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上海市政协走上前台,“专门协商”由此启航
政协头条记者 王文佳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8-20 10:01 字号
一至四届市政协提案数量和分类统计表(资料来源:《上海人民政协志》1998年6月第1版)
1955年5月12日至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代行人代会职能的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走进了历史。作为“参谋、策划、建议、协商”机关,市政协走上前台,开始向专司政治协商的专门协商机构转变,沪上“专门协商”由此启航。
两个多月后,1955年7月30日,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新的时代对上海城市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经济形态开始从商业、工业并重向以工业为主逐渐转型。
在中共上海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积极探索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和专门协商机构功能,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上海添砖加瓦。
调研首秀
聚焦重大问题 广泛凝聚共识

1955年5月25日,市政协一届一次会议闭幕后仅10天,一个重大课题调研就启动了。这是市政协成立之后的第一次调研。当天,三个由市政协委员组成的调查小组,赴江苏常熟、昆山和浙江嘉兴农村进行实地考察。
1953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农民生产的粮食由国家统一收购,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这项政策实施后,社会上不时出现“农村粮食供应发生问题”等传闻。市政协首次调研承担的就是这项“重大课题”,要向社会释疑解惑,为决策提供参考。
调查小组包括立信会计创始人、民革党员诸尚一在内共有11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农村调查考察期间,调查小组一方面听取当地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生产互助合作等情况的介绍,另一方面召开座谈会,直接聆听群众意见。“你对粮食统购统销有啥意见?”“对贯彻落实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有哪些建议?”……调查小组一路走一路问,还通过到农民家中串门访问等方式,了解了农村粮食供应和统购统销工作的情况,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在翔实调研的基础上,三个调查小组分别写出调查报告,结论基本一致,即所到农村在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后:一是农民的粮食基本上是够吃的,粮食供应是充足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高的;二是广大农民是欢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三是农村统购统销工作中有过一些缺点,由于及时补课和农村粮食“三定”政策的落实,农民不安的情绪已经逐步消除,趋向稳定。
调查报告分析,造成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工作一度紧张的原因,并不是农村粮食供应不够,而是由于农民的思想习惯不适应,农村工作中存在宣教不够、重购轻销、工作方法简单粗糙等缺点。报告建议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及时克服工作中的缺点,保证粮食合理供应,使国家建设顺利进行。
事后,市政协请调查组将调查情况向市、区各界人士7000多人作了汇报,对消除各界人士在粮食问题上的紧张心理、澄清是非、提高认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座谈研讨
贯彻“双百方针” 重拾创造激情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文学、科学研究的思考自由、辩论自由、创作和批评自由。“双百”的提出,为知识界注入了一缕春风。“用‘兴奋’和‘激动’来形容当时知识界的心情毫不为过,一股创造的激情在此激荡浦江两岸。”时为复旦大学副校长兼生物系主任的谈家桢曾这样回忆。
1955年6月底至7月底,上海市政协组织上海学术、文化界人士200多人,就贯彻落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召开系列座谈会,包括3次小型座谈会、1次大型座谈会和10次分组座谈会。与此同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市政协联合举办“双百”方针专题广播节目,邀请学术文化界人士10多人录音播出。
在征求谈家桢对“双百”方针的意见时,他将郁积已久的心声一五一十地全部倾吐出来。在党中央的关心和“双百”方针的指引下,谈家桢牵头成立了遗传学研究所,实现了国内高等院校在这一项目上零的突破。
“双百”方针的提出,也让舆论工作和科研工作环境大为改善。《新民晚报》与许多报纸在《人民日报》倡导下,纷纷改版。新民晚报社社长赵超构提出“短些,再短些;广些,再广些;软些,再软些”,在新闻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那时上海还在筹备建立上海市社联,学术生态环境很好。”民进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邓伟志回忆,在“双百”方针指引下,有关“商椎”“对商榷的商榷”的论著层出不穷,学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建言资政
促进工业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

一手是强大的工业基础,一手是雄厚的科技实力——上海借助这两大优势,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一展身手。回顾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史研究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曾说:那时候,上海对全国的主要贡献可概括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建设。一个基地,即支援内地建设的基地;两个中心,一是全国工业中心,一是全国科创中心。
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市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通过多种方式建言资政,为上海和全国发展提供助力。
1956年7月30日,市政协举行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陈丕显传达中共上海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着重讲了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充分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生产”的方针,以及调动一切力量来贯彻这一方针的问题。会上,常委们对此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贯彻这一方针将使上海工业从消极作用转变为积极改造和合理发展。
1958年10月,市政协集中讨论上海建设和改造的方针任务。1960年5月,市政协集中讨论“深入开展技术革命,把上海建设成为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工业基地和先进的科学研究基地” 的问题。1963年12月23日,在市政协三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委员们表示,上海科技方面也要建成为一个全国的基地,做成一个样板。上海发展科研工作,要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目前虽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好了许多,但与先进国家比还落后很远。希望上海工业向高、尖、精方向发展,为科研工作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
从1956年起,市政协各工作组也积极开展活动,组织委员和各界人士讨论了生产安排、增产节约、改善商业经营管理、加强市政规划、保证科技工作者有时间从事科研活动,以及教育、科研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等问题。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将有关建议转送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多数被采纳。
责任编辑:王敏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