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红色日记”映初心,俞秀松在厚生铁厂
邵雍/政协头条  
来源:政协联线 | 2019-07-13 09:00 字号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右三为俞秀松
阅读中的俞秀松
俞秀松日记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与领导人之一,从他出生的诸暨山乡、黄浦江畔、莫斯科城、克里米亚到乌鲁木齐,到处都留下了他革命的足迹。其中,在上海的早年工人运动生涯,是俞秀松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最初结合的一个缩影,生动反映了他不忘初心、坚持信仰的崇高品格与献身精神。
1919年,俞秀松在浙江第一师范就学时,亲眼看见了五一节游行,积极参加了浙江的五四运动。稍后,他中断学业,在同学的帮助下去了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的组织,“一面以劳动为生,一面自学”。但半年实践下来,俞秀松逐渐明白,“如果要建立人类社会的新生活,首先要唤起工人大众,和他们一起来进行宣传”。 抱着这种信念,1920年3月27日,他从北京南下上海,于沈玄庐在法租界白尔路三益里(今西门路泰和坊)的住所即《星期评论》社落脚。
4月上旬,他改名换姓,从白尔路三益里的住所出发,走进虹口东鸭绿路351号半的厚生铁厂,在那里工作了四五个月。俞秀松在厚生铁厂打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糊口谋生,而是深入车间,在工人中间进行宣传,并组织了一些工会。据俞秀松日记记载,每天下班后,从厚生铁厂回到《星期评论》社,一路上“都是走的,很快的速度,要走一点钟才到呢”。“从厂出门的时候,是六点二十分,到了三益里十七号,已七点多了。”交通如此不便,本已筋疲力尽的俞秀松走回《星期评论》社住所时,更加疲惫不堪。
俞秀松在日记里给我们留下了他在厚生铁厂的真实记录。
首先,该厂卫生状况不佳。进厂以后,俞秀松“只觉到工厂里这样的不清洁,我们所吃的饭或菜里,常常看见蚊子和苍蝇,我实在讨厌了”!而俞秀松之前已经养成了不可更改的清洁整齐的行为习惯,如此反差,使他一时难以适应。
其次,工人旧观念严重,政治觉悟有待提高。俞秀松说:“现在工人底知识和思想太薄弱了……工人底旧观念——迷信的,阶级的,——和旧习惯——不知卫生——实在中得太深了,现在我们进工厂去,对他们说什么资本家,什么罢工运动,……等,他们是一点不知道的。……我们底位置,早被厂主夺去了。” “现在上海的工厂,据我所晓得的,没有一处不比家庭学校……更黑暗。”这也意味着要在厂里打开革命工作的局面,形势并不乐观;要把工人群众发动起来,并非易事。
他写道:“我现在知识欲又一天一天地奋发起来,以为我现在工厂的情形,真没有什么意思,徒受无为的苦痛罢!我想:我将来还是在教育上尽我底力去鼓吹,一方面再学些农业知识,每天做几小时的农作——如园艺。工厂生活,我实在很不愿意过的,不过仗着感情的冲动,中国底工人太苦痛了,一般人又看得劳动界太微贱,知识界里的人又不肯与工人为伍。那么我去试试罢,并非我底本愿。”值得注意的是,中共筹建时期,看到中国工人太苦痛的进步知识分子并不是没有,但真要他们脱下长衫,换上短装,进工厂下车间天天与工人为伍,打工干活的不多。然而,如果不牺牲自我,不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何来共同语言?俞秀松写道,“于是心里又起了大冲突。一方面想学问无穷底,求伊做什么;况且观察社会状况何尝不是学问呢?一方面想我底学问终究不足,将来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能力好来解决?这两方的思想战得很厉害了,还要从横堵里生出别的问题来了!我现在决计在二三年之内,专门学习一种求知识的工具——外国文——,然后再来干社会事业。但是我要学习求知识的工具,第一是生活问题不能解决,倘然在上海厚生铁厂做二三小时劳工,读四五小时外国文,我看该厂有些不愿意的,我于不愿意中去讨生活,也有些不愿意,而且我在该厂住了三月,自己也觉得很惭愧,不如再求几年学。”
正处在青年发展时期的俞秀松,内心独白是真实可信的。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想要学习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以便将来为社会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个人的选择余地并不是很多。俞秀松毕竟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与坚强的党性,他十分清楚开展工人运动对党建的重要性,愿意为此作出个人的牺牲,因而下定决心坚持下来,没有半途而废。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己进工厂“并非去做苦工,这种一天十几点的牛马劳动,我是很恶的……我进工厂的目的:(1)观察现在上海各工厂底内容和工人底生活状况;(2)观察工人底心理,应该施什么教育和交际的方法;(3)尽我底能力,于可能的范围内,组织一个很小的工人团体。……我这二月所得的经验,对于劳动运动——工界方面——底着手办法,只有两个:(1)我们提倡劳动运动的人,抛弃他所有一切的事务,先进工厂去做苦工,预备情愿吃几年苦痛,忍做几年马牛生活,惟工厂里底命令是听,拼命努力地学习工作技能,总要学得很精很熟,可以进什么工厂里做个工头,而且要各厂主争聘不得的。在这个时期,到工厂去当工头或大司务,就可利用现在工人底弱点——旧观念——出来替他们组织什么团体,一定很有力量的。我们底同志,如有这样十人,在上海做事,那么成绩定有可观的了。(2)我们提倡劳动运动的人,在上海先组织一个‘工人俱乐部’,部里设备各种东西,如娱乐室,运动场,演说场,影戏场……等等,我们只要认识了几个工人,就可叫他们转辗相介绍来入这个俱乐部,我们在这个时候,就可施一种工人教育,改变他们底旧思想,灌输给他们一种新知识,渐渐地鼓吹起来,然后再组织各种的团体,来实现我们底劳动运动。”
俞秀松在厚生铁厂打工的几个月间,中国共产党的筹建发起正当其时,一些政治活动也日益公开化。1930年年初,俞秀松回忆说:“在那时我开始参加了工人运动。五一节那天,我和其他同志想组织一次游行,没有能成功。但我们还是聚集起了二、三十个人,开了一个短会,这对上海无产阶级来说是第一次。” 这次纪念会议是在老靶子路(今武进路)空地上进行的,实际与会的有各行业工人和各界来宾数百人。
就在1920年5月,俞秀松参加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俞秀松与陈独秀等人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由于临时书记陈独秀负责在除上海以外的四个大城市的党务工作,俞秀松“作为上海的领导成员之一,实际上是一个人承担了上海的全部工作”。 8月22日,俞秀松根据党的委派,发起组织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书记。他还组织了“工人夜校和俱乐部。参加成立了一些工会组织(如机器工会、印刷工会)” 。1920年11月,由俞秀松做过工作的上海厚生铁工厂等单位联合组建的“上海机器工会”正式成立,会员有370多人,这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指导下组织的第一个工会。俞秀松后来在苏俄填表时称,1920年他“在上海曾任工会教导员”。
1921年7月,俞秀松等人向青年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报告说:“许多学校和大学的学生离弃了他们安逸的生活,加入工人阶级,帮助它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工人阶级的有觉悟的部分真诚地欢迎他们,认为他们是工人阶级运动的先锋。”这其中包含着俞秀松本人的切身感受。没有俞秀松等人率先放弃安逸的学习生活,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唤起他们组织工会为自己的利益而斗争,工人群众阶级觉悟的提高还有待时日,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也就缺乏它的坚实的阶级基础。俞秀松在虹口厚生铁厂革命活动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责任编辑:陈睿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