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评论
  • 收藏
专家:“上海过去是个小渔村”,这个看法要纠正
周丹旎/上观新闻  
2022-10-05 08:56 字号
“这些年,我一直在纠正这样一个看法,就是‘上海过去是个小渔村’。”
日前,在东方讲坛“你好,我的城——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面面观”系列讲座第三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知名学者李天纲谈起上海往事。他指出,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已经是一座都邑城市,其经济在明嘉靖、万历年间登峰造极,盐业、海运业、制造业等在全国执牛耳。经济发展的同时,上海人才辈出,出现了徐阶、徐光启这样的大政治家、大学问家。
李天纲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上海有认识误区,认为上海是一个现代城市,却不了解“古代的上海”,这个误区导致了很多文化的丢失。
时代浪潮之下,上海城市精神与文化如何坚守、更新和生长?世界舞台之上,怎样讲述“上海故事”,诠释“上海精神”,演绎“上海精彩”?在活动现场,与会嘉宾围绕“怎样的上海,更‘上海’”的主题,分享他们的理解与探索。
李天纲认为,中华文化是由中国不同地区文化构成的复合体,让上海文化“更上海”体现的就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林则徐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很多人不知道这副对联的下联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处在当下,面向未来,既要“海纳百川”,也要重视“壁立千仞”,突出上海自身的文化特色。要守住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加以修复、改造、更新和利用,让更多现代的上海人了解“古代的上海”,把“Global”和“Local”结合起来。兼具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上海,才会更“上海”。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青年文学评论家金理通过两个文学案例,与听众分享上海青年人如何寻觅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何想象和规划这座城市和他们生活的未来。其一是青年作家周嘉宁在《浪的景观》中的“城市考古”,体现了青年人对城市记忆的唤醒与再发现。其二是“90后”作家王占黑与其作品《小花旦》,作者描绘了上海爷叔的社区与市井生活,在被人们所忽略的社区日常里,呈现着这座城市与市民的生活活力、丰富性和内在的尊严。
金理引用了一位日本历史学家的比喻:“我们研究历史,就像是研究鱼。你可以把鱼钓离水面,把鱼放到实验室里解剖,也可以自己潜入水底,去看鱼如何在水里游弋,鱼和周围的鱼群、水草植物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时候关于鱼的生态世界才全方位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才是历史。”金理认为,这座城市的历史风云有时就藏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自行潜入水中”的方式,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以此寻回我们的历史记忆。
著名导演滕俊杰曾多次带队赴海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共享、陌生群体情感的融通、缤纷才华的展示、和平意愿的表达。文化外交、文化“走出去”永远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润滑剂、先行者、共鸣箱,有时还是非常有效的和解码。上海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上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有改革开放40余年斐然的文化成果。向世界展示上海文化,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即走进国外主流人群、主流场所和主流媒体。
上海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滕俊杰给出了三个关键词:真实、艺术、创新。一是脚踏实地,做有情感连接的深度表达;二是用最高的艺术水准和先进科技,展示上海文化的最优秀成果,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三是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体现上海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主播李欣担任特邀主持。
(原标题《专家:“上海过去是个小渔村”,这个看法要纠正》)
责任编辑:王志磊
转载请注明来源
  • 点赞
  • 评论
  • 收藏