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评论
  • 收藏
乔家路的历史足迹
陈烨/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2-14 08:59 字号
上海老城厢乔家路,是一条人文底蕴深厚的老街。这里原是称为乔家浜的河道,民国初期填筑马路。徜徉于此,能追踪这座城市的历史,寻觅它的一串脚印。
徐光启故居“九间楼”
乔家路234—244号,保存着一座古老建筑,它就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故居“九间楼”。
徐光启出生于上海城南太卿坊祖宅,自幼勤奋攻读,努力进取。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他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廉洁奉公,生活简朴,“通籍四十年,室庐不改”。他毕生潜心于农学、水利、数学、历法、军事等科学范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的成果颇丰:如所著《农政全书》内容丰富、门类齐全,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与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是第一部汉译欧洲经典数学著作。因而,《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记载:“(他)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他在北京逝世后,朝廷派员专程将遗体护送回上海安葬,墓园即今光启公园。
太卿坊原为纪念明代太常寺少卿沈瑜的牌坊,后街巷以此命名。徐光启的祖父曾经商,得以购地在太卿坊建宅院,共三进,后天井北面楼阁外便是乔家浜,沿岸筑篱笆墙,并在水面造廊桥。徐光启生前藏书万卷,均置于太卿坊祖宅“尊训楼”。清初,太卿坊在动荡中遭焚,徐家也未能幸免,房屋仅剩最后一进;它面阔九间(后又被毁两间),俗称“九间楼”。民国初期,乔家浜填平筑路,居民遂沿乔家路辟门出入。1931年春,县基街(因县衙坐落于此而更名)所矗纪念徐光启的阁老坊,因“年代过久,失于修理,残缺零落,时虞倾圯”被拆,这条邻近乔家路的老街也改称光启路。
“九间楼”虽年代久远,却仍具昔日风格,楠木梁柱依然完好,柱础、斗拱和宽厚楼板等还是当年旧物,梁上镌刻卷水云纹。1956年,进行文物普查时,住在“九间楼”的一位居民曾捐赠明代徐光启绢本画像和崇祯皇帝所赐黄绫诰命两件。
花岗岩旗杆石有故事
乔家路143号,相传为明末将领乔一琦故居遗址,西侧药局弄口墙上钉着“最乐堂遗址”牌子;但也有学者认为,曾在此建宅者是乔一琦的族兄弟。
乔一琦诞于官宦世家,他天资聪颖,年轻时就喜好驰马击剑,能驯服狂野烈马;而且,刻苦练习书法,专攻怀素、二王笔法,人称“乔公子”。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33岁的乔一琦得中武举,被委以把总;不久任辽东广宁卫(在锦州东北)守备,旋移驻山海关东之滴水崖,曾写大字“镇星之精”于石壁;后又任辽东镇江卫(在鸭绿江边)游击将军,严格操练士兵。万历四十七年(1619),乔一琦担任辽东经略杨镐所部左路先锋,抗击后金进犯。在萨尔浒之役,乔一琦屡次指挥激战,曾所向披靡;最终,左路主将刘綎轻敌中计陷入重围,他率兵救援时使努尔哈赤的儿子、女婿殒命,自己也身中数箭,处于腹背受敌的绝境,但宁死不降,事迹载入《明史》。乔一琦的英雄气概值得褒扬,其书法作品也受到珍视,他录所著18首诗的草书帖及其金刚经石刻两种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清代前期,“最乐堂”曾由乔一琦侄孙乔光烈居住。乔光烈为乾隆二年(1737)进士,历任湖南巡抚、甘肃布政使等职,著有《最乐堂文集》。当年,乾隆皇帝在苏州见到乔光烈时称赞道:“汝家真文武世家也!”
随着岁月推移,“最乐堂”仅有遗迹可寻;乔一琦遗像原供于药局弄乔氏宗祠,“文革”初期遭焚。如今,在乔家路143号门前,尚存一块方形花岗岩旗杆石,正面刻三支戟,民间传说寓意“连升三级”。
“宜稼堂”住过“上海船王”
乔家路77号,为清代“上海船王”郁泰峰故居“宜稼堂”旧址。
郁泰峰立志以文化、经济振兴家乡,他继父兄接手经营郁森盛沙船号后,拥有沙船近200艘,致力于开辟南北航运,发展海外贸易。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是上海沙船业之鼎盛期,辛元欧的《上海沙船》说:“当时有史可查的沙船商号有30余家,其中最有名的有:王永盛(桐树)、郁森盛(泰峰)、沈义生(晚香)……1855年,郁家还捐款数十万修建上海城墙,可见其资本的雄厚。”郁家陆续设钱庄、商号、典当行等百余家,许多企业分布于上海县城,遂有“郁半城”之称;郁泰峰也热心于公益,常为做善事不遗余力,咸丰皇帝曾钦赐“从二品顶戴”。
道光五年(1825年),郁泰峰购得原乔氏“宜园”,更名“借园”,在此兴建“宜稼堂”。此系两层楼房,结构为砖墙立柱、抬梁式构架、榫卯结合;平面呈四合院状,共四埭三进,每埭五开间,正屋前有东、西厢房。每进的前后设门楼和天井,正屋和厢房之间设小天井,俗称“三进九庭心”;沿乔家浜还设统阳台,夜间点亮灯笼,用于河道照明。在楼东侧,另造双开间东厅,前排为戏台,中隔天井,北屋为花厅,屋后为假山,再后为船厅;西侧设长廊避弄,其南端为轿厅,北端为厨房。整座宅第在设计方面可谓匠心独具,崇古而又趋时,朴实中又显豪华。
“宜稼堂”虽经历晚清战火损坏和长期风雨侵蚀,但旧址基本保持了完整的江南宅院风貌。
“梓园”接待过爱因斯坦夫妇
乔家路113号,为清末民初上海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书画家王一亭故居“梓园”遗址。
王一亭从小喜好画图,13岁时进钱庄当学徒,工余在广方言馆学外语。早年经营过海运业务,被聘为日本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在沪买办。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负责上海分会财务;上海光复后,历任上海军政府商务总长、华商电气公司董事、中华银行董事、大达轮船公司董事、湖州电灯公司董事长。1912年,当选上海总商会协理,后任会董、特别会董;笃信佛教,曾任中国佛教会常务委员、佛学书局董事长、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晚年,他潜心于书画艺术,多次去东灜举办画展,并组织梓园书画同门社;而且,还致力于各种慈善事业,参与筹办华洋义赈会、孤儿院、残疾院、同仁辅元堂、难民救济会等。
清末,王一亭购得郁氏“借园”部分园址,因内有一棵百年梓树,遂更名“梓园”;在这里,他兴建了新的府第。该园沿街的两层西式门楼上,有罗马柱浮雕,中间为吴昌硕的“梓园”题额;园中有佛阁、假山和池塘以及各种景物,广栽花木,还饲养鸟类。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携夫人艾尔莎访日途经上海,应邀到“梓园”赴晚宴,他在致辞中说:“今晚来此,非常愉快。一到中国,就看见许多美术精品,使我有深刻的印象,尤其佩服王一亭先生的作品。”他在日记中也写道:“驱车穿过迷宫般的黑暗街道,去一位富翁的画家(按即王一亭)家里吃中餐晚饭。房子外墙高冷,外面黑暗。里面,节日般灯火通明的走廊,环绕着浪漫的带有如画般池塘和花园的庭院。”
如今,“梓园”遗址尚存一幢塔式楼房和一座两层佛阁;在后面,还有一排宽敞的平房,可见大大的斜顶、高高的廊柱和雕花门窗,据传那曾是王一亭的客厅和书房、画室。
责任编辑:陈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2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