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75年前毛泽东的这篇即兴演讲,点明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初心
2019-09-09 13:53
字号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中央警备团一名普通共产党员张思德的会上说:“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既是一篇悼念革命战士的沉痛祭文,更是鲜明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用通俗流畅的言语点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初心——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立党的根本、信仰的根本、革命的根本、执政的根本,具有永恒的价值意义。
2019年9月9日,毛泽东离开我们43年了。 小红(ID:hszs1921)带大家重温《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一起了解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普通战士张思德的牺牲深深感动毛泽东
1942年10月,中央成立警备团,负责党中央的保卫工作。警卫一连班长张思德因个子大、身体好被调到警卫队工作。他沉默寡言、吃苦耐劳,项项工作都很出色,毛泽东很喜欢他。
1944年,中央决定次年在延安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解决与会代表的烤火问题,中央的邓捷负责调人去安塞烧炭。因缺乏会烧炭、打窑的人,就请警备团去人做技术指导。张思德会打窑洞和烟道,和另外两人被派前往,张任副队长。
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挖一个新的炭窑时,因土质松软,上面雨水渗透,造成塌方。张思德把小白推出窑外,自己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年仅29岁。
和战友一起烧炭的张思德(左)
战争年代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张思德是毛泽东等主要领导同志的警卫员,因此,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决定把消息直接报告毛泽东。
“报告主席,张思德牺牲了。”古远兴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见他正聚精会神地批阅文件,几次张口才说出声。
待到听清,毛主席惊讶地放下笔,双手按着桌子站起来。听完张思德牺牲的简要经过,他沉痛地说:“前方打仗死人是没办法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不应该!”
点着一支烟,毛主席站在窗前,深情地望着安塞山张思德牺牲的方向:“这件事,你向你的上级报告了没有?”古远兴回答说:“没有,我想直接报告给主席就行了。”
“这不行,你还要向你的上级报告。”
毛主席皱了皱眉:“张思德现在在什么地方?”“还被压在炭窑里。”
毛主席显然生气了:“怎么能这样呢?要尽快挖出来。放哨看好。山里狼多,不要被狼吃了。要是被狼吃了,你的队长就不要当了。”又问:“张思德的遗体挖出来准备怎么处理?”“主席,我打算刨出来就地安葬。”
艰苦战争环境,古远兴决定从简办理后事。“不行!”毛主席不高兴了。他思索了一会,吐出一口浓浓的烟,数着指头给古远兴明确指示:
“第一,给张思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
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即兴讲话
8日,中央警备团、中央社会部、中央办公厅和中央直属机关的部分同志共1000多人,在延安枣园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主席台的四周摆满了中央办公厅、中央社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央机关、西北公校和警备团送来的用松树枝和白纸花做的花圈。台上方挂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的横幅。正中间放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挽词:“向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台上中央挂着一面带有镰刀和斧头的鲜红的党旗。在这鲜红的党旗下,悬挂着张思德的遗像。
下午2时多,毛主席从枣园的住所走了出来,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在叶剑英、任弼时、李富春、王稼祥、陶铸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会场。
当宣布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开始时,会场上所有的同志肃立,向烈士默哀。接着,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张廷祯致悼词。悼词致完后,毛主席亲手拿着他自己题名的花圈,献在了张思德的遗像前。
毛主席缓缓转过身来,向全体到会同志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解放日报》刊登的毛泽东参加张思德追悼会情况。
毛泽东多次压缩讲稿,最终成就经典
毛泽东的讲话是即兴演讲,没有讲稿。但讲话一开始就很吸引人,他的秘书拿出笔和本开始记录,比较完整地记录下了整个讲话,共有1.5万余字。
追悼会之后,他的秘书在整理讲话过程中反复研读,觉得这篇讲话内容深刻,意义深远,应该作为党员教育的素材。于是,在整理誊清以后就送到毛泽东那里请他审阅,并请示毛泽东可否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毛泽东说,这是自己的即兴演讲,有感而发,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就不用发表了。但他的秘书又跟毛泽东说,讲话中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自己教育很大,如果发表就能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这对我们党的工作是很有利的。毛泽东听完后沉思了一下说:“你先把讲稿放这里吧,我看看再说。”
晚上,毛泽东认真看了一遍讲稿,也感觉张思德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们党十分宝贵的财富,确实应该在党员、军队和人民中发扬光大,所以应该发表文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但对于文风简练的毛泽东来说,这稿子太长了。于是,他开始修改压缩,一遍之后,文章剩了8000多字。他还是觉得长,又修改到5000多字,仍觉得长,又继续修改压缩,直到第五遍压缩到688个字(不含标点)时才觉得满意。
这时,他又觉得标题《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太普通,不能直达文意,不能突出讲话精髓。他稍事斟酌,用毛笔划掉了原来的标题,在上方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我们后来读到的经典文章《为人民服务》就此诞生。
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在《解放日报》发表,同时还刊载了追悼会和毛泽东讲话情况及张思德同志的生平事迹。许多人看了文章和张思德的事迹后都深受教育,同时又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能亲自为一名普通战士开追悼会并发表讲话而深受感动。其它根据地的报纸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很多人把报纸收藏起来反复阅读。由于文章短小精炼,语言朴实易懂,朗朗上口,有的人都能背诵全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随着文章的传播而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一面旗帜。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概括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并写进了七大报告,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永葆生命力的传家宝。
最后
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篇课文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原题为《75年前毛泽东为普通战士发表的这篇即兴演讲,点明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初心》)
这篇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既是一篇悼念革命战士的沉痛祭文,更是鲜明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同志用通俗流畅的言语点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和初心——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立党的根本、信仰的根本、革命的根本、执政的根本,具有永恒的价值意义。
2019年9月9日,毛泽东离开我们43年了。 小红(ID:hszs1921)带大家重温《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一起了解这篇文章背后的故事。
普通战士张思德的牺牲深深感动毛泽东
1942年10月,中央成立警备团,负责党中央的保卫工作。警卫一连班长张思德因个子大、身体好被调到警卫队工作。他沉默寡言、吃苦耐劳,项项工作都很出色,毛泽东很喜欢他。
1944年,中央决定次年在延安召开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解决与会代表的烤火问题,中央的邓捷负责调人去安塞烧炭。因缺乏会烧炭、打窑的人,就请警备团去人做技术指导。张思德会打窑洞和烟道,和另外两人被派前往,张任副队长。
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和战士小白一起挖一个新的炭窑时,因土质松软,上面雨水渗透,造成塌方。张思德把小白推出窑外,自己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年仅29岁。

战争年代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张思德是毛泽东等主要领导同志的警卫员,因此,警卫队队长古远兴决定把消息直接报告毛泽东。
“报告主席,张思德牺牲了。”古远兴走进毛泽东的办公室,见他正聚精会神地批阅文件,几次张口才说出声。
待到听清,毛主席惊讶地放下笔,双手按着桌子站起来。听完张思德牺牲的简要经过,他沉痛地说:“前方打仗死人是没办法的,后方生产劳动死人不应该!”
点着一支烟,毛主席站在窗前,深情地望着安塞山张思德牺牲的方向:“这件事,你向你的上级报告了没有?”古远兴回答说:“没有,我想直接报告给主席就行了。”
“这不行,你还要向你的上级报告。”
毛主席皱了皱眉:“张思德现在在什么地方?”“还被压在炭窑里。”
毛主席显然生气了:“怎么能这样呢?要尽快挖出来。放哨看好。山里狼多,不要被狼吃了。要是被狼吃了,你的队长就不要当了。”又问:“张思德的遗体挖出来准备怎么处理?”“主席,我打算刨出来就地安葬。”
艰苦战争环境,古远兴决定从简办理后事。“不行!”毛主席不高兴了。他思索了一会,吐出一口浓浓的烟,数着指头给古远兴明确指示:
“第一,给张思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
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即兴讲话
8日,中央警备团、中央社会部、中央办公厅和中央直属机关的部分同志共1000多人,在延安枣园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主席台的四周摆满了中央办公厅、中央社会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央机关、西北公校和警备团送来的用松树枝和白纸花做的花圈。台上方挂着“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的横幅。正中间放着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挽词:“向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台上中央挂着一面带有镰刀和斧头的鲜红的党旗。在这鲜红的党旗下,悬挂着张思德的遗像。
下午2时多,毛主席从枣园的住所走了出来,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在叶剑英、任弼时、李富春、王稼祥、陶铸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会场。
当宣布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开始时,会场上所有的同志肃立,向烈士默哀。接着,警备团政治处主任张廷祯致悼词。悼词致完后,毛主席亲手拿着他自己题名的花圈,献在了张思德的遗像前。
毛主席缓缓转过身来,向全体到会同志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泽东多次压缩讲稿,最终成就经典
毛泽东的讲话是即兴演讲,没有讲稿。但讲话一开始就很吸引人,他的秘书拿出笔和本开始记录,比较完整地记录下了整个讲话,共有1.5万余字。
追悼会之后,他的秘书在整理讲话过程中反复研读,觉得这篇讲话内容深刻,意义深远,应该作为党员教育的素材。于是,在整理誊清以后就送到毛泽东那里请他审阅,并请示毛泽东可否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毛泽东说,这是自己的即兴演讲,有感而发,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就不用发表了。但他的秘书又跟毛泽东说,讲话中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自己教育很大,如果发表就能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这对我们党的工作是很有利的。毛泽东听完后沉思了一下说:“你先把讲稿放这里吧,我看看再说。”
晚上,毛泽东认真看了一遍讲稿,也感觉张思德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我们党十分宝贵的财富,确实应该在党员、军队和人民中发扬光大,所以应该发表文稿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但对于文风简练的毛泽东来说,这稿子太长了。于是,他开始修改压缩,一遍之后,文章剩了8000多字。他还是觉得长,又修改到5000多字,仍觉得长,又继续修改压缩,直到第五遍压缩到688个字(不含标点)时才觉得满意。
这时,他又觉得标题《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太普通,不能直达文意,不能突出讲话精髓。他稍事斟酌,用毛笔划掉了原来的标题,在上方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我们后来读到的经典文章《为人民服务》就此诞生。
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在《解放日报》发表,同时还刊载了追悼会和毛泽东讲话情况及张思德同志的生平事迹。许多人看了文章和张思德的事迹后都深受教育,同时又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能亲自为一名普通战士开追悼会并发表讲话而深受感动。其它根据地的报纸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很多人把报纸收藏起来反复阅读。由于文章短小精炼,语言朴实易懂,朗朗上口,有的人都能背诵全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随着文章的传播而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一面旗帜。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概括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并写进了七大报告,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永葆生命力的传家宝。
最后
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篇课文
《为人民服务》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责任编辑:陈睿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