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从“花鼓”到“沪剧”
卢毅/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7-20 07:26 字号
中国的许多民间戏曲起源于农村地区,沪剧也不例外。据《上海沪剧志》所载,沪剧原是在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乡村传唱的山歌俚语,又称为“东乡调”。起初是一种连说带唱的表演形式。到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逐渐向作为戏剧表现形式的‘对子戏’和‘同场戏’过渡,当时群众又把它称为‘花鼓戏’”。
由于植根农村,起初花鼓戏多描写乡村男女的爱情故事,其中有一些低俗露骨的“淫秽之词”。早在嘉庆年间,花鼓戏就遭到明令禁止,但见效甚微。到了19世纪中晚期,由于花鼓戏的演出范围开始从农村向城市拓展,地方士绅也加入了打击花鼓戏的行列。艺人们被迫将表演场地转入租界。然而,在官府的穷追猛打下,在租界的演出也受到阻碍。
演员们只能或边走边唱(即“跑筒子”),或在街头临时圈地卖艺(即“敲白地”),以此躲避追查。为了长久地维持生计,他们将花鼓戏改名换姓作“本地滩簧”,简称“本滩”或“申滩”。由于当时的“苏州滩簧”在上海市民阶层中广受欢迎,于是本滩也借此东风,在形式上由立唱改为苏滩的坐唱。
20世纪初,报纸上屡有关于本滩在茶肆演出、客座满盈的报道。如1904年的《申报》中就有言“马家厂旁南园小茶肆主,招人歌唱滩簧,观者如云,异常热闹”,可见那时本滩已开始为城市底层市民所接纳。该时期代表人物许阿方和胡兰卿,被视作沪剧界的“祖师爷”。
辛亥革命后,施兰亭、邵文滨、胡锡昌、陈阿东等一批本滩艺人主动响应政府文化改良的号召,对本滩中的“淫词秽语”进行了调整。1914年4月,《申报》上登出准予改良滩簧开唱的信息,本滩就此获得了官方认可.
而后,“天外天”“新世界”“大世界”等游艺场的出现,无疑又给本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1914年,施兰亭等人组织了沪剧史上第一个专业艺人团体——“振新集”;同时,用“申曲”名称代替了“滩簧”。
这一名称一直沿用到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被正式定名为“沪剧”。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