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 评论
- 收藏
艺术大师笔下的劳动节与劳动画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5-04 14:18
字号


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其漫画以诙谐、幽默、暖暖的温情为主调,被称为无字的散文,无声的诗歌,牵动人思想行走的小说。






中国著名长寿画家,一代宗师。精通中西方艺术,在一个多世纪的人生旅程中,与上海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紧密的关联,也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主张东西方艺术要互相沟通,以自己民族文化为基础,发展新的中国艺术。作品追求意境,构图常密不透风,但不觉局促,运用明亮的色彩,强烈中显示出柔和,极具独特的风格。



杰出国画艺术大师,新金陵画派大师。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颤笔”,画风古拙、稳健。曾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之一。


师承家学,山水取法沈周,旁及诸家曾任北京大学文科讲师、北京古物陈列所副所长。北伐以后因对政府腐败不满,愤而辞职,以卖画为生。在书画界卓有声誉。


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美术家,教育家。1921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学医,课余学绘画。1925年前往巴黎叙利思绘画研究所学画,1927年在巴黎格朗歇米欧尔研究所深造。回国后,系统研究中国画论、画史,是新兴美术启蒙运动组织者之一。



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师,美术教育家,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


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风景油画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


著名国画家、教育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禀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所倡导的“笔墨当随时代”和“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始终不渝地贯穿于他的创作实践、生活实践和教育实践之中。


中国画大师。24岁入上海中国文艺学院专攻国画,师从黄宾虹、张大千、沈尹默、汤定之等先生。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


中国海派书画画匠,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陶瓷美术家。12岁随叔父王大凡(“珠山八友”之一,景德镇陶瓷美术名家)学绘瓷画。1979年被轻工业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为首位获此殊荣者。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责任编辑:杨一宁

- 20
- 评论
-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