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评论
  • 收藏
访2022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季志业:“认真”二字放心中
刘彤/人民政协报  
2023-01-21 10:02 字号
季志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季志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提及此次获得2022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季志业直言“很意外”——因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又感到“无上荣幸”——这是全国政协对自己“委员作业”的最高认可。
总结获奖原因,季志业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他说:“也许是我一直认认真真履职,从不缺席通知我的会议,才得到了大家认可。在平衡手头各项工作时,政协工作永远优先第一位。”
其实,记者在采写他的履职经历时注意到,除了“不缺席会议”,季志业提交的每一件提案,参加的每一场调研、协商,撰写的每一则读书笔记,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他的发言一直都是开门见山,直指问题,很多建议甚至看上去很“苛刻”。
聆听季志业的履职故事,让记者总结出这样一个观点:原来,认真不光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事事认真,怎能不优秀?
一如既往
2022年是季志业本届履职的最后一年,他并没有因此松懈,一如既往地认真完成“委员作业”。
过去的一年,季志业先后参加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办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一带一路’与文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三个读书群导读活动。他笔耕不辍,围绕学习《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二卷撰写心得体会《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导读傅梦孜著作《“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性》,阐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和看法。粗略统计,季志业在读书活动中撰写近2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导读材料,其中1篇读书发言还编入《政协委员活页文选》。
“委员读书”这种形式让季志业感觉很有意义,他说:“通过读书活动,我不仅开阔了眼界,对某些专业领域增强了认识,特别是在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中,获得了其他委员真知灼见的启迪,对我的研究领域也有启发。”
身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季志业从未因个人原因缺席外事委组织的各类会议、学习研讨,多次参加大会发言审稿工作。去年,季志业针对疫情处置过程中在上海市和安徽农村等基层组织管理不善、层层加码等问题提供了3份社情民意,其中一份材料被采用。
作为博士生导师,季志业格外重视人才培养。2022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他就此提交了两件提案——一件是针对如何吸引国外留学科研人才提交了《关于精准施策吸引高科技人才的提案》,另一件是从国内人才大环境入手,提交了《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提案》,两件提案均得到了委员联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产生了积极成果,出现了留学生回流的趋势,但季志业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在一项研究报告中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者中,有59%效力于美国大学和公司,11%效力于中国大学和公司,10%效力于欧洲大学和公司。而在效力于美国大学和公司的人工智能人才中有29%的人本科就读于中国。
“中国吸引海外高科技人才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季志业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吸引人才的举措不够精准。我国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的主要举措是提供资金,包括科研经费、高收入、高分成回报,还有就是提供入境、入籍、办企、住房等优惠待遇。这些政策都是必要的,但还不够精准。他们最需要的是时间、精力、团队、仪器设备、设计软件、实验环境,以及与这些需求相配套的资金。然而,其中有许多东西,特别是时间和精力无法用经费买来。”
季志业曾在深圳与几位从国外获得高学位回国创业的年轻人交谈,在回答“为什么选择深圳创业”的问题时,这些青年人纷纷表示,深圳的人文环境比其他城市要好,相对少了许多花费在人际关系上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中多数不期待特殊政策的优越感,更期待公平的社会政策所提供的和谐氛围。
“反观国内大部分城市,很多科研人员不得不将大量时间花费在一般性的学习、会议上,各种经费报销手续繁复、年终各种总结评比繁多、职称评审的标准不切实际,比如,要求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和程序繁琐,再加上照顾父母、孩子教育等精力牵扯,已经无法让他们专心做研究。”季志业说。
于是,季志业在《关于精准施策吸引高科技人才的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要尽可能为科研人员减少一般性的学习和会议,保证他们充分的科研时间。通过改革科研职称体系,让职称适应各学科、各领域的人才需求。要简化科研经费的分配方案和报销程序,发挥其激励科研人员而不是困扰他们的作用,让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全体人民不断提高舒适度和幸福感。
在另一件《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提案》中,季志业指出了我国两院院士制度存在的某种“疲态”,如院士制度在某些学科偏离选拔优秀人才导向、院士队伍年龄偏大等。对此,季志业认为,应该“让荣誉回归荣誉”,院士只享受“终身荣誉”,不参加任何商业活动,建立必要的考核机制,考核科研成果是否提升生产和工作效率、卡脖子项目是否有所突破、相关领域的科研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激励院士们把主要精力用于本专业的科研引领作用。
 2022年12月,季志业(中)在珠海参加“2022年国际安全形势部外专家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国际全球安全治理、大国安全等交流研讨。

2022年12月,季志业(中)在珠海参加“2022年国际安全形势部外专家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国际全球安全治理、大国安全等交流研讨。

“国家要进一步为青年人才提供机会。”季志业呼吁,两院院士在评选中要不拘一格选拔青年才俊,建议为两院设立“候补院士”人才蓄水池,将一些开创新的科研领域、取得新的科研成果但尚待观察和确认的青年科研人员纳入其中,每2年考察一次,将具备条件者正式吸纳为院士,鼓励年轻的科研人员、工程人员勇于创新。
这两件提案分别得到了科技部和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的答复,并就具体问题和下一阶段部署作出回应。
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季志业倍感振奋。他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教育、科技事业和人才培养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入的认识,相信未来我们国家一定会在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加大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彰显界别特色
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季志业,在中俄关系、欧亚问题乃至全球问题等领域颇有建树。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实践中逐步恢复出国留学教育政策。1984年,学习历史专业的季志业从徐州师范学院毕业,留校成为一名老师。1986年,他通过学校安排的出国人员英语资格考试,两年后,季志业被公派到原苏联留学,开始了在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师范大学4年多的留学时光。
虽然季志业对俄语完全不懂,但“认真”的劲头从这时就体现出来。
靠着毅力和禀赋,季志业最终攻克语言难关,不仅掌握了俄语,还拿下了历史学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季志业在留学期间找到了回国后的工作目标,这为他今后深耕中俄关系研究奠定基础。
1994年,回国后的季志业进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工作,重点研究俄罗斯、中亚地区。直到2013年担任院长后,他的研究方向从欧亚地区拓展到东南亚、欧洲,以及全球领域的重大问题。
2018年,季志业成为十三届全国政协对外友好界别委员。
对外友好界,顾名思义,就是开展对外交往,推动国与国之间人民友好。这个界别的委员都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向国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
“一提讲故事,人们就习惯认为这是党的宣传部门、政府机构、官方媒体、各级官员的事,往往关注哪些故事该讲、用什么方式讲、怎么讲得‘好听’等问题,却忽视了‘谁来讲’这个关键问题。事实上,对国际社会讲中国故事,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谁来讲’最为关键。”季志业说。
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以“讲好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成就的故事”为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季志业对此作了专门发言。
“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做法是让外国人来讲中国故事。中国要进一步利用非政府组织、媒体、智库在国际场合对外发声,帮助国际社会全方位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季志业的发言不仅得到了与会部委同志的认可,也得到了汪洋主席的回应。
在2022年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组织的“讲好中国故事”读书群中,对外友好界的委员们继续延伸讨论这一话题。
历史专业出身的季志业对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历史熟稔于心。他在读书群举例说道:“我党历史上有非常成功的事例,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等人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延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把他们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人民的命运》等著作推销到世界各地,以他们的独特理解把我党的故事讲给世界听,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斯诺还为改善中美关系传递了信息。”
经过深入思考,季志业形成“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难点与对策”一文,其中的很多观点得到委员们共鸣。
季志业说:“中国共产党有两个故事需要外国人来讲,一个是历史,一个是现实。这两个故事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割裂。我们可以设立‘中国共产党历史档案馆’,将能够找到的原始资料集中起来,按国际通用的档案开放规则,对所有的研究者开放。这首先会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必将产生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也势必引起外国研究者、媒体人对研究和报道我党历史的强烈兴趣,这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必不可少的渠道。”
凭借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所长得到全国政协的高度认可。2022年,季志业在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的邀请下,围绕中俄关系参与了“专家协商机制”的初创工作并担任课题组骨干,撰写的报告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季志业还收到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邀请,以“如何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题,为地方政协主席授课。
小有成就
在季志业看来,合格的政协委员一定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两方面发力。
季志业说:“建言资政,就是用好政协协商平台,用提案、调研等方式,客观公正提建议,为党和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凝聚共识,就是密切联系界别群众,面向广大界别群众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尤其是当前国际局势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灰犀牛’‘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那么,如何让大家正确认知正在变动的形势?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者实事求是,把我国的一些方针政策和国际形势结合起来,根据事实说话,方便民众理解。”
2022年6月,季志业参加了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就“深入落实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赴江西开展专题调研。期间,他们深入南昌和赣州市相关企业,调研一线车间、项目工地、研发平台,向基层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肯定成绩的同时,季志业认为,稳外贸稳外资事关经济全局、就业大局,面对全球疫情以及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国内企业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落实稳外贸稳外资各项工作措施,积极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协同,抢抓发展机遇,全力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持续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稳外贸稳外资为抓手实现稳就业,稳住经济大盘。
这些建议,也收入到当时的调研报告中,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说到这里,季志业想到一件提案让他觉得“小有成就”。
原来,从2019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始,季志业结合时代背景的变化,连续三年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提交提案。
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季志业第一次提交了《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发展的提案》。他说:“习近平总书记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多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模式的引导下一路高歌猛进,是中国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最有效的公共产品,是中国参与新的国际秩序建设的一种方案和路径。”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给各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坎坷。
季志业注意到,疫情造成各国社会经济活动停摆,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一些国际机构和经济专家预测,世界经济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衰退。不过,季志业也发现,虽然疫情加大了我国政府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难度,但国际社会更加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捕捉到这样的细节,季志业在2020年5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抗疫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提案》。他在提案中表示,抗疫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已经向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医疗专家队,提供了防疫物资,为抗击疫情、树立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抗疫合作本身充分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精神。
在这件提案中,季志业的建议主要从微观入手,比如,支持世卫组织联合研发新冠疫苗、推广我国管控疫情的手段和方法、向相关国家和地区推介中医中药、推进以5G为代表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等领域的合作等方面。该提案被列入当年重点提案加以督办。
随着我国对疫情形势的有效控制,“一带一路”建设又渐渐回到正轨,我国和沿线国的贸易额实现正增长。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雅万铁路等“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相继实施。季志业更加笃信,“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模式具有强大的活力。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季志业又提交了《关于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需要提炼“一带一路”合作模式的提案》。这一次,他的视野明显比以往更宏大,观点也更具针对性。
季志业说:“这件提案主要是关注疫情背景下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的指示要求,在提案中提出,不要专盯着大工程,应多一些‘小而美’的工程,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关心的领域开展项目建设,增强沿线国家民众的获得感。”
季志业认为,目前我国各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注意力主要停留在对外宣传“一带一路”倡议上,停留在对外解读“共商共建共享”的内涵上,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意义理解不足。于是,他建议相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要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每个项目作为调研对象,从项目的动议、商谈、对接、启动、运作,到方案、技术、资金、人员、效果等方方面面予以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尤其要鼓励“田野调查”,挖掘其中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并从理念、规则等角度予以提炼、提升。不仅要选择成功的案例进行调查研究,更需要对那些不成功的、甚至失败的项目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应指定专门人员从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出发,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规则,国家社科基金也可以设专项课题,引导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研究,为政府提供对策建议。
令季志业欣喜的是,在有关部门随后出台的指导性意见中,有很多内容和他提案观点相一致,国内很多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模式也有所改变。比如,中国企业在非洲大陆投资了更多直接造福非洲地区村落的“小而美”项目,饮用水井、小学、健康中心、体育设施和其他项目,助力这些非洲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采访最后,记者还得知了一个“秘密”。
当记者追问季志业履职期间有没有最难忘或者最激动的时刻,他思索片刻补充道:“不知道算不算履职成果,但对我个人而言,可以说是本届履职期间最让我激动的。去年,我在委员履职平台App上的政协工作群提出了关于委员个人自主调研一些建议,没想到,得到了汪洋主席的回应!当时真是很惊喜,现在想想,觉得自己为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挥了一些作用吧!”
采访中,季志业给记者最大的印象是谦虚,因为他每次回忆一项履职经历,总会说“其实我也没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在记者看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季志业认认真真地做着点滴小事,才让他的履职之路走得很踏实,最终让他的“委员作业”收获“优秀”的成绩。
新的一年到了。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季志业有了更多时间专心扑在他热爱并倾心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他对记者说:“我希望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继续在学术研究领域下点功夫,把多年积累的知识和观点梳理总结出来,尽力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继续发挥正能量。”
(本版图片由本报摄影部及受访委员提供)
(原题为《“认真”二字放心中——访2022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季志业》)
责任编辑:张岩
转载请注明来源
  • 1
  • 评论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