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迎着“曙光”,再启程!文艺评论家观展众人谈
上海文联
向作者提问
来源:政协联线 | 2021-06-01 16:41 字号
杨浦滨江,百年“曙光”再现。毛麻仓库,“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正在展出。
此次展区所在,正是百余年前的黄浦码头,此地正是当年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启航地之一,大批中共早期领导人由此出海。所以,对于生活在杨浦、工作在杨浦的上海评协会员、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伟一而言,第一展区的那幅高2米、长10米的巨幅国画长卷《求索》尤为让人感慨:“作为上海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黄浦码头与老渔阳里2号,与兴业路树德里差不多同时期,还更早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远赴重洋、探寻真理、报国为民、实现民族复兴!”
黄伟一
上海评协会员
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那一排迎着曙光启程的群像

初夏的杨浦秦皇岛码头,江涛阵阵,和风习习,络绎不绝的游人中,许多是专程前来观展的。由杨浦区委区政府与市文联、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主办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在此开幕,书画、雕塑、摄影、民艺、装置、文创,加上故事宣讲,电影播放,戏剧、曲艺、音乐表演,在开幕的第一天便吸引了近1500名观众。在“建党百年”“红色上海”的宏大主题下,展览的策划体现出很高的站位和品位,展出的作品展现出很强的创意和新意,尤其是将众多的艺术品类加以跨界、融合,以此展现党在上海的革命与建设历程,显示出共性与个性结合、理性与感性交织、传统与现代对应的审美效果,这正是《曙光》展的引人之处。
对我这个生活在杨浦、工作在杨浦的观众而言,这一展览更有吸引之处。在第一展区的正面,有一幅高2米、长10米的巨幅国画长卷《求索》,15位前辈姿态各异,目光中透出深沉的忧患、明亮的希望和充沛的信心。他们正等待出发,去欧洲寻找救国家于危难、解人民于倒悬的革命道理和方法。看了这幅作品,我联想起此次展区所在,正是百余年前的黄浦码头,此地正是当年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启航地之一,大批中共早期领导人由此出海。作为上海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黄浦码头与老渔阳里2号,与兴业路树德里差不多同时期,还更早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远赴重洋、探寻真理、报国为民、实现民族复兴。看了这幅作品,我回想起去年,同样是由杨浦区委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市作协等联合主办的《红色101:回望初心、追寻真理》诗歌征集活动,并认为应将那次诗歌活动与此次艺术展览联合、对照看待,前者文学,后者艺术,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出红色上海、红色杨浦的百年风貌,使当下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更鲜活、更生动、更令人过目不忘、铭心不寂。
据悉,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共有252位。《求索》便是其中的9位中青年国画家根据文献、照片等资料联合构思、创作的。因此,该作既是对当年历史的真实反映,又是对前辈们精神风貌的艺术映现,写实写意结合,秉承了现实主义精神,体现了良好的整体构思和创作水准。
我认为,那一排迎着曙光启程的群像,无疑是《曙光》展全部388件作品中的核心和点睛。当然,相关远远不仅于此。在“群像”的附近,我还看到了当年留法勤工俭学的路线图,看到了由近百幅照片组合而成的船型装置,想起老照片“盎特莱蓬”号邮轮汽笛鸣响、即将启航的场景。此外,在全部5个展区里,还有许多是以杨浦红色地标、人物及故事为题材的,均为精品力作,表明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阶段党在杨浦的奋斗、成长、发展、壮大的轨迹。
总之,《曙光》展将上海的红色文化、革命初心与杨浦的历史紧密地融汇起来,让观展的人们形象而又深刻地认识到,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地,是中央机关的长期驻扎地,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创新创造发展的重地……
奚耀艺
上海评协会员
上海视觉学院客座教授

奚耀艺由小见大,从一方“小小的石雕砚台”,想起了陈道望那句著名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1920年,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由于过于专注,误把砚台里的墨汁当成糖水,蘸着墨汁吃下了粽子,还连声对母亲说:“甜极了!
小物件的大叙事
主题创作可谓是新中国美术创作的基石之一。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一以“曙光”为主题的综合艺术展让观众得到了一场新时代红色主题创作的视觉艺术盛宴。观众还没进入展厅,便可见到建筑外墙上由象征56个民族的56条金线组成的发散型装置设计,在阵阵微风下,光芒闪闪,即刻把来往的人们引入一个具有宏大主题叙事的艺术氛围之中。进入展厅,近400件展品不仅在布置展陈上别具创意,而且作品类型丰富,表现风格多元多样。观众可以发现,现实主义已不是主题创作的唯一的表现风格,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甚至抽象装饰也成了主题创作的视觉表达形式。
当今的主题创作,不再是简单的图像解读。艺术家在注重思想内涵和历史真实性的同时,更多地注入个人的情怀和浓浓的艺术情趣。在参观过程中,有一件小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这是一件巴掌大的海派石雕作品,雕琢的是一方同比例大小的砚台,砚台上雕了一只小小的粽子。这件作品马上让我产生了联想——它讲述的应该就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1920年,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由于过于专注,误把砚台里的墨汁当成糖水,蘸着墨汁吃下了粽子,还连声对母亲说:“甜极了!”海派石雕具有写实、逼真的特征,需要精雕细磨的匠心精神,这件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制作精良,更在于艺术构思非常朴实又别具新意,作品表达出了信仰的力量,通过小物件展现大事件,宏大的叙事在方寸之间被艺术演绎出来,主题性创作也回归了艺术创作的本质。与此同时,在不经意间,主题的宣传作用已通过艺术手法被释放完成,并令人欣赏。
吴南瑶
上海评协会员
《新民晚报》首席编辑

在吴南瑶看来,“曙光展”回答了一个当今时代的世界性问题——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不久前曾忧心忡忡地指出:“世界性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的,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而吴南瑶在展览现场,观赏了诸多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我行走其间,感觉高尚、舍己为人、勇于奉献等这些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词语,霎时变得清晰甚至触手可及,心中升腾起的是对崇高这一至高精神状态的敬意和向往。”
唯有崇高永恒
观赏《曙光》展之前,我恰好看了电视谈话节目《十三邀》的对话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的那一集。这位学贯中西的长者忧心忡忡地指出:“世界性的问题是人找不着目的,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一场疫情彻底地改变了世界格局,人们似乎更加困顿、更加无力。人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我们究竟该如何自我解救?许先生的回答是,人要找归宿,要找理想境界。
再看“曙光”展,展览的标题似已展露了策展者的“找到理想境界”的用心与寓意,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文创装置等多姿多彩的艺术样式,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我行走其间,感觉高尚、舍己为人、勇于奉献等这些于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词语,霎时变得清晰甚至触手可及,心中升腾起的是对崇高这一至高精神状态的敬意和向往。崇高,作为美学范畴的一种特征与本质问题,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朗基努斯认为它的对象是那些伟大、恢弘的事物,崇高的本质来源于庄严伟大的思想和强烈激动的情感,是伟大心灵的回声。艺术中的崇高,则是对现实中的崇高的能动反映。在为当年革命者的崇高信念与泣血涕泪的精神感召之下,艺术家们心为之振,笔为之舞,将当代艺术语言融入创作,用以塑造革命先烈的人物形象,挖掘精神气质,正如朗基努斯所定义的,这种来源于无边无际的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力量是如此不平凡而伟大,它激荡了艺术家的心灵,诞生了具有撼人心魄力量的作品,显现出共情的艺术效果和魅力。
百年党史,民族记忆的史诗图像,中华精神的审美构建,艺术家们有责任以崇高为最高美学价值为标准,去重现历史,探索历史的丰富性和当代价值。艺术工作者对历史事件的个性化诠释所折射的时代审美,也是红色题材连接当下,不断产生激励中华儿女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的意义所在。
人类的最终理想是为了达到至善至美。野火过后,崇高永恒。走出展厅,拥有百年历史的毛麻仓库红黄色砖体建筑外墙上所覆盖的56根呈放射状发散的金线,熠熠生辉,正如黎明之际浮现天边的第一缕曙光。
赵红玲
上海评协会员
《新民晚报》评论部主任

赵红玲认为,此次“曙光”的策展构思令人称道。策展者意在透过作品的艺术影响力,完成相关的叙事功能。“我在观展中,发现有一个细节不容错过——每件展品旁边的介绍文字,并不介绍画作本身,而是以画作反映的内容为介绍的对象。可见曙光展策展的旨归,是‘讲好红色故事’。”
“曙光”,标举信仰的力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曙光”命名的综合艺术展览邀请了数百位艺术家参与创作,分“东方破晓”“峥嵘岁月”“民族脊梁”“碧血丹心”“换了人间”五大板块布展,用艺术作品重点展示了党在上海的酝酿、诞生、斗争、建设、发展的历史。
整个展览的主题,便是阐释打破黑暗的“曙光”,艺术家各尽其能。蔡鸿君、扈金娥的版画《开天辟地》、金祥龙的版画《中共一大会址》,给人以激荡心灵的色彩感、沧桑感和厚重感;汪家芳的巨幅水墨画《西行漫记》以墨代色,在画作中以蜿蜒而上的构图铺呈红军长征路途,给人以极强的代入感;丁绿倩以破纸箱、破麻布片、旧照片等综合材料创作的《红色印记》让人过目难忘;尤凤的剪纸《脊梁》,则把鲁迅的形象刻画得异常丰满……这些作品让时间定格,让观众驻足。一个个或写实、或写意的场景、人物,化为审美,激活记忆,标举信仰的力量。
“曙光”的策展构思令人称道。策展者意在透过作品的艺术影响力,完成相关的叙事功能。笔者观展,发现有一个细节不容错过——每件展品旁边的介绍文字,并不介绍画作本身,而是以画作反映的内容为介绍的对象。可见“曙光”展策展的旨归,是“讲好红色故事”。
在“学党史”的过程中,文艺战线如何上好党史课?“曙光”展的精品意识和叙事意识给出了回答。好的文艺作品是能让人的心灵得到成长的,讲好红色故事,便是要用艺术来释出真理的味道。真理到底是什么味道?在展品中,有一个陈望道的墨盒的艺术品,好似散发出丝丝气息,仿佛告诉我们,真理的味道是奋斗,是忘我,是融入国家、民族甚至人类更宏大事业中去的信仰。
孙丹妍
上海评协会员
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

孙丹妍则把眼光放在了顾绣上。在她看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主题创作也进入了多元的时代,表现的范围更广泛、表现的手法与方式也更加多样与自由。“顾绣第三代传承人陈华琼的《共产党宣言》,没有绚丽的形式、夺目的色彩或宏大的尺幅,而是只用几十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丝线,绣成了横平竖直的五个字和一颗红星——最细腻最绵密的技巧与心思凝聚成最简单最直白的图像,大巧若拙,静谧而宏伟。”
主题与创作
——谈“曙光展”中的一件顾绣作品

在美术史上,主题创作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观中国各个画科的成就所达到巅峰时代,如人物画之唐代、花鸟画以及很大一部分山水画之两宋,亦同时是主题创作的鼎盛时代;作为古代主题创作的代表作《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亦同时是中国艺术史上彪炳千秋的名作。元明之后,中国艺术审美的变化以及功能的转变,使主题创作渐渐淡出主流的艺术舞台;即便如此,清代仍有像《康熙南巡图》《姑苏繁华图》那样的佳作传世。
新中国成立之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带起艺术史上同样剧烈的从观念到技巧的变化,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不仅有承袭自传统的最扎实的技巧,更有源自内心的对新时代的最真挚、最热烈的情感,于是主题创作重新获得了蓬勃的生命力。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主题创作也进入了多元的时代,表现的范围更广泛、表现的手法与方式也更加多样与自由。“主题”与“创作”这两个关键词的势均力敌,使当下的主题创作越来越精彩。在“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中,展览形式与作品门类的多元与多样令人耳目一新,不少展品令人印象深刻。如顾绣第三代传承人陈华琼的《共产党宣言》,没有绚丽的形式、夺目的色彩或宏大的尺幅,而是在精微中饱含沉雄,于质朴之下蕴藏璀璨。艺术家选择了《共产党宣言》的沧桑而质朴封面作为表现对象,彩铅描绘出书页的样貌,单刀直入,不假巧饰,只有几十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丝线,由作者耗时月余绣成了横平竖直的五个字和一颗红星,最细腻最绵密的技巧与心思凝聚成最简单最直白的图像,大巧若拙,静谧而宏伟。在这件作品中,形式与内容达成了高效的和谐,并传达出真切的感情,实在难能可贵。
张震
上海评协会员
九三学社干部

在张震看来,学历史、记历史的最佳方法,先是欣赏文艺作品,然后亲自以文艺的方式再度叙述历史、进而品味历史,这正是“曙光展”所呈现的。“作为一名观众,我在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接受这些文艺叙述的时候,既得到了多样而又统一的审美体验,更得到了形象而又深刻的党史教育。经历了入眼、会心后,将自己从红色文化的接受者变成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红色上海的艺术叙述
《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观感

学历史、记历史的最佳方法,我以为先是欣赏文艺作品,然后亲自以文艺的方式再度叙述历史、进而品味历史。上小学时,我听了老师讲述顾正红、茅丽瑛等烈士的生平事迹,印象深刻,便同样以讲故事的形式,转述给弄堂里的比我小的孩子们听——其中我动了不少脑筋、加了一些描绘,甚至还有自己设置的“关节”,让小伙伴们听得津津有味。回头看来,这似乎也可算是一种“艺术加工”,甚至“二度创作”了。正因如此,虽半个世纪过去,我依然对这些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乃至时代社会背景记忆犹新。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酝酿、创建与早期斗争、地下工作、最终取得胜利的那段历史,可谓丰富、深沉、博大、厚重。相比之下,我感觉在对上海红色资源的挖掘、呈现和宣传上略显不足,尚有很大的开掘和拓展空间,从而将那一段由血与火铸就的伟大历史,那一组由初心与热情融成的红色基因,更多、更好地传递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使他们乐于了解、认知和记取,进而再创作、再研究、再传播。当然,如何叙述这段历史,方法多种多样,效果各有千秋。但我根据自己的小小经验,坚持认为文艺欣赏和文艺创作是一条最佳的途径。5月13日开幕的“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以美术、书法、摄影、文创尤其是民间艺术的形式来叙述这段党史,吸引了大量观众慕名而来,这种以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展览,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曙光》展出的三百多件艺术作品,分不同历史阶段展现了党在上海的奋斗历程,尤其是将重心放在了党的酝酿、初创和工人运动、地下斗争上。艺术家们扎根于上海红色文化资源,查考档案资料、核实人物形象,以严谨而又热情的创作态度,力求真实而又艺术地还原创造,因此尽管作品体裁风格各异、技艺手法有别,但其历史的真实度和主题的鲜明性,则是最高的和最一致的,这种对党史的艺术性的浓缩和传播性的生发,给观众以真实而又艺术的双重思想和审美感受。作为一名观众,我在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接受这些文艺叙述的时候,既得到了多样而又统一的审美体验,更得到了形象而又深刻的党史教育。尤其对爱好某一类艺术品种的观众来说,经历了入眼、会心后,很可能发生“再创作”的联想,就像当年不但爱听、而且爱讲故事的我那样,通过艺术的媒介,将自己从红色文化的接受者变成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在所有展品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如我这般年纪的人,小学时代都上过手工课,其中剪纸因其手脑并用、新奇有趣,是最受欢迎的主打项目——上底色、刻花样、贴窗花,孩子们有很高的参与度和很强的成就感。《曙光》展的剪纸作品不少,尤其是一幅10米长、1米高的海派剪纸作品《百年征程》最为引人注目。该作是“海派剪纸”名家李守白创意并领衔创作的,以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为起始,连续串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最后到北京天安门。创作者们用上述一系列红色地标,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浴血奋战,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征程。整个作品通体鲜红,代表了党的革命性与先进性,象征着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烘托出党的百年华诞的喜庆气氛。众所周知,传统剪纸艺术虽擅于抒发欢庆热闹的情绪,但格局通常不大,精致有余而气势不足。但《百年征程》以长卷形式呈现,在整体格局的恢宏中保留了细节表现的细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突破性地叙述了从1921—1949的那段党的奋斗、发展、壮大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征程》的装置也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与传统剪纸作品的摆放不同,该作并不是直接贴在墙上,而是以有机玻璃框架,将其悬空离墙约两公分左右,又以前置灯光使其在白墙上投影,从而得到立体效果,使作品呈现有分有合、互为表里的有机整体——观众来回浏览,仔细观看,石库门、井冈山、瑞金杜鹃、遵义银杉、延安窑洞、西柏坡会场,还有巍峨的长城、雄伟的天安门,无不产生一种立体镂空的“透雕”的视觉艺术感受。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看过并乐此不疲的“西洋景片”,觉得该作以观众为主,生成“景片”的方法犹有胜之。总之,这幅作品用剪纸艺术与光影艺术相融合的方式,大大地丰富了时空表现力、拓宽了艺术延展性。这种海派文化理念和创作手法,不仅体现在这幅剪纸长卷上,而且体现在其他书画、摄影、装置、文创作品上,更是体现在整个《曙光》“跨界融合”的布展风格上。
我的家,住在大连路与惠民路交界的一条弄堂里,紧邻杨浦滨江,《曙光》展的举办地“毛麻仓库”也就在附近,是我经常路过和散步的区域。这一带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是党引导工人阶级觉悟、团结并向“三座大山”发起进攻的场所之一,是党转入地下斗争后与敌人斗智斗勇、浴血奋战的战场之一。这里红色地标麇集,革命陈迹众多,描之绘之的当代艺术也有不少。不说别的,就在紧邻“毛麻仓库”的秦皇岛码头边,就有一座大型浮雕,描绘1919年至1920年大批中国有志青年为寻找救亡图强的真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场景。江水滔滔,逝者如斯;而这座浮雕则凝固而又流畅,正无声而有力地叙述着——周恩来、邓小平、陈延年、蔡和森、聂荣臻、向警予、蔡畅的意气风发、即将启程的场面,还有在码头边挥手送行的毛泽东……
《曙光》展开幕后不久,我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文章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上海作为党的启航地、诞生地、根据地、胜利地,现存的红色地标多达三百多处,革命事迹极为丰富,英雄人物极多,要讲好他们的故事,必须充分运用文艺创作这一载体,用更多更好的作品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知道“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从而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颠扑不破的真理产生由形象而逻辑的判断、由感性而理性的认知。我认为,抓住文艺创作这一学党史、记党史的有效方法,深入探讨、认真实践对红色上海的艺术叙述,用大量优秀的、海派的、跨界融合的精品力作实现对党的历史的高质量艺术转化、高效率文化传播,是摆在当代全市有思想、有热情、有才华的文艺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当代文艺创作及文化创新的迫切期待和殷切愿望。
责任编辑:杨一宁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