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百年正芳华,从一台演唱会看越剧的百年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10-26 19:26 字号
【编者按】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一百年以来,党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思想,领导文艺工作,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使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联合推出“建党百年·我们的文艺”微评,上海一批文艺家、评论家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上海的文艺发展历程,用文艺评论等方式回顾、梳理、总结百年来党领导文艺工作包括创作、理论评论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展望新时代繁荣创作、发展评论的前景。
百年正芳华,从一台演唱会看越剧的百年
杜竹敏

今年6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携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各院团,推出了“百年正芳华——东方之韵名家经典演唱会”系列。京剧、越剧、沪剧、评弹四场演出展现了四大剧种、曲种在党的引领下,百年来、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的发展。其中,“百年正芳华·越剧专场”更是以26段唱段,10位梅花奖得主的“豪华”阵容,打破了人们对该剧种“私定终生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以柔美清婉见长的江南越剧在红色题材、现实题材领域的创作成果。
整场演唱会共分为“英雄赞歌”“壮志抒怀”“美好时代”三个篇章,大致以作品创作时代为脉络,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抗争、建设主题,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第一篇章“英雄赞歌”既有对反抗压迫、追求真理、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英雄的讴歌,也有对新中国成立后,以满腔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英雄的赞颂。从《江姐》《忠魂曲》《双枪老太婆》《刘胡兰》等作品中不难发现,越剧的“红色题材”创作虽然涉及面颇广,但女性英雄形象仍占据主要地位。这与剧种的女性审美意识颇有关系。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周恩来总理等大力支持越剧“男女合演”,“女子越剧”和“男女合演”双花并蒂,尤其在现实题材创作方面,男女合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越剧发展的脉络来看,它最突出的特征还是以其独有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在舞台上塑造了大量优秀女性形象,在英雄形象的塑造上,也更注重于“情”字,如《忠魂曲》中的“记得当年清水塘”,《江姐》中的“哭老彭”,抒发的也无外乎女子之情、夫妻之情,讲述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侠骨柔情。
《江姐·绣红旗》王志萍
《江姐·哭老彭》胡佩娣
《忠魂曲·记得那年清水塘》忻雅琴、李旭丹、陈栏芳、陆志艳
而在“建设年代”的英雄形象的塑造上,越剧的表现手法则更为多样。越剧自诞生之初就有善于学习借鉴的优良传统,早期越剧改革从话剧、昆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中吸收养分,迅速建立起自身审美体系。得益于全国范围内各剧种间的广泛交流,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越剧展现的空间不再局限于江南,《红色医生》《台湾儿女盼春风》《火椰村》等以少数民族同胞为主角的作品,甚至是国外现实题材作品先后搬上舞台。在此过程中,越剧工作者在音乐唱腔、舞美服装、表演等方面积累了剧种本体与民族特色融合的经验。《红色医生》中的藏族音乐旋律与越剧流派唱腔,《台湾儿女盼春风》中的高山族舞蹈与越剧身段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2020年,上海越剧院推出脱贫致富题材剧目《山海情深》,作品以贵州苗寨为背景,舞台上演绎了大量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苗族歌舞。不得不说,《山海情深》的诞生也离不开早期越剧人在少数民族题材剧目创作之路上的探索。
《红色医生·红日绿树花开》丁小蛙
《火椰村》选段 方亚芬
《山海情深》选段 许杰、樊婷婷
演唱会的第三篇章“美好时代”,顾名思义即为进入新时代后越剧工作者的新创作和作品所反映的人民幸福生活。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艺思想指导下,这一时期的作品创作更为自由、理念更为创新。“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对现代生活的再现,也通过精神层面的“现代理念”传达。现场演唱的作品有体现中华美德传承的《我的娘姨我的娘》,有表现创业之路的《云水渡》,也有虽然是传统题材却对今日中国人思想依然有所影响的《王阳明》。相比于早期越剧创作,这类作品在表现手段上也更为丰富。
《云水渡》选段 陈飞(绍百)
《王阳明·吾心光明》吴凤花(绍百)
整场演唱会中较为特殊的是第二篇章“壮志抒怀”。这一篇章由五首毛主席诗词谱唱构成。作品创作于不同时代,展现的是越剧发展历史上颇有代表性的艺术尝试——越歌。《七律·长征》《送瘟神》《沁园春·雪》等作品或流派特征浓郁,或更接近于歌的旋律,以灵动自由的方式展现领袖豪情,结合演唱会开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尾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不难得出结论,越剧音乐在戏歌方面的创作确实是走在各剧种前列的,从中也体现了越剧工作者在不同时期,结合人民艺术欣赏需求,在守正创新、转型发展、普及传扬方面的努力。
《送瘟神》杨婷娜
《沁园春·雪》盛舒扬、王柔桑
越歌《唱支山歌给党听》钱惠丽、王婉娜、俞果
一台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虽然无法完整展示越剧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的发展,但不同时代代表性剧目的展现也充分体现了百年来,越剧人在党的领导下,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培根铸魂,用优秀的创作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追求。
正如演唱会的主题所揭示的:百年正芳华,未来更可期。
(作者系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编剧,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文编 | 忻   颖
美编 | 音   云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