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创建于清末,民革中央首个挂牌的党史教育基地原来在这里
2019-08-14 16:08
字号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创建于1902年,停办于1923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校址在河北保定市,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民国后改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校的最初负责人是冯国璋,当时称总办(即校长)。1906年,改由段祺瑞接任。其后,军事专家蒋百里、第二次直皖战争中任皖军总指挥的曲同丰等都先后担任过校长。
从1912年算起,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保定军校是中国军人的摇篮,培养了大量为反抗压迫和民族独立而战、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战的革命军人。保定军校的建立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
河北保定军校纪念馆是民革中央第一个挂牌的党史教育基地。2011年9月19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河北省保定军校纪念馆举行。
民革与保定军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革创始人、民革中央第一届主席李济深就曾在该校学习并留校任教。民革中央原副主席裴昌会先后在保定军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民革前辈、著名抗日将领蒋光鼐也曾在保定军校深造。
保定军校原占地3000余亩,1948年7月,军校校舍被当时的国民党驻军拆毁修筑工事。保定解放后,军校旧址成为河北省农场,后改为保定畜牧场。1993年7月,军校旧址成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在军校旧址上建起了保定纪念馆第一期工程,扩建了军校纪念馆,修复了军校检阅台。新扩建的保定军校纪念馆总投资200多万元,占地12亩,包括军校大门、东西耳房、东西配房、东西厢房、尚武堂(校长室)及部分校舍,主要建筑均仿照原军校式样,为青砖灰瓦,小式硬山。军校检阅台也进行了修复,基本恢复原来的历史风貌。
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革组织和党员不断来到这里参观学习,了解民革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经历,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原题为《民革中央首个挂牌的党史教育基地,原来在这里!》)
责任编辑:徐晓阳

-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