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提案故事丨航运中心提案助力上海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港
政协头条记者 刘子烨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11-29 10:41 字号
■ 提案时间:1986年
■ 提案简述:制定长远开发综合规划,使上海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港
■ 提案成果:1996年,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 提案人:袁随善,时任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5月28日,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开港运行17个月,俯瞰包括四期在内的壮观的洋山深水港。 图片来源 东方IC
经过多年建设,上海港已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航线最多、航班最密、覆盖面最广的港口,其国际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根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30多年来,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上海市的民主党派成员、政协委员一直参与其中,他们撰写的一件件提案转化为航运中心建设的“助推器”,为提高上海核心竞争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一直是各方建言献策的立足点。
港口发展要面向世界
在20世纪80年代,政协委员就已十分关注上海港的建设。1986年,市政协委员袁随善递交“上海的港口发展应当面向世界,不要局限于黄浦江内选址,而要符合航运趋势,通过技术民主,制订长远开发综合规划,使上海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港”提案。
提案提出,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是向下游发展,港口推向海上,有了适应的港口,就能使贸易兴旺,带动一大片工业。比如,荷兰在鹿特丹建成“欧洲港”,有计划地疏浚、布局,采用先进设备及管理办法,便利船东。当时投资很大,但尔后的得益使全国经济上升,成为国际航运、贸易的中心。在他看来,上海港的建设宜参考国外的经验,分析其趋势,结合我国客观条件,做出主观努力,为子孙后代更大的成就创造条件。如果上海港的计划只是向上游发展,与世界趋势背道而驰,大船限于吃水不能前来,将来上海港可能失去成为世界大港的机遇和优势。此外,由于我国的开放、搞活政策,来上海的船数和港口吞吐量仍在增加,如果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上海港的紧张情况将更为突出。他提出,上海港具备成为良好港口的条件,如,拥有全国最大的修船设施和最多的技术员工,有足够的淡水供应,有供油设施,有相对较好的通讯设施,有铁路、公路、空运、江船、驳运便于海陆、海空和海江联运,出口、转口、进口的货物不断增多……他建议,市政府主要领导召集各有关方面,百家争鸣,技术民主,筛选方案,研究建造上海国际港,使上海发挥海运、国际贸易中心的作用。
袁随善提出的“上海成为真正国际大港”的构想,10年后成为现实。1996年,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2005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洋山保税港区同时启用。2008年,袁随善撰写的这件提案,被评为上海市政协优秀提案荣誉奖。
加强国际航运中心软硬件建设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之后,将为上海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提供强大支撑。之后,围绕国际航运中心的配套硬件、软件建设,本市各个民主党派踊跃建言。
在2006年的上海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农工党上海市委聚焦硬件建设,递交了“关于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交通规划、建设的建议”提案,指出与洋山深水港区、浦东国际机场的吞吐量相比,配套交通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少问题,如,内河航道等级普遍较低,通航能力很差;道路交通与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农工党上海市委提出,上海要真正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综合交通建设必须加强。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加快建设步伐,尽早完善集疏运整体规划,其中包括:抓紧规划、建设连通海港、空港、洋山岛的铁路网络;进一步加强临港新城和相接的南汇、浦东地区的道路网络化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加强市、区两级政府对航道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内河航道建设进度,增强外运能力。
在2009年的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九三学社上海市委聚焦软件建设,递交了“努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指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包括政策法规、船舶服务、金融服务、加工服务等多方面)功能还欠发达。其中,在船舶融资方面,与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从事航运金融业务的中资机构在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方面与外资机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从事航运金融机构的管理人员中既懂保险,又懂外语、贸易、航运、海商海事、国际法律公约和惯例的人才相对较少。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有针对性地提出4条建议:建立国际海事仲裁中心, 大力发展船舶租赁融资,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船员输出平台,加强航运人才的培养工作。
这两件提案,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其中,农工党上海市委的提案办理结果为“已经解决”。对于九三学社上海市委递交的提案,承办单位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表示,2009年5月11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从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和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其中许多内容吸收、体现了九三学社市委的提案建议。
制度创新推动航运功能升级
2010年后,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迈向纵深,不少民主党派、政协委员提出,过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基础设施与港口吞吐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未来,对标世界公认的一流航运门户枢纽城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在制度创新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功能升级。
在2017年的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民盟上海市委递交“关于加快服务制度创新,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提案。其中指出,上海在航运服务制度方面,如海事服务、船舶登记服务、综合物流服务、船员税收、法律环境、行政服务等,与国外的差距仍然存在;在法律、政策等配套措施方面,与国外相比尚有不足。
民盟上海市委提出,上海在服务制度创新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深化自贸试验区航运制度创新,打造航运供应链服务网络,提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强化金融、保险等高端航运服务,打造航运服务产业链,提升航运服务全球话语权;优化海关、国检等口岸监管服务,打造航运服务支撑体系,提升航运服务国际竞争力。
对于这件提案,承办单位上海市交通委表示,正如提案中所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关键服务要素的集聚程度、业务规模、辐射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他们将结合提案的各项建议,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同年,市政协经济委也提交了“关于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其中提出,上海高端航运专业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有限,且水平不高,先进航运要素的集聚与辐射能力相对有限,成为制约上海航运中心功能提升、全球一流航运枢纽地位确立的核心短板。为此,上海需要加快建设航运产业链中高能级的服务及要素市场。
对于这件提案,承办单位上海市交通委的回复是“列入计划拟解决”,并表示,着眼于中长期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必须聚焦高端航运要素市场。他们将在后续工作中充分采纳提案的建议。
近10年来,除了这两件具有代表性的提案之外,还有许多政协委员、民主党派都提交了这方面的提案。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方方面面,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政协专委会总计递交了近60件提案,这些凝聚着各方智慧力量的建言,很多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采纳或落实,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