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3月27日,纪念民革上海市委员会正式成立65周年
微信公号“上海民革”  
2020-03-27 06:56 字号
今年3月27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员会成立65周年纪念日。
65年前,民联、民革上海分会等5个地下组织经整顿,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员会。65年来,在民革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丁超五、赵祖康、徐以枋、厉无畏、高小玫等历任领导带领全体上海民革党员,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精神,坚定信念,继往开来,努力承担参政党地方组织的历史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即日起,“上海民革”公众号将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回首上海民革成立与组织发展的历史记忆,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上海民革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和促进祖国统一各方面的履职实践,记录当下民革人对新型政党制度如何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的思考与感悟。
回望如歌岁月,重温光辉足迹;接续民革薪火,传承优良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初心依旧,让我们唤起共同的民革情怀、民革力量,满怀激情地踏上新的征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中央由重庆迁回南京,政治中心随之东移。1946年,由谭平山、陈铭枢、王昆仑、朱蕴山等人在重庆组建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开始以上海为中心开展活动。同年底,由李济深创建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在上海成立了民促华中总支部(后改为民革上海分会)。这两个组织都以反独裁、反内战,争取和平民主为奋斗目标。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后,又在上海成立了民革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民革上海临时分会和民革上海特别小组3个地下组织。这些地下组织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运用民革的社会关系,配合中国共产党策动国民党部队官兵投诚起义、收集国民党方面的军政情报,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上海,为上海解放贡献了力量。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民革中央派员整建上海民革各地下组织,成立了沪宁区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沪宁区临工会”)。1950年初,上海各地下民革组织除上海分会之外的内部整顿工作大致结束,沪宁区临工会的预定任务基本完成。为了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加快建立统一的民革上海市地方组织的步伐,3月间,民革中央决定撤销沪宁区临工会,另行成立上海市分部筹备委员会。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筹委会”)自1950年4月7日正式成立起,至1955年3月27日随着民革上海市第一届委员会的选举产生而宣告筹备工作结束,历时整整5年。
上海环龙路善庆坊10号(今南昌路83弄10号)民联联络站
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备委员会组建
1950年3月,民革中央委派丁超五、何遂、陈建晨、吴艺五、戴戟、诸尚一、梁弼群、赵继舜等8人为筹委,并指定以丁超五为召集人。至5月间,中央又加派武和轩、周旧邦2人为筹委。1951年7月间,再加派赵祖康、汪季琦、刘侠任、梁佐华4人为筹委。
1950年,民革中央派丁超五等同志为上海市分部筹备委员会委员
筹委会常务委员会推定由丁超五、陈建晨、吴艺五3人担任,在丁超五留闽尚未来沪就职期间,一度由民革中央指定由陈建晨以丁召集人名义代行职责。1950年8月起,丁超五因病请长假,由武和轩代理常委职务,并自此时起,召集人之职务改为由3位常委共同负责,并由吴艺五担任驻会委员。筹委会机关内部设秘书、宣教、登记、审查等4个组(不久后登记、审查并为一组),在驻会委员与正副秘书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1951年11月,遵照民革中央指示,筹委会撤销驻会委员名义,改设秘书主任,由赵继舜担任。1955年3月,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支持协助下,得以调派交叉党员吴尊为同志参加筹委机关的领导工作,具体担任市分部筹委会副秘书主任职务,为民革领导层增加了新生力量。
筹委会成立后,各地下组织成员前来登记者有400余人,经过审查,通过121人为正式党员。1951年上半年,在镇反运动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登记阶段,筹委会发展党员的工作一度停顿。其后,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协助下,先后在工务局、税务局、卫生局等市级机关中吸收了一批代表性较大的进步人士和中共党员、青年团员参加民革组织。至1952年年底,党员人数上升至319人,其中机关工作人员占60%以上。
由于所属党员分布全市,为做好组织管理工作,筹委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或按地区编组,或按地区和党员所在单位编组,成立了基层组织。1951年7月,筹委会将党员按地区编组,分江宁区、长宁区、徐汇区、静安区(分甲、乙两组)、北站区、北四川路区、虹口区、卢湾区、榆林区(分甲、乙两组)、常熟区、嵩山区(分甲、乙两组)、老闸区、黄浦区、提篮桥区、江湾区18个小组。另有文教、政法、工商3个不定期的座谈会(也是一种小组的形式)。
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委会关于张汇文等担任区级组织召集人的通知
之后,筹委会在市卫生局、税务局、公用局、工商局、地政局、民政局、工务局吸收了一批党员,并分别成立了7个民革小组。此后,因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将工务局小组改为支部。至1951年底,筹委会所属基层组织有1个支部、6个机关小组、18个地区小组,另有3个不定期的座谈会。以后又相继成立了房地局、商业局、财政局、市财委等机关小组。
1953年4月起,根据民革二届二中全会提出基层组织党员要“面向业务”“结合业务,改造思想”的要求,筹委会决定将原按地区划分的各小组,改按党员生产单位或职业性质编成新的小组,并将改编后的各小组和机关各小组合并划分为5个系统,由筹委会有关委员分工联系,加强领导,沟通上下情况。
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备委员会主要工作
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委会自成立起的5年间,在中共上海市委与民革中央的领导、关怀、支持下,组织得到了不断的锻炼和发展,先后设立了学习委员会、审查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增产节约委员会、组织制度改进委员会等专委会开展工作,积极投入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及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的斗争,参加了经济恢复及政权、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建设工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随后美国出兵朝鲜进行武装干涉。筹委会负责人丁超五即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发表讲话,强烈谴责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呼吁上海民革党员和全上海、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争取和平幸福,坚决与美国侵略者斗争到底。7月25日,筹委会与上海各民主党派联合举行反对美帝侵略朝鲜和台湾大会。11月27日,民革在京举行二届二次全会,确定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民革当前的中心政治任务。筹委会热烈响应这一号召,一方面立即发表声明,表示拥护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和民革中央的决议,一方面当即组织全体党员进一步学习讨论,消除对美帝的一切幻想和恐惧心理,仇视、蔑视和鄙视美帝国主义。1951年1月7日,筹委会举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宣传大会。10日,又联合上海各民主党派举行大会,向党员和所联系的群众反复宣传抗美援朝的重大意义。
筹委会在捐献飞机大炮、参加赴朝慰问团、鼓励党员子女和亲友参军、参加赴朝医疗队等方面也都热烈响应:先后发动党员200人次捐献现金或贵重首饰达5546万元(旧人民币);筹委会常务委员武和轩,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委员周旧邦、梁佐华参加了第三次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奔赴朝鲜前线和后方,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20多位党员动员家属加入人民志愿军或军事干校;还有,上海著名的结核病专家徐续宇等同志参加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工作,在前线艰苦奋战半年多,为抗美援朝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参加土改工作方面,1951年3月间,华东军政委员会号召上海各民主党派推派成员参加上海郊区土改工作。民革党员响应号召、积极报名参加,筹委会决定一部分人参加上海郊区土改工作,一部分人根据土改工作的进程,分阶段、有重点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经过甄选,民革党员被批准参加土改工作的有11人,分阶段进行参观学习的有21人,并于4月10日分赴上海郊区有关乡镇。5月,上海市协商委员会号召各民主党派继续推派成员参加郊区土改,民革党员报名更为踊跃,被批准参加土改工作的有16人,参加参观学习的计有79人。10月初,华东军政委员会再次发动上海各界人士参加皖北土改,筹委会所属各级党员纷纷报名参加,被批准参加的有44人。
1953年起,我国由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进入了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建设时期,民革中央为了推动党员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提出了“在党和行政领导下,面向业务”的号召。为此,筹委会先在全体党员中布置学习,然后在思想初步取得一致的基础上,依照生产单位和职业性质,将原有地区小组、加以改组,设立4个机关支部、1个机关支部筹备小组、13个机关小组、7个文教小组、3个工商小组和4个综合小组。
同时,为了便于反映情况、交流经验,筹委会建立了新的汇报制度,即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基层组织,分成系统进行汇报,而由筹备委员分别主持,进行具体领导。此外,为了累积“面向业务”的经验,指定工务局支部第五小组为分部试点小组,并由各支部分别培养支部的试点小组。工务局支部第五小组自作为试点小组以后,以“面向业务”为中心,拟定了小组计划,党员们根据小组计划,又拟定了个人计划,并在小组会议上经常汇报自己的工作、思想和生活情况,一发现问题,就展开讨论,及时解决。这样,对帮助党员做好岗位工作起到积极作用。筹委会成立后的5年中,不少同志获得功臣、模范或先进工作者称号,如,徐学明在建筑工程中提出、采用了“焊板衔接法”“先填土后打桩的办法”和“泥结碎石路面一次浓浆办法”。又如,陈贵翼创造了“陈贵翼查估工作法”。
民主党派不仅要帮助成员加强学习、做好工作,而且要团结和帮助周围的群众。为此,筹委会先后举办多场“学习讲座”,并邀约社会上较有代表性的人士,举行座谈会。这些讲座和座谈会,尤其在“五反”期间举行的几次工商座谈会,对团结、教育周围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各机关基层组织,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如卫生局支部经常结合该局中心任务或国内外时事,举办大型、中型或小型座谈会,并与该局中共党委宣传部结合办时事讲座,取得显著成效。
1955年3月27日,民革上海市第一次党员大会在上海市卫生学校大礼堂举行。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刘述周莅会,民革中央指派戴戟为监选人。大会由武和轩主持,赵祖康代表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委会作工作报告,当天到会党员420人。由此,民革上海市委员会正式成立。
经民革上海市第一次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民革上海市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为丁超五等19人,候补委员为曹寅甫等3人。一届一次市委会议推定丁超五为主任委员,赵祖康、吴艺五为副主任委员,丁超五、赵祖康、吴艺五、徐周良、武和轩、诸尚一、戴戟等7人为常务委员,武和轩为秘书主任,副秘书主任为赵继舜、吴尊为。
民革上海市委员会成立后,上海民革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至1955年底,上海民革党员人数为449人,计有5个支部、27个小组。市委会机关沿用秘书、组织、宣传3处机构建制,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和组织全体党员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在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健全了地方组织,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在上海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中书写了难忘的篇章。
(原题为《从民革上海市分部筹备委员会到民革上海市委员会正式成立》)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