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詹宇波:完善产业生态推动平台经济发展
詹宇波/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7-27 11:28 字号
平台经济是上海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当前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平台经济整体规模全国领先,但落后于北京、杭州等地。二是新型平台不断涌现,但产业生态尚不成熟。借助于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上海吸引了大量“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型平台企业入驻,已形成由拼多多、哔哩哔哩、小红书等企业组成的互联网新阵营方阵。但与此同时,上海在平台产业链培育上仍存在不足。以培育平台主播的MCN(网红孵化器)机构为例,上海头部MCN机构数量不仅远低于北京,也未出现像杭州如涵这样的上市龙头企业。2019年,上海头部平台企业小红书在尝试建立自己的产业生态时,也遭遇了和MCN机构之间的摩擦乃至冲突。三是平台经营环境有所改善,但是出现了新的平台造假趋势。我国平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面临非常复杂的环境,将会遇到很多新的挑战。四是平台反垄断已进入落实阶段,但上海本地电商平台面临垄断性平台的恶意冲击。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反垄断指南》),对平台依靠市场势力“二选一”和“大数据杀熟”等行为的遏制在全国范围内进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事实上,早在《反垄断指南》颁布之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于2020年1月20日发布了《关于开展不正当竞争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旨在重点打击互联网平台经济等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即便如此,由于上海本土电商平台在同行业中处在龙头地位者较少,因此其供应商仍然受到占据支配地位的平台“二选一”的要求。五是平台灵活用工模式增加了劳动者就业机会和收入,但是劳动关系认定难和劳动保障缺失增加了劳动者风险。六是上海平台经济成长迅速,但在数字平台新领域的探索有待进一步强化。上海平台经济的起步晚于杭州、北京等城市,但依托上海优越的数字经济基础,经过数年已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亟须探索推进数字产权制度建设、搭建数字交易平台等。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在这方面的探索显得不足。为此,我在此围绕上海平台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重点支持上海新型“去中心化”平台,创造环境引导其做大做强。上海的新型电商得以迅速发展,其中“去中心化”平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类平台更加贴近消费者,更加重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上海应当对此类符合消费发展新趋势的“去中心化”平台给予更多支持。
培育平台经济全产业链,完善上海平台产业生态环境。平台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有赖于全产业链的配套和跟进。应考虑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建设平台经济产业园,在土地、资金、物流补贴、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与平台相配套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网红孵化器MCN机构、供应链企业、营销企业的发展。
提高监管水平,完善区域间监管协同。针对平台垄断、造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部门需要强化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提高不正当竞争监测、取证的技术手段,同时加强在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执法手段等方面的培训,加大专业监管人才的培养及引进,提高监管的专业性及有效性。此外,考虑到互联网跨地域的特征,针对平台的监管应强调区域间协同合作。
从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来规范平台用工。从包含平台、入驻商家、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全社会福利角度来考虑和规范平台用工问题,处理好发展和规范之间的关系,力求兼顾各方利益。将灵活用工纳入到劳动法律法规一体化建设中,推动完善该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鼓励支持平台为灵活就业群体设计有效的保险和激励机制。
继续扩大数字贸易交易促进平台的覆盖面。突出上海在信息、要素和资源集聚方面的优势,在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外包等领域加快推进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平台经济联系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探索促进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试点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引导数字贸易类示范基地集聚相关市场主体,吸引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落地。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