的情况下,专程回故乡青浦调查血防工作情况,亲自访贫问苦,看望病人,亲自深入现场,实地视察,亲自听取汇报,分析比较,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直留在张怡的脑海里。事隔一月,由周总理亲自签署的“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发表了,张怡学习后感到格外的亲切。因为指示中的主要精神,陈云副总理在调查血防工作中已给了大家教导。现在青浦全县已经胜利实现了消灭血吸虫病,但是,陈云副总理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心连心的高尚品德,密切联系群众,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永远激励着青浦人民。
(转载自2013年文汇出版的《青浦掌故新编》)在谈到各项防治措施时,陈云副总理非常强调要贯
责任编辑:张杏梅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