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一场小型深度学习座谈会,让上海市政协委员感慨“话题诱人”
政协头条记者 谢臻  
2019-05-15 08:28 字号
“今天的话题太‘诱人’了!”5月14日,在市政协“中国道路的文明性质”小型深度学习座谈会上,市政协常委程国樑由衷地感慨。
“诱人”一词,生动地诠释了这场座谈会的效果。开场45分钟的专题讲座,请来的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邹诗鹏委员,他的讲座,更像是一堂深入浅出的思想启迪课。
从中华文明传统的特质,到面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中国道路及其文明再造,再到新自由主义、全球资本主义及其西方逆全球化态势下重思中国道路的文明性质。邹委员很少发表判断性的观点,更多的是把他自己研究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联系历史事件、国际形势,甚至是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与委员们畅所欲言。
在讲座的过程中,他还不时抛出问题:“如何理解中华文明传统的绵延性?”“今天的中国如何表达自信?”“如何处理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参会委员们的思考热情。
在邹委员的启发下,不少像程国樑委员一样原本没打算发言的委员,也都纷纷抢起了话筒。虽然来自科技、经济、医卫、企业等等不同的领域,但委员们发现,从“文明”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不仅感悟颇多,还能找到许多共同话题,达成更多共识。来自各行各业的委员们的发言,也恰恰都在印证着邹诗鹏的开场白:中国道路之自信,绝不是心理性的自负和浮夸,而是开放性地理解中国道路的文明再造及其对人类文明再造的贡献。
本文图片由 郁薇红  摄
市政协学习委常务副主任王国平说,用“文明”的思维方式解读中国道路,能更充分地展现我们的文明自觉、文明自信与文明发展理念,从而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责任编辑:徐晓阳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