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一颗赤子之心满怀报国之志 ——陆定一在交通大学的青葱岁月
章玲苓、贾彦兴/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7-14 07:26 字号
陆定一(左)和张永和晚年在北京聚首  (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这篇被收进中学语文课本的《老山界》,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以生动优美真挚细腻的笔触,叙述了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难爬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至今作为散文经典,广为传颂。它的作者是192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科、时任中央军委二纵队宣传干事的陆定一。
陆定一(1906—1996),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负责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陆定一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让我们翻开交大历史档案,追溯志士成长的足迹。
胸怀大志
陆定一(1906—1996),出身于江苏无锡的名门望族,幼时聪颖过人,小学毕业即已博览群书,能写一手好文章。1918年夏,因仰慕老交大校长、国文大师唐文治以及学校深厚的国文底蕴,遂报考这所当时堪称“东南表率”的学府的附中,一试即中。
陆定一酷爱武术,相信习武会强身健体。入校后不久即加入学校的技击队。除参加学校的训练和比赛外,还经常应邀表演于沪上和外埠,潭腿、春秋大刀、子母枪等节目,屡得赞许。尤其是与人合作的“三英战吕布”最具特色,令观看者心驰神往。“五四”罢课后,陆定一随技击队每天清晨向国旗行礼后,即到操场练习,熊熊爱国烈火化为重重刀光剑影。
在班级里,陆定一是年龄最小的。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对算术颇有造诣。中学毕业纪念册中,还留有他写的《作算一得》一文。
中学时代的陆定一伶俐开朗,为人谦和,深得同学喜爱。虽然家中经济条件优越,却不喜衣饰,唯好旅游,因为他相信旅行可以增加见识、增长知识。他的足迹遍及东南各省各大城市、各名胜古迹,常对同窗好友说:“吾不能踏遍名山大川是为恨耳。”他喜欢读古侠士小传,至精彩处,会不禁击节称快。中学毕业之际,同学引用了《论语》中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谋也”来评价陆定一,并断言“将来造就正未可量试,拭目以观之”。
参加五卅运动
1922年9月,完成了中学学业的陆定一以优异的成绩直升大学部电机工程科。这一年,他刚满16岁。
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步步紧逼,封建军阀连年混战,国内经济衰败,民不聊生。陆定一怀揣着“科学救国”的信念,发奋读书,认为自己的祖国只要发展实业,富强起来,列强就不敢欺侮。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4年1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交大的一些进步学生满怀信心,投入国民革命运动中。他们多次邀请恽代英、施存统等人来校演讲。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开展,迅速提高了广大青年的革命觉悟。
在新思潮的激荡下,作为《南洋周刊》言论编辑的陆定一,和其他同学一起把以前只刊登学术文章和学校动态消息的校刊《南洋周刊》改变成政治性的刊物,宣传国民革命。1925年5月,在《为五四、五九纪念告同学》一文中,陆定一大声疾呼:“我们现在要造成良好人格,有学问而且康强的自己,我们不愿再有‘五九’,我们要雪去‘五九’以及类似‘五九’的很多的耻辱污点;我们要预备再有一个更加彻底的‘五四’,把世界一切不平等的东西都铲除了,引导世界到自由、平等、光明、净洁之地!”
1925年5月30日,为抗议上海日商内外棉纱厂工人顾正红被杀,交大400多名学生,分为17个演讲队,从徐家汇步行到公共租界。下午3点左右,陆定一所在的演讲队来到南京路北面的天津路、浙江路口,在“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声中,面对持枪的英、印巡捕,陆定一勇敢地站在凳子上,慷慨陈词,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突然南面传来一阵枪声,游行队伍遭到英帝国主义巡捕的枪击,陆定一和同学们飞奔而去,令他们触目惊心的是,十几个学生、工人已躺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就有陆定一的同学、附中学生陈虞钦。
五卅惨案发生后,陆定一和张永和作为交大学生会派出的两位代表,和其他大学的学生们一起住进了上海市学联在南市租的一个办事处内,处理日常事务,并发刊学联的小报《血潮日刊》,报道五卅惨案的真相和英、日帝国主义的残暴。编辑工作是辛苦的,报纸天天要出,加之设施非常简陋,他们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但谁也不叫一声苦。
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学期开始了,陆定一回到了学校,书斋里的他心情并不平静。大学最后一年,学生在生活上有个优待,就是一间宿舍住两人,而且可以自由选择伙伴。这时,几个月前一起去学联办报的张永和主动要求和陆定一住一间。张永和每天很晚回到宿舍,经常带些《向导》《中国青年》给他看,有时拿一包东西回来就很神秘地往抽屉里一锁。陆定一出于好奇,就偷偷去看抽屉里放了什么东西。一看,都是共产党的政治宣传大纲和报告。张永和觉察出了陆定一的好奇,干脆对他表明了身份,向他讲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并郑重地提出要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时的陆定一,经过“五卅”的洗礼,已开始从“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想中跳脱出来,认识到只有通过革命走“革命救国”道路,投身于国民革命运动,才能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几天后,陆定一就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秋,在张永和的介绍下,陆定一先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年底,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年底,在中共上海区委和徐家汇独立支部的指导下,交大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张永和任党支部书记。1926年3月,陆定一任团支部书记。
中共交大党团支部建立后,就与校内诋毁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右派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战和较量。陆定一等负责人动员全体党团员,团结一大批国民党左派,秘密组织了校内的马列主义读书会,请共产党人来校辅导学习马列著作,并邀请了当时的国民党左派、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学术界著名人士到校作各种讲演。并借《南洋周刊》为理论阵地,陆续发表了数十篇旗帜鲜明的文章,用唯物主义历史观阐明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论证了国共结成联盟和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1926年3月18日,北京发生了军阀段祺瑞枪杀示威游行学生的“三一八”事件,消息传至上海,各校学生纷纷起来声援。此时,陆定一正得“白喉”,他抱病去做了一些发动工作后,因身体实在支撑不住,只得抱憾住进了隔离室。仲春时节,窗外丝丝弱柳随风飘扬,耳边啾啾鸟鸣不断传入,躺在病床上的陆定一思绪难平,一首《春光》激昂而出:
呵!春之光!醉人的春光呀!
融融地浸透了我的心怀。
在草场上我想跳,
在草场上我想眠。
鸟鸣啾啾,红桃绿柳。
绯色的樱花,
被微风吹得,瓣儿片片空中浮。
几多牵挂几多愁?
小河水,潺潺流,
百年后,适者流!
何必争逐逐,蜗角与蝇头。

毕业的日子已快临近,想起父亲的话“你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吧,官费考不上就自费”,陆定一面露一丝憾意,因为此时的他已经作出了坚定的抉择,那就是既不出国留学,也不当一名工程师,而是做一个生活艰苦又不安定,还有杀头危险的革命者。
1926年夏天,大学毕业的陆定一离开了学校,以渊博之学识,强健之身躯,踌躇满志地前往共青团上海法南区委担任书记,从此义无反顾地开始了他职业革命家的生涯。这一年,他刚好20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定一数次回到母校,或视察指导,或参加母校校庆活动,并时刻关注母校发展,对母校寄予希望。
责任编辑:张奂雅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