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澎湃社论:新举措能出尽出,全力稳增长保就业
澎湃新闻  
2022-05-19 18:36 字号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座谈会。李克强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新举措能用尽用、能出尽出,既体现出当下经济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表明了稳增长的态度和决心。值得一提的是,参加会议的12个省政府负责人,来自于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其中,10个省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十位,凸显出这次会议不单是一场座谈会,更是一场稳增长动员会。
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日益突出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最新公布的4月份宏观数据显示,我国工业增加值环比下降7.08%、消费环比下降0.69%、固定资产投资环比下降0.82%、1~4月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20.9%。
一般而言,同比看程度,环比看趋势,如果再结合4月进出口总值环比下降1.7%,就可以看出消费、投资和外贸都在趋势上进一步转淡,凸显出稳增长的紧迫性。而且,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达6.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持续承压。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今年以来,我国加大了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仅4月份国税总局就向企业发放了8000亿元的留抵退税,这相当于定向降准接近0.4个百分点。而且,定向降准资金直达企业,可以直接改善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提高企业御寒能力。
在货币政策方面,上个月央行实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5300亿元基础货币。央行的“宽货币”,正为市场主体的“宽信用”提供弹药。此外,今年以来,一般性的减税降费,也在持续聚能汇力。
当然,现阶段财政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刹住4月份经济的进一步走弱,既有疫情的影响,也揭示出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市场主体由于看不清前景、投资边际收益率难以有效覆盖边际敞口风险,而不愿进行信用创造。
为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激活市场主体的信心,改善市场预期,这需要拓宽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可行空间。李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进一步畅通物流大动脉和微循环,支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合法合规境内外上市融资,“要用改革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无疑抓住了突破现阶段困难的牛鼻子。
改革是打开发展空间的希望之门。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市场的边际投资收益率。一旦边际投资收益率获得改善,且超越对应的边际敞口风险,那么预期就会开始转强,市场主体就会获得更多生存空间。这将给市场带来由里而外的活力,甚至激发进行资本支出的动力,转向信用创造,从而通过稳市场主体实现保就业保民生。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