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之收官篇
人民政协报  
2022-11-29 07:44 字号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源自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关于中华文明溯源的持续关注和研学讨论,读书群中百家争鸣,研讨会上崇论闳议,线上线下交相辉映。正是人民政协这一巨大智库内的众多“超级大脑”,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从8月30日《何以中国 何以不朽》到11月24日《听文物讲述“何以中国”》,我们用11组报道,在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等遗址遗迹中追溯中国的根基与发源,用描摹考古人的工作日常向这些“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的人们致敬。尽管力所不逮,但我们努力学习了考古学科的发展和每项发现、每个遗址的重要价值和内涵,力求在每一句追问中使广大读者了解远古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并吸收历史遗产给予的深厚滋养。
今天,我们以6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殷切寄语为“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收官,但是从中华文明探源中挖掘考古遗址和文物遗存蕴含的中国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的探索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我们是谁,从何而来,将往何处去”的终极问题,仍需我们所有人用心去回答。

叶小文——
何以中国其命维新

《人民政协报》历经半年的系列报道“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精彩不断,引人瞩目,叹为观止,令人惊喜。
正如编者所言,“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发端于何时、何地?经历过怎样的曲折、回合?这些问题牵系根脉,事关‘何以中国’。不同于世界其他远古文明,独立起源的中华文明能延续发展至今的内在脉络是什么?这个文明古国如此强的韧性和生命力是如何造就的?又能为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文化自信和智慧?这些是当代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
围绕国人最关心的这些问题,系列报道带着读者探良渚,观陶寺,进石峁,析殷墟,解三星堆之谜,继而带我们领略《科技考古:勾勒古代中国的历史细节》《学科融合:让考古变得更加精准、安全、高效》……这些报道,实证雄辩,栩栩如生,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我们,把许多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我们,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呈现给我们。
跟着这些报道,我们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半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沿着这些文明探源的足迹,我们尤其能感悟到,我们的先人和我们的文明之中,所蕴含的无穷无尽的智慧。
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在一次传统村落调研会上所说,“后代一定比前代更有知识,但后代却不一定比前代更有智慧。智慧是什么?统而言之,它是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三大关系的理念和能力。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处理这三大关系的方式,其精华便是智慧。时代不同,处理这三大关系的理念与办法会有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后代就比前代处理得更好,也就是说后人并不一定比前人更有智慧。因此明智的后人懂得向前人学习智慧,这就是传统之用!”
我们必须尊重文化传统,学习文化传统,学习前人的智慧,“这就是传统之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我们的文明传承中,我们中国先人的智慧中,就包含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代代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日日出新的智慧。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五千年文明未曾中断的泱泱大国、文明古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进程中,应该也可以对人类作出新的较大的贡献。
又想起当年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上留下的金石之言:“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何为“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为何“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细读“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的报道,进而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的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可以了然,可以释然。
(作者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单霁翔——
中华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殷墟、三星堆……在“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中再次看到这些掀起了中华文明起源神秘面纱的名字,我感慨万千。洋洋洒洒数万言间,历代考古工作者和历史研究工作者们为还原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过程所做的巨大努力跃然眼前,让我们在“何以中国”之问中,感受了考古的发现之美与中华文明之美。无论是作为一名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者,还是《人民政协报》廿载的忠实读者,我都倍感欣喜。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一,具有原生性、可信性、整体性、连续性、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中华文明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百年来,中国考古学不断发展,考古学家在中华大地上勤奋地发掘、研究、探索,逐渐地让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问题更加清晰。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放眼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孕育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拥有这一伟大文明的民族,我们在保护和传承好古代文明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许多独特的中国经验。
中国是一个文化遗产大国。通过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能更加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特征,也就能进一步理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位置。只有保护文化遗产,把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下去,才能在当下和未来人类栖居地建设中更好传承中华文明的根脉。
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要让世界遗产融入民众的现实生活,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的世界遗产以鲜活的文化姿态走向世界。我们要充分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为什么下决心通过《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聚焦世界文化遗产传承的原因——以适应时代更新的信息技术和形式,来做面向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文化传播。
我们通过行走、追寻和求索,呈现中国独特的景观和历史文化脉络,讲述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找和守望中华文化根脉的故事,彰显自古以来的文化精神,勾连历史与现实的价值,让公众共情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认知、了解、感悟、喜爱和传承的演进中,深刻体会中国特色,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产生绵延的爱国动力。
我一直认为,保护和利用都不是目的,传承才是目的。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丰富,中华文明的智慧之火就会永远光照未来,文化的精髓就会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并在与时代的碰撞中不断抽出生命的新绿。
中华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作者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学典——
审视当下、思考未来的重要启示

几个月以来,《人民政协报》推出“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持续引发热议,将近年来关于中华文明溯源的讨论再次推向高潮。在我看来,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策划这一专题并开展集中报道,以呈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历史进程,回应了时代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如该系列报道开栏导语所说:“通过探访解读全国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梳理描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蜿蜒绮丽的脉络,以呈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文明何以不朽。”这体现了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重大部署的贯彻和落实。
系列访谈中,专家们的翔实解说让我们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了第一次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良渚文化,充满奇妙、浪漫而独具个性的三星堆文化,担当了中华文明探源坐标和基石的殷墟文化,等等,无不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当下、思考未来的重要启示。
在系列报道中,殷墟考古的专访把我们带入了90多年“大邑商”的探寻之旅——探寻中华民族刻入基因血脉的文化自信之根。就在一个月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时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为我们打通历史的中国与当代的中国、立足中华五千年文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提供了根本指导。
在系列报道中,我们领略了三星堆文化——一个曾经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2000多年的文明的苍茫背影。三星堆文化对中原文化、殷商文化有选择性地吸收,并在拿来之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制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这正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不绝的奥妙所在,也是今天读懂中华民族、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
在系列报道中,良渚考古的标志性意义尤其令人振奋,80多年来几代人薪火相传,承载的是赓续中华民族历史文脉的情怀。今天,中华文明的起源上溯到五千年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包括考古学在内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仍然任重而道远,立足五千年中华文明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这应当是“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给予我们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
宋镇豪——
为解读中华文明古老密码笃行不怠

国家文物局11月10日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议,听取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最新进展,解读其中的价值与意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当时我担任现场点评专家。回顾一代代学者前赴后继、薪火相传、接续探秘,未有止境,真是感慨多多。
文字,是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文明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尚书》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墟甲骨文是三千年前殷人用典册记录历史之外另一种文字表达载体,而今世甲骨文的重大再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甲骨文是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五大自源古典文字之一,是地下出土的中国独特而最早的成文文献遗产,也是生生不息汉字和汉语的鼻祖,传承着真正的中国基因。殷墟遗址90多年来呈规模、建系统、立体系的持续奋进、成果迭出的考古发掘工作,甲骨文发现迄今120多年来学人稽疑破难的矻矻探索,奠定了中国古史由已知推未知的无可替代的出发点。殷墟考古和甲骨文声气与共,一为世界文化遗产,一见世界记忆文化名录,为探索中国上古文明信史提供了真实宝贵的物证,可谓是“殷墟考古传文明,甲骨记忆述信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甲骨文的世界繁富而多彩,甲骨文遗产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基因和绵绵流长的历史根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文明探源之重要资源。我们要重视推进甲骨文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挖掘甲骨文的多重价值,解析甲骨文中的精神价值符号和人文思想菁华。
通过“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我得知关于中华文明溯源的专题讨论近年来持续在全国政协委员中保持着火热温度。无论是读书群内的线上交流,还是线下的研讨座谈会,大家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关注和研学让人感佩。对于我们史学工作者来说,也倍感任重道远。
十多年来,我的精力主要扑在甲骨文全息性整理研究方面,未来还将结合全国甲骨藏品全息性整理研究的愿景,推进计算机人工智能深度识别甲骨文关键技术研发,在甲骨文故乡安阳师院协同构建“殷契文渊”甲骨文信息大数据平台,推动甲骨文三维数据建模档案建设,甲骨文考释与殷商史阐述、甲骨文与殷墟考古研究等。我将继续对标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守着学术良知和科学精神,激发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与考古学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内生动力,为解读中华文明古老密码笃行不怠。
(作者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教授)
张连起——
何以中国?是以中国!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明是一个原生、本土的文明。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录下来的历史。多元一体的格局、兼容革新的能力,成为中华文明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共同的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增强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回溯《人民政协报》历经半年的系列报道“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探二里头,究良渚,揭石峁,通殷墟,解谜三星堆,大遗址见证大变局,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宣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呈现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传播中华文明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意义格外重大。
我们读过的古代典籍都把黄帝和炎帝时期作为中华文明的肇始,但古代文献毕竟属于古史传说,难以作为信史。由此,随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疑古说盛行。对于中华文明5000多年持怀疑态度,甚至否定夏朝的存在。以一把西方的尺子度量,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只能从符合“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城市)并为甲骨文所证明的商朝后期开始算起。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坚实的考古材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证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实可信的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工程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国家观,以国家的出现作为判断一个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志,突破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三要素”的桎梏,提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在没有发现当时文字资料的情况下,从考古发现中判断一个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关键特征,即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规模巨大且制作考究的宫殿或神庙、规模大且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形成了表明尊贵身份的礼器和礼制、宽大壕沟或高大城墙以及大量武器随葬反映出的战争频发。这是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为丰富世界文明起源研究理论作出了中国贡献。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今天,遥看中华文明的“满天星斗”,追寻中华文明的“皓月当空”,探知多民族国家生生不息的力量,照亮中华文明发展的辉煌之路。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既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也是激励中华儿女赓续文明、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我们平添了基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骨气、志气、底气。新时代政协委员,必将同心构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
高蒙河——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9月28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要讲话发表二周年之际,上海电视台邀请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王巍和我到演播室做《最早的中国·文明探源看东方》大型融媒体直播特别报道节目。编导告诉我们,节目将从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何以中国”系列大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入手,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成果,以若干考古现场多点连线及多媒体融合报道的形式,还原中华文明从涓涓细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无独有偶,在这之前的8月30日,《人民政协报》“新闻眼”栏目,以整版篇幅开启了“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通过探访解读全国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梳理描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蜿蜒绮丽的脉络,以呈现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文明何以不朽。
我欣慰地注意到,京沪两地媒体在金秋时节的大型考古报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好事成双之趣。他们甄选的传播主题都与“文明探源”和“何以中国”有关,甚至连线或探访的考古现场也很是接近,那些过去只有考古学界知晓但近年越来越家喻户晓的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三星堆、殷墟等具有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价值的著名遗址都赫然在列,而且科技考古、多学科考古、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等都被当作了共同传播的话题。
媒体传播考古成果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就曾整版刊发过解读陕西半坡遗址考古成果的《我们祖先在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生活情境》一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拍过明十三陵定陵考古的纪录片《地下宫殿》,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今,媒体推出的考古成果更具传播系列,更显时代主题,更加聚焦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和“何以中国”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传播、转化工作,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众所周知,通过发现研究去复原历史、凭借保护利用来贯古通今的中国考古学,已走过了一百年风雨兼程之路,已从象牙塔里的冷门绝学,发展出两条踔厉前行之道:一是持续践行务实求真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借以复原古代中国历史,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二是不断开拓进取,延展出保护、利用、传承的全新领域,既向世人全面真实地展示了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还进入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助力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其实,“何以中国”何止是复原历史?文明探源又岂止是追溯源头?如果说各大媒体通过“何以中国”让大家了解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那么“是以中国”还将帮助我们回答“这就是中国”的宏大时代命题。这种命题既是考古学的,又是全社会的,既是中国式的,还是全人类的,既是新时代的,又是新未来的。
(作者系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考古学教授)
(原题为《“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之收官篇》)
责任编辑:张杏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