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评论
  • 收藏
铁路百年传奇:见证浦东发展轨迹
黄媛/浦江纵横  
2019-01-30 08:43 字号
2000年6月11日,上海地铁二号线通车典礼,间隔25年后铁路再现浦东。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市长徐匡迪到场,见证浦东发展的铁路之重。
近百年前,浦东就有小火车穿梭往来,川沙南汇人坐火车转轮渡去浦西打工经商见世面,浦西的少爷小姐乘轮渡转火车到浦东郊游白相,方便来兮。
1925年通车的上川铁路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浦江纵横》
创造了这方便的是几个浦东人:黄炎培、穆湘瑶、张志鹤、凌云洲、顾兰州等,1921年1月,他们发起成立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炎培。从浦东塘工善后局和川沙县交通事务所手里取得上川县道30年的经营权,建起了浦东历史上第一条铁路,也是近代上海第一条民间招股的商办铁路。
造铁路是要钱的,而且投入相当高,第一期就需要资金15万。当年民政总长李平书动过在浦东修沪金铁路的念头,因资金而搁浅。靠政府拨款是白日梦,只能依靠民间的力量。黄炎培率众人用了现代的方式筹款——发行股票。就在上海街头卖股票凭证,认购者踊跃,资金问题妥妥解决。黄炎培亲自撰写《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序言》。
1925年10月8日,上川铁路庆宁寺到龚路段,长13.9公里竣工通车。翌年7月10日,第二期工程龚路至川沙段通车,全长为21.5公里。1936年,又分别从川沙县政府和南汇县政府取得川钦县道和南川县道承租权,将铁路延伸到了祝桥站,总长达35.35公理,沿途15个站,全线通车。
上南铁路蒸汽机车
川沙火车站遗址的“飞虹复道”——上面是火车轨道,下面是人行通道
因当时新建的川沙铁路与川沙城区的主干道北门外街(即今王桥街)交叉穿越,特意追加投资建造的一座小型立交桥,长11米、宽1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孔为拱形,阔约8米,桥底最高处离地3米,可行人也可通车,桥面北侧铺设铁轨,南侧宽约4米为人行道。1926年立交桥完工,时任川沙县县长李冷为此桥题写了桥名“飞虹复道”四个大字。这是浦东第一座立交桥,足足比上海第二座立交桥共和新路铁路旱桥早出生了31年。
浦东的第二条铁路,是从周家渡到南汇周浦镇的上南铁路。这条铁路比上川铁路晚一年建成,却早了18年结束,运行了31年。领衔开发这条铁路的是被誉为浦东开发先驱的穆湘藕。1922年5月,上南县道从周家渡到南汇周浦镇竣工,上南长途汽车公司开办汽车客运。1925年春,因经营亏损,由上南公司在原有路基上铺设轻型轨道,通行铁道机车,全长13.85公里,经过县境杨思、三林、陈行地区。
两条铁路建成后,成为现代工业文明向浦东更深入地挺进的依托,浦东地区的纺织业、抽纱业迅猛发展,光川沙一地抽纱公司就多达130余家,开足马力欲追赶浦西。
川沙火车站遗址的“飞虹复道”——上面是火车轨道,下面是人行通道
两条铁路命运相似,抗日战争爆发后,铁路运行得不到保障,部分路段被炸毁。解放后,铁路得以修复,1957年12月,由于城市的扩展,上钢三厂的发展,上南铁路先被拆了,打回原形,复为上南公路。上川铁路长寿了些,1949年7月17日,已任中央政府领导的黄炎培还约当年修建铁路的同仁,一起乘上川铁路小火车回家乡参加活动。1975年,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拆除上川铁路,原因竟然是没有配件。拆除后的机车被移往苏北农场,运送石头围海造田。同年拆了路基,开辟建成上川公路,从上川县道——上川铁路——上川公路,绕了一圈重回原点。从这一年起浦东的铁路史进入空白期,长达25年。
改革开放后,2000年2号线开通,然后4、6、7、8、9、11、12号线,规划中的20、22、24号线,以及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的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运线,一条条铁路在浦东纵横交错,浦东百年铁路再现新传奇。
川沙站遗址,两扇漆黑的木栅栏仍然保留着上世纪20、30年代的建筑风格
川沙的小火车一直运行到1975年
2007年,凌凯礼,当年上川铁路公司三大股东之一也是铁路的设计师凌云洲的曾孙,找到了上川铁路小火车站遗址。凌企云从小就给子女讲述浦东小火车的故事,讲述祖辈对家乡的贡献。1999年,凌企云去世,临终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乡的小火车,希望儿子能回到故土寻找小火车的轨迹,不要让那段历史淹没。父亲去世后,凌凯礼开始着手收集相关资料,跑川沙档案馆、顾路镇文史办、找曹路镇凌家圈很多的老人了解那段历史,心心念念想“将上川铁路川沙站原样修复,再现当年的生活场景。把这里做成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铭记那段历史。”几经周折,他的愿望总算局部实现。上川铁路的川沙站原址是华夏东路、车站路口,拆除后一度按原址复制了“川沙火车站”。2008年为建造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华夏东路高架道路,“旧址”又被拆除。2013年6月,川沙新镇将“川沙火车站”和“飞虹复道”合二为一,在华夏东路、北市街口,放置机车一台,纪念上川铁路历史。
(原题为《浦东铁路百年传奇》)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3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